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7
最近,收麦子了,秸秆问题又被抬出来了。 各大标语贴得满满当当,“上午烧秸秆,下午就拘留”,尽管此类标语在村头屡屡出现,为了秸秆还田,领导干部出动巡查,甚至连罚款和拘留的手段都用上了。但是,该烧的还是再烧。为啥? 真得就是咱农民太无知? 观念差? “都烧了上下五千年都没事,咋现在就有事。”有网友表示很气愤,为啥把环境污染的问题安在了农民烧秸秆的身上,咱农民好欺负,是不?那些汽车尾气、工厂的空气污染有治理好吗,为啥总紧盯着咱这点秸秆? 虽然咱农民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也不懂那么多道道,但是咱也知道自从村子里办起了养猪场,村头到村尾就乱窜着臭味。在地头边的塑料厂呢,自从盖起来后,旁边的小河就再也没有清澈过了,人群经过时只能紧紧捂着鼻子,丝毫不敢停留。 都知道要保护环境,但农民不明白的是,为啥就只禁烧秸秆,只让咱来保护,而那些真正在农村释放污染源的却仍好好待着。 为啥咱农民觉得把秸秆烧了,会更好? 秸秆不烧,下茬太难种。有农友反映,他们把秸秆烧了,实际上是为了好播种玉米、管理玉米、好松土施肥。另外,还怕苗期失火烧坏玉米苗。他说他们那里曾多次因为干旱着火,玉米苗出齐后,玉米苗烧坏了又只好重新播种,往后延误了20多天,造成减产。 便宜耕作,有时收割机收割吐出的桔杆成团成堆,机械很难耕作。现在作物的收割都采用的大型收割机,留下的秸秆茬很高,不方便种植,有些农民便直接就地焚烧。 为什么不用翻地机?农民说,家用的小型翻地机翻很多遍才能耕种,秸秆还容易缠住耙齿。雇用大型翻地机费用很高,一亩地要几十甚至上百元。本来农民就从地里收不到多少钱,这额外的开支自然会舍不得。 秸秆不焚烧,咱没办法处理! 拉出去卖吧?也没人要。那当柴烧?一个个空心村,都没几个人了,在家也烧不了多少。而且早几年,一年的秸秆正好够一年的做饭用。但是现在,烧柴做饭的已经越来越少了,村民也已经习惯用液化气、电器做饭,秸秆只是偶尔的辅助。 也就是说,秸秆快要没有用武之地了,割下来就成了废物。 可以不烧,但割下来的秸秆咋办? 方案一,卖了? 为什么不卖掉?首先得要有买家,但现在谁会收这么多的秸秆? 政府通过促进农民与工厂合作等方式,试图进行秸秆回收的例子不在少数,可农民似乎也不怎么买单,为啥? 秸秆回收,一般都需要农民自己送货上门,而且现在的农村劳动力紧缺,很多农民都是在外打工,在秋收麦忙时节赶回来抢收粮食的,让他们花费几天的时间处理秸秆似乎不太可能。 另外,秸秆卖出去一车才十几块钱,还不够咱农民的油费钱。 方案二,拉回家? 运输要消耗人力财力、拉回来又无处堆放,只能烧掉。就算有公德心的人,不焚烧拉回家里,一年的秸秆家里还能放下,那两年、三年下来呢?家里不能一直存着成堆的秸秆吧。 所以,只好推到河道里沟渠中。禁烧秸秆后,老百姓表示很无奈,有没有地方处理,就只能把麦秸推到水里,弄得水沟变得又脏又臭。 秸秆烧得比较少,家里烧火用不到了,国家又不回收,放在地里也没法种地,只能烧了一了百了! 那就秸秆还田啊? 成本是最大的问题。 机械化收割后,机器又不会将秸秆完全打碎,在地上还留有十多厘米长的麦茬。整地时还要再多加两道工序,秸秆粉碎和土地深耕。 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遭受病虫危害,倘若秸秆还田,一些秸秆中的病原物、虫源等在粉碎过程中,不能被杀死,会成为下茬作物的侵染源,而对于此类问题,目前仍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秸秆再利用困难。禁烧秸秆就像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如果秸秆有好的去向,有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在农民的利益不受威胁的前提下,谁又会愿意将它们烧掉? 不让烧,那有如何? 喜欢焚烧秸秆?当然不是,没有更好地解决秸秆的方法。 如果有更好的方法,谁愿意点火 来源:丰收邦 农医生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