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萨布兰卡,深藏内心的爱与永恒| 摩洛哥已免签

 云游看天下 2016-06-14




Oh a kiss is still a kiss 

啊,卡萨布兰卡中的亲吻

In Casablanca 

缠绵依旧

A kiss is not a kiss without your sigh 

失去你的叹息,温情不再

Please come back to me 

回到我的身边来

In Casablanca 

随着卡萨布兰卡

I love you more and more each day 

时光虽流逝

As time goes by 

对你的爱恋却与日俱增


所有庸常的人生都需要神话,给予人活下去的超脱与勇气,而卡萨布兰卡就是深藏内心的关于爱与光荣的神话。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Casablanca Bertie Higgins - Casablanca


“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 she walks into mine.”

“世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

                        ——《卡萨布兰卡》




影片《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讲述的是二战期间,卡萨布兰卡是欧洲逃往美国的必经之地,那里鱼龙混杂,局势紧张。风流倜傥的瑞克在这里遇到自己的老情人伊尔莎,还是那首老歌《As time goes by》,那还是那个老故事,为了爱和荣耀而战,此心永不变。


1944年,这部电影在第16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三项奖项。




后来美国著名音乐人Bertie Higgins跟女友都非常喜欢这部电影,Bertie Higgins直接把观影感受写成歌曲《卡萨布兰卡》来向女友求婚。




不一定看过这部电影,却一定听过这首歌。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把我们带到卡萨布兰卡 ——孕育了这个爱情传奇的北非国家摩洛哥的迷人城市。正如老实的情歌不会过时,这个代表着永恒与浪漫的远方,总是牵动着人们最深的向往。



摩洛哥,

她被称为“北非花园“,

撒哈拉沙漠和雪山在这里绽放,

被《Lonely Planet》评为全球十佳旅行目的地;

小王子在这里出生,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在这里发生,

三毛凭一张照片就认定她是前世的故乡,

《卡萨布兰卡》里人们在此为荣耀和爱战斗,

文艺与时尚大咖们在这里汲取源源不断的灵感.......





摩洛哥已正式对中国公民免签


5月31日 摩洛哥王国驻华大使馆31日正式发布公告:自2016年06月01日起,正式实施中国公民赴摩洛哥免签的政策。中国公民可持护照免签进入摩洛哥境内,最长停留期不超过90天。



6月1日,摩洛哥驻华大使馆公布关于摩洛哥免签政策的补充说明。



至此,被称为“最难办的签证之一”的摩洛哥,终于可以拿着护照说走就走啦!


缤纷色彩闪烁的美丽国度


摩洛哥王国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东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西部濒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



摩洛哥身在非洲,却不像非洲,不是欧洲,却近似欧洲。由于地理上靠近欧洲,历史上又与罗马帝国、法国、西班牙有过分分合合的纠葛,摩洛哥的文化上多多少少受了点欧洲的影响。它的建筑风格既有欧式小清新,又有伊斯兰式的传统繁复。



“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


摩洛哥是一个多彩的国家,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了一种性格,一种漫长岁月沉淀出来的韵味。




纯白的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


卡萨布兰卡源于西班牙语的Casablanca,意为“白房子”。跟舍夫沙万肆意的蓝不同,卡萨布兰卡全城以白色为基调。迈阿密的海风杂糅着《北非谍影》,将浪漫代代相袭。




从海上远眺卡萨布兰卡,能清晰地看到在蔚蓝色的海水和天空之间,有一条轮廓鲜明、高低起伏的白线。甚至,将卡萨布兰卡的哈桑二世清真寺,直接建在了大西洋里。




你也可以走进老城区某一家“瑞克咖啡”,喝一杯叫“卡萨布兰卡”的浪漫下午茶。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被定格在无数永恒的当下中,谁也无法预料到下一分钟的邂逅。





魅蓝的舍夫沙万

Chefchaouen


都知道希腊圣托里尼是地中海的明珠,看似简单蓝白色却美得令人窒息。然而世界上还有一个城市全是纯蓝色的,那就是摩洛哥的舍夫沙万,清新中带有一丝忧郁和神秘。




从前的舍夫沙万,色调并不是肆无忌惮的蓝色,居民听说蓝色能驱赶蚊虫,于是把自己的家园打造成了一个蓝色的天堂。街道、门窗、台阶……你所能想到的一切。在舍夫沙万都是蓝色的。


猫咪在这里随意栖息打盹:




小镇上的居民大多是虔诚的信教徒,他们相信拍照会把人的灵魂吸走,所以不经过他们的同意,千万不要拍他们的正脸。




蓝色有时候让人徒然升起忧郁的情绪,而这里的居民生在蓝色里,长在蓝色里,蓝色贯穿了他们的一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的心情。




可是无论那种颜色,生活在每个地方都是一样丰盛忙碌。这里的集市贸易发达,皮具、瓷器、颜料以及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有心的话,可以在这里买点摩洛哥特色纪念品带回家。



土黄的菲斯

Fez

曾有人这样描述菲斯:我相信菲斯是阿拉伯世界里最经典的老城风景,原始的小巷,繁华的集市,行走的驴子,游客极速的脚步……


 


布日卢蓝门是古城中两条中轴路的起点,绝大多数游客的菲斯古城之旅都是从这里展开的。之所以被称为蓝门,是因为这道城门上镶嵌满了精致的蓝色瓷砖,伊斯兰风情浓郁。




菲斯人最骄傲的就是他们的皮革制品,满城的皮革染坊是当地最著名的参观景点。染坊比较原始,染缸是泥塑的,一个个圆坑填满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远远望去极为壮观。



不过皮革染坊是不允许陌生人进入的,游客只能在染坊周边的商铺天台上,远距离参观工人们浸染皮革过程。因为染坊周边往往刺激性气味比较浓,大家如果感到不适的话,可以向店家讨要薄荷叶。



砖红的马拉喀什

Marrakech


马拉喀什是摩洛哥最著名的古都,以红色的古城而闻名于世。虽然地处沙漠地带,马拉喀什却绿树成荫,在绿色的环绕之中,火红色的古城巍然屹立。



这里有一派浓郁的热带沙漠的绿洲风光,柑桔树、橄榄树、棕榈树和其它种的果树等郁郁葱葱。炎热、尘土和尼砖堡垒式马拉喀什成为独一无二的城市。


到马拉喀什的世界遗产级夜市——德吉玛广场Jamaa El Fna逛一逛。





城市到处都是热烈而深沉的砖红色:





同时还可以从马拉喀什出发去攀爬阿特拉斯山,体验一番在热带登雪山的神奇。



黄色的撒哈拉

Sahara


到了摩洛哥,怎能错过撒哈拉。顺着驼铃声响,去寻找三毛前世的乡愁,那燃烧生命的热烈和自由。





骑上骆驼,跟着驼队,一步一步走近撒哈拉,沙丘起伏,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夜幕降临后,点燃篝火,躺在沙漠里仰望漫天繁星;夜宿营地,清晨又能看到撒哈拉的日出。这绝对是人生最值得珍藏的经历之一。





这个阿拉伯风情与欧洲格调交融的神秘国度,是很多时尚大咖的灵感来源,有着Yves Sanit Laurent的蓝色花园、所有欧洲时尚圈的御用度假目的地、贝嫂为小贝选择的40大寿派对目的地等等一长串时尚发光名单。


时尚大咖的灵感花园


这个阿拉伯风情与欧洲格调交融的神秘国度,是很多时尚大咖的灵感来源,有着Yves Sanit Laurent的蓝色花园、所有欧洲时尚圈的御用度假目的地、贝嫂为小贝选择的40大寿派对目的地等等一长串时尚发光名单。


各个时尚大片在这里取景


1951年,Lisa Fonssagrives在马拉喀什著名酒店La Bahia Palace拍下这张经典照片:




Freja Beha Erichsen去年出现在英国版VOGUE的摩洛哥故事:




YSL花园


传奇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和他那位于马拉喀什的Majorelle花园静谧又魅惑。自买下了Majorelle花园后,每年的春天和夏季伊夫·圣·洛朗都会来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多年来,我总能从Majorelle花园获得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而且我也经常梦见那独一无二的色彩”,直到2008年伊夫·圣·洛朗去世后,他的骨灰被撒在了这座奇妙的花园中。



花园里明媚炽热的蓝色,被称为“Majorelle蓝”:




参差不齐的仙人掌里在花园的各个地方:



和爱侣皮埃尔·伯奇在花园中的合影:




埋头工作中的伊夫·圣·洛朗,一身白袍,完全融入了摩洛哥的本土风情:




如今马拉喀什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就设在Majorelle花园里,其中包括了伊夫圣罗兰先生个人珍藏的北美纺织品,此外还有大量陶瓷、珠宝和绘画。





2017年9月,圣罗兰博物馆将在巴黎和马拉喀什建成开放。毗邻雷勒花园的圣罗兰马拉喀什博物馆,将永久展出一系列圣罗兰的作品,包括5000件衣服、1.5万件高定饰品,和上万份设计草图和各类物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