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脑洞大开的语文老师,用阅读打通了孩子的“任督二脉”

 Martin2016 2016-06-14



看点  本期超级教师报告,外滩君拜访了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初中语文老师张媛,她致力于“书册阅读”实施流程的教学探索。“书册阅读”,简单地说,就是整本书的阅读。传统语文教学仅选取个别经典篇章进行碎片化学习,在她看来,基于“书册”的阅读更具深度和厚度。


| 吴妍娇    摄影 | 洪宇哲

制图 | 裴长杰  编辑 | 闻琛




来到北京数日,外滩君有个发现,那些有点年头的老牌学校大多深藏在老北京的胡同小巷里,四周的市井气和烟火气颇浓,倒是给这些学校平添了几分“人味儿”。七拐八拐,路过几个居民区,我们终于得见传说中的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


当日正值期中考试的最后一天,考试结束后学生们都陆续回家,午后的校园显得格外空旷。远处一位女老师迈着小碎步向我们走来,正是朝外初中语文老师张媛,一张娃娃脸,笑意盈盈,让人倍感亲切。


张媛老师是山西人,2000年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北京,成为了朝外的一名语文老师。这一晃16年过去了,虽然岁月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印记,但张媛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却已积累了不少经验。


2009年,在北师大读教育学硕士的时候,她对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实施流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之朝外的老校长郝又明向来重视阅读,于是她便说干就干,开启了“书册阅读”实施流程的教学探索。


书册阅读”中的“书册”二字,顾名思义,指的是装订成册的书,简单来说就是整本书的阅读。张媛老师认为,对中学生而言,相比传统语文教学中仅选取个别经典篇章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基于书册的阅读兼具深度和厚度,在此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研读走向自身生命的投射。



 张媛老师展示学生的书册阅读成果

 

说到这儿,外滩君不禁心生一问:强调整本书的阅读对于孩子来说,的确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但书海浩瀚,该选择怎样的书来重点精读?如何才能读出成效呢?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的作者艾登·钱伯斯有一个阅读循环圈理论,大人要协助孩子读书,要完成基本的三个环节:选书、指导阅读和回应


针对选书的问题,张媛老师认为有几个标准:首先是要让孩子有兴趣去读,其次是这些书一定要有质量、有厚度、有视野,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去提升阅读量。


那些“磨脑子”的书才是真经典

说到什么样的书才是值得细细研读的经典,张媛老师有个生动的比喻,她说那些真正有厚度的书,一定是“磨脑子”的。它们可能不像市面上的某些畅销书,一望即知,内容浅显,而需要孩子耐心去品味、去思考。“这种书就是经典,卡尔维诺曾说,‘经典是我正在重读的书,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要经得住历史的过滤,经得住岁月的沉淀。”

 

张媛老师的“书册阅读”实施流程的第一步叫作“自读”,所谓“自读”说白了就是学生的自主阅读,毕竟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自读”是阅读活动的起点,在这个阶段,张媛老师强调“激趣导入”,规划设计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共读时段”。导入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巧拟谜题;故设悬念;展示本书的影响力;借助与本书相关的影视作品引起学生关注;引导学生读序阅跋,了解概貌;带领学生浏览目录,提取要点。



 读《西游记》,绘“通关文牒”


比如在《西游记》的导入课上,张媛老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了“猴王出世”“龙宫借宝”“三打白骨精”“唐僧收服白龙马”“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图片,要求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根据这个顺序进行故事接龙,以这样的方式督促他们去认真阅读原著。


而每一年阅读西游的方法其实也不尽相同,有时候张媛老师会让孩子给自己最喜欢的西游人物制作名片,或是开发“故事接龙”“戏剧展演”“微论文撰写”等闯关活动,学生绘制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的通关文牒,闯“阅读关”。



 精读《水浒》,为英雄立传


又比如带孩子读《水浒传》,张媛老师也自有妙招。身为教研组长的她与同事一起开发了一个“通读学程”。他们以五回为一个阶段,布置一些小的阅读任务,这样循序渐进,保证孩子们能够认真地通读完整本书。


随后,孩子们需要整理一个信息档案,就好像是给这些书中的人物建一个户口本,做一个档案整理。比如说像李逵、燕青、林冲等等,在表格中列有绰号、他们各自擅长的本领,还有他们落草的原因、最后的结局,以及典型语言的摘抄,这一设计是为了让孩子们去重点了解一下书中主要人物的故事。

 

而外滩君原本以为如此精读水浒已实属不易,不曾料想此后仍有后招。读完整本《水浒传》后,孩子们还要以小组为单位,给书中的人物立传。“在立传的过程中,孩子们就会自然地发现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是彼此交织的,而阅读长难作品的一大难点就在于,学生需要将一个英雄人物散落在不同章节的故事建立联系,全面评鉴人物。”


于是张媛老师和她的同事让学生选择为自己最喜欢的水浒人物做一本传记,当然老师会给以指导,比如目录是以时间为线索,还是以重大事件、身份转变、社会关系为线索,老师都会给出范例,给以指导。最后学生还会以他们喜欢的形式,来写一首“赞”。


有的孩子甚至还为原创赞词谱曲,自弹钢琴伴奏,并和着伴奏演唱,这样一来,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深度阅读”。全年级学生做出一本本《林冲传》《花荣传》《鲁达传》,还将开展“朝外风云聚,梁山好汉来”英雄传记交流会。



 《骆驼祥子》思维导图

 

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张媛老师尤其喜欢让学生用画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他们的阅读历程以及他们的阅读思考。而其实所谓读“磨脑子”的书就是指一种思辨性阅读的过程。


思辨性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认知。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中首先有建立联系的能力,在不同的语段和材料之间通过比较发现联系,产生思想。“我比较喜欢黑格尔的那句话:比较是什么?比较是辨出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



 学生读《梵高传》时画的“梵高足迹”


比如在读《梵高传》的时候,有的孩子就用一张罗盘来表现梵高矛盾的一生,这当中就体现了他的思辨色彩,梵高的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他的艺术追求和生活境遇,以及他所爱的人和爱他的人,这些都是处于矛盾中的。


孩子笔下的一张罗盘清晰地呈现了人物本身这种理想与现实命运的撞击。“初中阶段的孩子多以感悟性训练为主,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开敞心灵,感受冲击,梳理思绪;对于成熟一点的学生,我们希望他对这个世界、对人生能够有自己独特的判断与思考。”


典雅的语言来自诵读的魔力

在张媛老师参加工作的早些年,她在每节课前都会设计一个小节目,让孩子来念一篇他们感兴趣的小文章,老师即兴点评。虽说现在因为有了每周一次的阅读课,这个环节已经不再继续了,但张媛老师仍始终坚持让孩子保持诵读的习惯。

 

朝外建校之初,郝校长要求孩子们一定要早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张媛老师至今还记得十几年前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因此作为语文老师的她也一直做此坚守。

 

朝外初一的孩子会读《笠翁对韵》,张媛老师的做法是:这本书里面恰好有30个韵部,每个学生抽签承包其中一个韵部,学生把自己负责的这一段讲解给大家听,当然可以自由发挥,配些小故事,然后自己去查资料,发现其中的语言规律,讲解之后再督促全班同学背会。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要给自己承包的部分打广告,动员大家背诵,率先让大家背诵出“所辖韵部”的、以及率先给负责人背完整本书的都有奖励。这样一来,孩子们的诵读积极性就特别高,而其中的好处更是不言而喻。



 《笠翁对韵》

 

“就拿这个《笠翁对韵》来说,孩子们在背会了以后,他的语言建构是受到影响的,比如让他给《四世同堂》第一章、第二章分别拟一个题目,孩子们会写出四世同堂备三月战乱,七号杂院住八方来人北京城里祁家四世同亮相,小羊圈中各色邻居有差别’。学生们自觉将两章题目拟成小对联,我觉得这就受到了诵读《笠翁对韵》的影响。”


事实上,诵读对人意义重大,被存储的阅读内容将随着阅历的丰富和心智的成熟得到不断深化的理解,从而持续影响人的语言建构、文化修养和品格性情。


“我们常常说现代人的写作功底远远不如古人,我觉得这其中一定有背诵量的问题,我们的祖先常常是在十岁左右已存储了十几万字的背诵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吸纳多了,孩子的语言是会不断被建构。”



 苏东坡诗词文背诵

 

张媛老师上学期督促学生背诵了苏东坡诗词文共计八千余字,本学期她督促学生背诵《唐宋词一百首》,她希望在明年让学生背会《古文观止》的部分篇章。


现在的孩子身处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他们的文章中不乏网络流行语,如果语文老师能给他们一些典雅语言的范本,那么至少有一部分孩子就会知道,我可以用这样典雅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某种感受。一个人语言的典雅程度是他受教育程度的体现。


谁说流行文化都是糟粕?

虽然忍不住吐槽了现下流行的一些畅销书缺乏营养,难成经典,但该跟上的潮流,张媛老师也是一点都没落下,近两年在年轻人中最流行的科幻小说《三体》也被她搬上了阅读的课堂,算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突破。只不过不同于走马观花式的常规读法,张媛老师有自己的“套路”。



 学生为《三体》微电影做的海报

 

张老师为《三体》设计了引导学生通读全书的阅读任务,比如为叶文洁、罗辑撰写微电影脚本;再如列表梳理面壁计划的面壁人、表面计划、真实计划、破绽等;又如绘图呈现地球文明眼中的三体文明以及三体文明眼中的地球文明。张老师请来他以前的学生、天体物理学博士于浩然为学生讲解硬科幻中的真科学,引发初中学生的“自由论坛”。


每个学生在阅读后找一个独特的角度,自己去研究,做一篇小论文。比如说有个孩子就写了《三体》里的“宇宙社会学”,有的同学探讨“英雄在文明史中的意义”。学生在讲述自己的小论文的时候,经常会设计一些与其他同学的互动,“我觉得这种聊书的氛围很好学生之间很自然地交流,每个发言人都像一个主持人一样,带动全班一起阅读思考

 

张媛老师说,《三体》是中学生阅读期待值最高的一部书,可是作为一个文科背景的人,她在一开始阅读的时候,感受到了“跨界”的艰难,很多天体物理学的内容需要反复阅读,深入思考,但读着读着会渐入佳境,书中绚丽的科学想象、独特的空间思考、情节的前呼后应、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都非常吸引人。

 

诚然,在现代文明中,很多流行元素无法和中华民族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相提并论,甚至被频频吐槽为糟粕文化,但凡事无绝对,就好比《三体》这样的畅销书籍的确既能提起孩子阅读的兴趣,又能生发思考。


在张媛老师带着孩子们读《三体》的寒假期间,发现引力波的消息传来,学生们极为兴奋,阅读热情高涨,还有同学找到了《三体》英文版阅读。学生阅读科幻文学作品益处多多:开阔视野,培养以跨界思考为特征的想像力,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



 苏轼的别样读法

 

虽说只是试水,张媛老师已经摩拳擦掌地准备下一次尝试了。未来她想继续打破文学作品的框框,打算纳入更多类型的书籍,哲学、美学还有文化历史类的书籍,以及那些不断更迭的文化热点,她想再赶赶时髦,带孩子好好阅读一把。孩子们也在给她的生日贺卡中热切地写:“期待语文阅读课上的新书,新花样!”



书册阅读推荐书目BOOKS














1
推荐书目来源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2.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教育报、商务印书馆于2013年4月23日联合发布的《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初中篇》。


3.《香港中文大学推荐书单》。


4.《走进名著——人大附中学生这样读书》  于树泉,吴凌 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郝又明校长推荐,教师推荐,学生推荐。



2
书目说明及教学实施设想


朝外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初衔接段开展“学制融通”实验(小学五年半+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半),新初一学段的学生处于一般意义上的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推荐书单分为三部分: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在初中阶段,提倡“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据此,七个学段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推荐书目包含“韵文、诗词、神话、文章”几个维度的内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由诗而文、由简而难的推荐顺序。教学方式,以诵读为主。


 精读书册:


以文学作品为主,涉及小说、散文、书信、童话、戏剧、人物传记等,促使学生对社会与人生进行全面的观察、细腻的体味、深入的思考,并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润泽文字、涵养心灵。


每月一本(部),聘请专家来校指导“文本解读”,教研组集体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流程”,召开“班级读书会”,开发“书册阅读起始课”“初读感受分享交流”“精读后的深度交流”“阅读成果交流展示”等课型,有效推动持续阅读。


教学实施中,调动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力量,影响学生阅读,如外出参观博物馆、请作家走进校园。注重将家庭阅读与校园读书活动结合起来,设计“亲子阅读”活动;并利用“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将助读资源进行网络推送。


 拓展书目:


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社科、艺术、博物七个领域,不仅注重人文教育,也加入科学、博物、社科,以培养起孩子理性、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拓展书目以学生自读为主,部分拓展书目与本学段精读书目有一定联系,以期形成基于书册阅读的专题学习模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