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让“菜篮子”丰富实惠安全

 广东黄汉光 2016-06-14

它是一个接地气的市场。每天一大早,来自农户和生产基地的各色农副产品就会聚集于此,只要是市民喜欢的,这里准能找到最实惠最新鲜的。

它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市场。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购物,食品安全由市场准入、索证索票、检测公示以及追溯体系等一道道看不见的屏障来保障。

它也是一个人气日旺的市场。每天从凌晨开始,车辆、行人川流不息,不仅吸引着当地的经销商,更有周边芜湖、南京、杭州等地的经销商慕名而来。

这个市场,就是去年9月份正式对外营业的宣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作为皖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宣城农批市场经过一年多的运营现状如何?它又给市场、市民的“菜篮子”带来什么影响?近日,记者走进宣城农批市场一探究竟。

应运而生——满足民生诉求

菜、米、油、盐、肉……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农贸市场就是反映生活幸福的重要指标。

我市的老宣州市场、九洲市场等一批老集贸市场建设较早,随着城市的发展,大多存在设施简陋、环境不佳、场所拥挤等问题。

在老宣州市场经营多年蔬菜生意的杨雷军对此感触很深,“以前在宣州市场的门面只有40多平方米,要想多进一点货就堆不下,也有很多批发商都跟我们反映,市场道路太窄,进货下货很不方便。”

老宣州市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基础设施薄弱,随着经营户的不断入驻,市场仓储容量有限,很多商户想发展却苦于没有发展空间,这就使得外地商贩和新的蔬菜品种难以进入宣城市场。整个市场呈现出“卖家市场”,导致菜类品种不全且价位偏高。

城市的发展呼唤着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的确立,民生的诉求,成为执政者实施这一“菜篮子”工程的决策依据。

2011年6月2日,宣城农批市场挂牌成立。

2012年5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

2014年4月开始试运营……

“我们是综合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完全覆盖了农产品交易的全业态,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同时也能彻底解决传统农副产品市场脏、乱、差的局面。

我们不仅实现了市场的硬件升级,更注重强化市场服务能力升级,坚持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宣城农批市场总经理田民解释道。

如今,走进宣城农批市场,各类新鲜瓜果蔬菜、肉类、豆制品、鱼类等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商品种类更丰富。水果批发区、蔬菜经营区、水产经营区等规划有序,市场内基础设施更完善。

正在地菜大棚批发进货的银桥湾菜市场零售商张少华向记者感慨道:“现在市场不仅品种齐全,环境也越来越好,我们进货很方便。”

实惠安全——让老百姓菜篮拎得更轻

农批市场作为我市最大的“菜篮子”工程,市场内产品价格如何?究竟对市民的日常生活有何影响?11月18日,凌晨3点,记者来到宣城农批市场进行探访。

此时正是市场交易高峰时段,即使下着沥沥细雨,却也抵挡不住一片繁荣的景象。“这里的批发价格比合肥周谷堆、南京众彩等周边市场要低0.2—0.5元/斤,我们现在都愿意来这边进货。”来自湾沚的蔬菜批发商童先生告诉记者。

为何市场里产品批发价格如此实惠?宣城农批市场副总经理杨晓军给出了解释,“我们致力于从源头上保障农副产品的一手供应,通过中国农批的品牌优势以及布局全国的市场优势,尽最大努力引进农产品的一级批发商。这将大大缩减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从而拉低农产品的售价。”杨晓军表示以往我市市民买到的,主要是二、三级批发商几经周转的农副产品,过大的损耗,无形中增加了农副产品的价格。

福建果业就是宣城农批市场通过平台引进的一级批发商。“我们的香蕉都是直接从当地生产基地配送到市场里的,”福建果业负责人陈志文告诉记者,在他们进驻市场之前,市场里的香蕉批发价格在30-40元/箱,而现在,因为减少了流通环节,香蕉的批发价格下降到20元/箱。“我们对市场下一步的发展和前景很看好,今年我们又联合几家商户一起成立了建安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承租下市场7900平方米的物业,拟打造集基地直销、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一体化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到时候我们将引进更多基地直销的水果,让宣城市民能够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最新鲜的水果。”陈志文笑着说道。

价格优势不仅给市场的竞争带来了变化,也因此吸引了以前在芜湖、南京、杭州等地市场拿货的商户。金娥,来自江苏高淳双牌石的水果经销商,“今年我基本上都是在宣城农批市场进货的,原来我一直在常州凌家塘那边拿货。”而问及原因,金娥说:“那肯定是价格便宜些啦,而且路程也更近一些,能省下近一半的路费。”她告诉记者,现在不仅仅是她一家,她们那一片的很多经销商都被吸引来了。

除了价格实惠,安全也是市场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农批市场作为蔬菜、水果等产品进入市场流通的“第一道关卡”,是如何保障安全,严防“问题产品”流通到市场里的?总经理田民告诉记者,在宣城农批市场项目一期,就建立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严把质量关,不合格的农产品一律不准进市场。“今年夏天,海南毒西瓜问题发生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对市场内的西瓜产品进行了抽检,在发现了2个批次毒西瓜后,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及时予以销毁,没有让毒西瓜流通到我市。”田民告诉记者。同时,农批市场采用电子结算的形式取代传统农贸市场的货币交易模式,达到了交易的可追溯,一旦出现了农产品质量问题,可以通过追溯系统,以最快的速度“寻根问底”,保障安全。

丰富、实惠、安全……宣城农批市场的建立,给宣城市民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彻底改变了我市农产品流通格局,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安全水平。

货畅其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11月18日,凌晨4点,在水产批发区,毛子水产批发老板裴冬梅忙碌地过磅记账,“市场不仅免租金,发放开门奖励,还有这么好的环境,实在是件好事。”裴冬梅快人快语。她告诉记者说自己经营水产批发20多年了,这么好的环境,还有这么好的政策,让她想都没想到。正是这样的环境,让她在市场里越做越大,“原来在老市场,一天的销售量也就4吨左右,现在能达到5-6吨,我又购买了一台大车装货。”

宣城肉联厂经营户汪家胜一直在市区的中心菜市场从事猪肉零售,“一直想扩大经营范围,把猪肉批发也做起来,可没有机会,农批市场给我这样一个平台,如今我的客户量增加三分之二,每天多销售近10来头猪。”

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让裴冬梅、汪家胜这样的一批批经营户得以大展拳脚,在新的市场里经营的风生水起。

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市场的水果业态,不但稳住了脚跟,而且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产品远销江浙等地,水果商户的平均交易额增长了30%以上;我市特色炒货、水产品也通过市场远销华东、华北等地……

目前宣城农批市场的商户总数达到2000家,年交易量达50万吨,年交易额达到30亿元以上,极大带动了我市地方经济发展。

“如今宣城农批市场二期项目已经提上了日程,我们有信心将市场打造成为皖东南地区最有竞争力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让宣城市民吃到更放心、更便宜的菜,能够让宣城的农副产品通过中国农批的这一平台走向全国。”宣城农批市场执行董事王泽光信心满满。

宣城农批项目二期主要是对项目一期的功能补充和完善,针对一期运营中高档品交易区不足,物流配送无法满足业务增长需要,冷链配套不足等状况,将建立台州单体面积最大的五万吨级冷库,并完善物流体系以及冷藏加工体系,解决农副产品最后一公里的瓶颈。

我们期待着,宣城农批市场能够继续扬帆起航,给我们带来更多精彩和惊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