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京剧史话

 cxag 2016-06-14

      外国人常常把京剧叫作“Beijing Opera”,直译过来就是“北京歌剧”。一方面,歌剧和京剧是两种表演艺术形式,但两者确实都是用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另一方面,京剧虽然产生于北京,但是脱胎于徽剧,后又融入汉剧、昆曲和秦腔的曲调和剧目,通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今天的京剧。

一、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给乾隆皇帝庆祝八十大寿,扬州来的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京剧表演班社三庆班入京献艺,大受欢迎。接着,四喜、春台、和春三大戏班陆续进京。加上之前的三庆班,四大徽班逐渐称雄于京城。

        四大徽班各有所长,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的说法,轴子指连演整本大戏,曲子指擅长演唱昆曲,把子指以武戏取胜,孩子指以童伶见长。

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拉开了京剧200多年波澜壮阔的序幕。

二、同光十三绝
      《同光十三绝》,是由晚晴民间画室沈蓉圃绘制的京剧名伶彩色剧装写真图,挑选了同治、光绪年间(1860年-1890年)京剧舞台上的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他们分别是: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石小福、余紫云、朱莲芬、郝兰田、刘赶三和杨鸣玉。
 



三、京剧中的人物
 
京剧中人物主要有四类:生、旦、净、丑。

      “生是男子。又可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老生又称“须生”,主要扮演的是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小生一般风度翩翩、文质儒雅,主要扮演的是年轻的男性角色,如《西厢记》中的张生。武生主要扮演擅长武艺的男性角色,如《长坂坡》的赵云和《打虎》中的武松。
   











       “旦”是女子。又可分为老旦、正旦、小旦、武旦等。老旦主要扮演的是老年妇女的角色,化妆和服装都表较单一,如《赤桑镇》中的吴妙贞。正旦俗称“青衣”,扮演的都是端庄、正派的女性,多是贤妻良母或贞洁烈女之类的人物,如《别宫》中的孙尚香。小旦主要扮演的是活泼伶俐的少女,如《拾玉镯》中的孙玉姣。武旦是表现的是武将和江湖中的各类女侠,如《穆柯寨》中的穆桂英。
   









     “净”俗称“大花脸”,通过勾画脸谱来代表人物性格,如《霸王别姬》中的项羽,《捉放曹》中的曹操。
       


      “丑” ,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较滑稽的角色,如《玉堂春》中的崇公道。
 


四、京剧中的主要流派和代表曲目


      老生:谭派(谭鑫培),代表曲目《定军山》、《空城计》、《打渔杀家》、《武家坡》、《四郎探母》、《击鼓骂曹》、《战太平》等。谭家创造了中国京剧史上的一个传奇,一家7代从事同一戏中、同一行当,一脉相承。


       余派(余叔岩),余派剧目基本同于谭派,《搜孤救孤》、《珠帘寨》、《二进宫》、《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战宛城》等。

       麒派(周信芳),代表曲目《萧何月下追韩信》、《清风亭》、《徐策跑城》、《乌龙院》、《打严嵩》等。

     此外,著名的还有言派(言菊朋),马派(马连良),杨派(杨宝森),奚派(奚啸伯)等。

     小生:姜派(姜妙香),代表曲目《监酒令》、《辕门射戟》、《白门楼》、《借赵云》等。

      叶派(叶盛兰),代表曲目《桃花扇》、《玉簪记》、《凤还巢》、《白蛇记》、《西厢记》等。
武生:杨派(杨小楼),代表曲目《法门寺》、《四郎探母》、《战太平》等。

      盖派(盖叫天),代表曲目《武松》、《打虎》《三岔口》、《十字坡》、《快活林》等。

       花旦:王派(王瑶卿),代表曲目《龙凤呈祥》、《玉堂春》、《孔雀东南飞》等。王瑶卿弟子传人众多,除“四大名旦”外,新艳秋、章遏云、杜金芳、雪艳琴、张君秋等名家均出自王前辈名下


梅派(梅兰芳),代表曲目《霸王别姬》、《太真外传》、《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白蛇传》等。

       

尚派(尚小云),代表曲目《昭君出塞》、《秦良玉》等。


 荀派(荀慧生),代表曲目《荀灌娘》、《红楼二尤》等。

     

      程派(程砚秋),代表曲目《荒山泪》、《红拂传》、《窦娥冤》等。


此外,著名的还有张派(张君秋)、筱派(筱翠花)等。


      老旦:李派(李金泉),代表曲目《穆桂英挂帅》、《岳母刺字》、《李逵探母》等。

     净:金派(金少山),代表曲目《锁五龙》、《断密涧》等。


郝派(郝寿臣),代表曲目《野猪林》、《法门寺》等


侯派(侯喜瑞),代表曲目《群英会》、《长坂坡》等。


      丑:萧派(萧长华),萧长华被誉为丑戏万派之源的丑行宗师。长期与梅兰芳合作,梅的《女起解》、《贵妃醉酒》、《凤还巢》、《霸王别姬》、《太真外传》等剧中主要丑角都是由他扮演的。

五、京剧的而虚拟性
 1、人物虚拟

      京剧舞台上,常常能看到四个或者八个化妆、复式完全相同的演员组成一个组合,他们一般不说话,总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一般扮演皇宫的御林军、士兵等。虽然只有几个人,但是代表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一些行路、登山、涉水以及战争的场面,在他们的参与下,显得壮观和热闹。


2、年龄虚拟

     京剧中的人物没有明确的年龄界限,很多人经过没忽视化妆,在穿上华美的服饰,很难看出确切年龄,特别是有画脸谱的人们更不能看出年龄了。因为演员的年龄与剧中人物的年龄没有关系。年轻人可以扮演老人、老人也可以扮演年轻人。男性可以扮演女性人物、女性也可以扮演男性人物。


3、空间虚拟
     例如舞台上只有一张桌子,坐在桌子后面的是皇帝,这就可以表示皇宫。

     京剧是中国戏剧艺术历史传承的精华产物,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浅浅普及,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读者们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与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