分享

看完俄罗斯芭蕾舞剧《安娜》之后

 梦回林芝 2016-06-13

北京每年的演出也不少,但是最顶级的,一年也就那么两三场。而由俄罗斯艾夫曼芭蕾舞团带来的《安娜·卡列尼娜》,当之无愧是顶级中的顶级,她能让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爱好者都为之疯狂。居然有观众最后实在买不着票,只好买了当晚其他的演出,然后在剧场外看了一晚的现场屏幕......



看完这戏,瞬间我就想起我为什么喜欢舞蹈,喜欢艺术来了。真的,太久没有这种激动了!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如此痴迷的原因!


原著:托尔斯泰,作曲:柴可夫斯基,编舞艾夫曼。你说,还到哪儿再找一个更豪华的阵容出来?

舞团所有的演员都是艾夫曼这个“变态老头”挑出来的,颜值高是基础之中的基础,女演员不低于1米72,男演员不低于1米83!这还不够,要成为艾夫曼芭蕾舞团的演员,仅有好的线条是不够的,还要有头脑、有深度、有修养,堪称“先锋艺术家”。这还让别的舞团怎么活?!

而这其中的佼佼者、舞团的首席头牌玛利亚·阿巴肖娃直接空降北京。在这次整个的中国巡演中,只有北京这两场是她亲自跳!你以为我们天天在北京吸霾是为啥?就是为了等女神啊!
会跳舞的女人就是美女,会跳芭蕾的女人就是女神,而她是女神中的女神!

但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却爱上了另外一个人——“老公”卡列宁的扮演者Oleg Markov。这哥们简直长得就跟沙皇一样,任何语言都不足以形容他了!


看到国外媒体的评论说,艾夫曼的舞剧就是“海啸”。昨晚在剧场中真正领教了:老柴的音乐就是风暴,艾夫曼用身体掀起海啸,而我们就在这无限的疯狂中冲浪,心甘情愿地去死!

不要拦我,我要念诗:“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舞剧《安娜》让你知道了舞蹈的力量!知道什么叫惊心动魄的双人舞吗?知道什么叫要人命双人舞吗?

当女舞者在男舞者的身体上行走,然后伴随着无数脱离地心引力的托举之后,能用舞蹈让全场观众悬浮!我不知道你怎么想,反正我是已经疯了

群舞就是一个字,想死华丽得想死!优雅得想死!炫酷得想死!最后车站的那段群舞跳得无与伦比。毫不夸张地说,你就想抱着安娜一起跳下去!



这就是俄罗斯这个国家为什么灭不掉,因为他有文化;这就是俄罗斯这个国家为什么让你不得不尊重他,因为他有持续不断的天才为人类贡献出让你疯狂的瑰宝

和朋友聊这个剧,说起俄派的舞功,简直就是至刚至阳的降龙十八掌。没有任何取巧,就是轰轰烈烈,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就是泰山压顶,不容分说地征服,毫无悬念地压倒!

这,就是俄罗斯的风格!一个有风格、有天才、有文化的民族,你怎么灭得了他?!



这么说吧,这种演出就是一本教科书:表演教科书,编舞教科书。如何处理文本,如何处理和古典音乐的关系,如何展现肢体的戏剧性,如何在剧场空间展开影视化的叙事与审美,如何在舞台上探讨心理学和哲学!

托尔斯泰怎么能把这些事写得如此真实呢?你知道一个男人最悲哀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吗?去看卡列宁和安娜的双人舞吧!没错,就是你最爱的那个女人不爱你的时候,就是覆水难收的那个时候。

而女人们,一定是能狠下心来不爱的。其实,所有的老公都曾经是情人,只是日常生活、世俗生活让他们忘了。



这种演出,按米其林星级餐厅的评价标准,就是可以打飞的专门飞过来看的那种。你自己看着办吧!



冬天真好,那些忘了的爱的感觉,疯狂的感觉,都回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