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投降也是真战斗

 虹72 2016-06-13


假投降也是真战斗


     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越王勾践,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一次,勾践仓促行事,率军攻吴。吴王夫差亲率精兵反击,越军大败。勾践带着剩下的5000人逃至会稽山,被吴军包围。勾践非常后悔,这时范蠡为他出了个主意,让大夫文种贿赂吴国权臣伯,向夫差请求称臣纳贡,暂时投降。夫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但要勾践夫妇到吴国服役。

     勾践抵达吴都,夫差有意羞辱他,要他住在父亲坟前的一个小石屋里守坟喂马,有时夫差骑马出门还故意要他牵马在国人面前走过。勾践忍辱负重,小心伺候,做到百依百顺。夫差生病,勾践前去问候,还观察夫差刚拉的大便,分析夫差的病情。3年过去了,由于勾践尽心服侍,再加上伯不断在夫差耳边为他求情,夫差认为勾践已真心臣服,决定放他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卧薪尝胆。为使国家富强,勾践采纳了范蠡、文种提出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策,要范蠡负责练兵,文种管理国家政事,推行让人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勾践与百姓同甘共苦、同心同德,越国迅速恢复生机,国力日渐强盛。

     同时,勾践年年月月按时给吴国纳贡,使夫差始终相信他是真心臣服;派出奸细刺探吴国的消息,散布谣言以离间吴国君臣关系,使夫差杀害忠良。勾践又以越国遇灾害为由,不时向夫差借粮,使吴国粮食储存减少。探知夫差要建造姑苏台,勾践派人运去特大木料,说是“神木”,夫差非常高兴,扩大了姑苏台的设计,使吴国更加劳民伤财。勾践又施美人计,为夫差献上美女西施。夫差得到西施,极其宠爱,渐渐不理朝政。

     吴国日渐衰败,勾践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趁夫差率精锐部队北上黄池会盟的机会,率5万大军攻打吴国,吴军大败,太子阵亡。这时,夫差打败齐国,正约晋、卫、鲁等国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会盟,接到消息后十分懊丧,只好派伯向越国求和。勾践和范蠡认为吴国还有实力,一时消灭不了,于是答应讲和,退兵回国。不久勾践乘吴国大旱、国内动荡的机会,再次攻吴。吴王夫差被越军长期围困,力不能支,于是派使节袒衣膝行向勾践求和。勾践于心不忍,正要应允,范蠡上前说:“大王您忍辱受苦20余年,为了什么?现在能抛弃前功吗?”转头又回绝使节说:“过去是上天把越国赐予吴国,你们不受;今天是上天以吴赐越,我们不敢违背天命而听从你们的请求。”吴王夫差见大势已去,自刎而死。

     当你处于弱势地位时,不要为了所谓的荣誉而争斗,而要适时选择投降,这是一种生存智慧。

     在战场上,为了打胜仗,往往要先避敌锋芒,退避三舍。有的时候,暂时的投降也是一种麻痹敌人的有效策略,在敌人放松警惕的时候赢得一个保存实力、积蓄力量的机会。为人处世也一样,成功的人生离不开适时的“投降”。

感悟:老人言世之道,在于把握分寸。害宜避,而有不能避之害;利可趋,而有不能趋之利。凡事不可不求,而又不可强求。“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交人要会识人,“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善处身者,必善处世;善处世者,必严修身。“人近贤良,因香而香;人近邪友,因臭而臭。”人生没有平坦的大道,处世不能全凭自己的意愿。“径行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为人处世,“先去私心,而后可以诏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单眼老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