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读书周报》第1614号第七版“阅读西方” (2016年5月9日发行) 阅读西方 悦读·电影 《又是她:成为梅丽尔·斯特里普》 Her Again: Becoming Meryl Streep Michael Schulman Harper (2016年4月版) 一位女性、一个时代及一种职业的画卷。本书首次对梅丽尔·斯特里普的个人生活及职业生涯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演员中的“铁娘子”,十九次奥斯卡提名获得者,三度斩获影后桂冠,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一路追溯了她作为一名年轻女性在爱情、女性主义和表演之路上的旅程。 1975年,梅丽尔·斯特里普毕业于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纽约的戏剧界崭露头角。年轻貌美、焕发着天赋与雄心的她与当时诸多的年轻演员一样,骑着脚踏车到处试镜,写日记,在演出前打个盹。梅丽尔从她的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在纽约的第一个季度,她就在百老汇戏剧中持续赢得引人注目的角色,还得到了一次托尼奖的提名,甚至在大制作的莎剧中得到了两个机会。在那时人们就已经开始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啊,又是她。” 读者在这本传记中得以从更亲密的角度观察这位跨时代杰出女演员的生活,她在新泽西高中返校节上的表现,她在瓦萨学院和耶鲁戏剧学院黄金年代的经历,到她在《猎鹿人》《曼哈顿》《克莱默夫妇》中的表演,《纽约客》撰稿人迈克尔·舒尔曼将视角投向梅丽尔·斯特里普在纽约舞台上崭露头角的过程,她与约翰·凯泽尔热烈却短暂的悲剧爱情,与雕塑家唐·古默的婚姻,以及她自七十年代起不断与变化观念的碰撞:女性主义、婚姻、爱情和牺牲。 悦读·动物 《什么是狗》 What Is a Dog? Raymond Coppinger, Lorna Copping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6年4月版) 世界上大约有两百万头宠物狗,它们和人类生活在一起,后者给它们提供食物、居所、吱嘎作响的玩具以及潮味十足的外套。然而,环顾整个地球,还有五倍于这个数目的狗并不依附于人类,它们是自己的主人,比如社区和垃圾场周围的流浪狗,还有山里的野狗等。它们是狗,不是人类的伙伴,它们和鸽子松鼠一样,已经演变成高度适应环境,特别是适应相邻的人类的清道夫。在《什么是狗》里,犬类行为专家雷蒙德·平科杰和洛娜·平科杰为读者全新阐述了这些放荡不羁的动物的演变过程,他们认为在人类和狗的关系之中,掌握主动方的是后者,是狗主动去适应人类而不是人类主动去豢养狗,这为研究狗的行为表现、生物的演变提供了独特视角。 科平杰在深入研究了这些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历史之后,阐述了越南、印度、非洲和墨西哥村庄中生活的狗为何如此惊人相似的原因。科平杰认为,这些野生的凶猛动物实际上正是狗的原生态形式,它们的大小和外形都非常近似,而且具有极强的自我管理生活能力。它们花费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让自己适应了被人类驯养的生活,成为人类垃圾的清道夫。科平杰同时监测了这些动物特有的同人类和谐共存却互不束缚的动态特征,即使在人类对狗并不友好的环境里,狗也能生存下去。 《什么是狗》探索了到底是什么使狗成为今日我们眼中的狗,无论是基因起了作用还是行为学的结果,任何一位狗的饲养者都会对自己的四条腿朋友有更深刻的认识。 悦读·服饰 《西服:样式、功能与风尚》 The Suit: Form, Function and Style Christopher Breward Reaktion Books (2016年4月版) 就算再怎么钟情牛仔裤、运动裤或法兰绒裤,任何人都很难拒绝一件剪裁合体、熨烫妥帖的西装所带来的高档甚至奢华的感受,以及它所象征的权力和能量。超过一个世纪以来,西装都在统治着人们的衣柜——无论是参加会议、上教堂,或是简单地喝杯鸡尾酒,西服都是合宜的着装,尤其是在你想要给人留下印象的时候。然而,这种无处不在的穿衣方式让我们轻易就会忘记它所承载的历史,一件好西装所需要的复杂构造和其象征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流逝,除了时尚专家和专业人士,西装的内涵早已被大众遗忘。 在本书中,克里斯托弗·布鲁沃德层层揭开了这熟悉装束背后的传奇。十七世纪末,西装这一服装样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而它的出现反映了重要的政治对抗及当代民主社会的崛起。作者追溯了纺织工业的技术发展与革新,并由此延伸到西装制作工艺的演变,阐述它是如何成为展现当代时尚变迁的最佳样本。布鲁沃德一路从西方追索至南亚和东亚,在那里,西服成了西方文明的代表与象征。另一方面,西服作为传统、正式的象征,反讽性地成了艺术家、音乐家和社会变革者的有力武器,将这一服装样式用于表达他们的政治立场和社会观点。同样,女性对西服的接受和穿着也反映了它于性别认知的意义。如今的人们更倾向于穿着舒适、随意的衣着进行商业往来,在终章里,布鲁沃德把目光投向西服的衰落,并探询了西服在二十一世纪的生存处境。 悦读·科学 《图灵的视界:计算机科学的诞生》 Turing's Vision: The Birth of Computer Science Chris Bernhardt The MIT Press (2016年5月版)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图灵是首先要认识的人物之一,2014年卷福的《模仿游戏》又一次把图灵带入大众视野。除了他是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他在二战中为破译纳粹密码而做出的杰出贡献,当我们在谈论图灵时还能谈论什么?且看数学家克里斯·伯恩哈特如何解读图灵和他的理论。 1936年,二十四岁的图灵发表名为《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可判定问题上的应用》的论文,介绍了计算理论, 阐述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而这一理论也成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在美国费尔菲尔徳大学数学系教授克里斯·伯恩哈特看来,这一理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简洁性,即使非专业人士也能清楚理解。 为了解释图灵在《论可计算数》一文中提出的概念,伯恩哈特利用三个著名的决定性问题,研究各种假想计算机器,解释了什么是图灵机器,什么是通用机器。伯恩哈特从理论基础开始,系统推进到了结论。他还在数学史的背景中探讨图灵的理论,介绍了阿隆佐·丘奇(Alonzo Church)等其他人关于计算性的观点,以及图灵晚期的作品和现代计算机的诞生。 虽然看似依然是在讨论各种陌生的数学概念,但作者的目标读者其实是一般大众,所以,看完本书理解这些概念,也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悦读·女性 《妻子、奴隶和女仆:美国报纸上寻找逃跑女性的广告(1770-1783)》 Wives, Slaves, and Servant Girls: Advertisements for Female Runaways in American Newspapers, 1770–1783 Don N. Hagist Westholme Publishing (2016年5月版) 曾经,在个人可以被其他人拥有的年代,一个人也可以像其他财产一样丢掉和被人找到。身有契约的佣人和奴隶逃脱了主人的监禁,妻子从虐待她们的丈夫身边逃走或者奔向另一个人的怀抱……十八、十九世纪的美国报纸上刊登了大量广告,悬赏归还逃跑者或帮助拘留逃亡者的行为。当时登广告的人们不会想到,他们的这些广告会对历史有着怎样的贡献。这些广告像一张张快照,描述了数以千计的逃跑女性,如果不是它们,恐怕不会有任何人记录下她们的名字。 在本书中,历史学家海吉斯特主要将目光集中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广告,描绘了这个人数众多但基本已经被人遗忘的人群。他按照时间顺序呈现了四百篇寻人广告,每一篇都详细描述了逃跑女子的着装、鞋帽、首饰、长相、受教育程度、国籍、职业和其他信息。比如这则“四美元奖励”:玛丽·艾伦,女仆,1776年6月18日从登报人处逃跑,中等身材,挺拔匀称,脸和手臂有雀斑,灰色眼睛,深棕色头发,戴一顶旧草帽,黑色连指手套,穿印花棉布短罩衣,脏兮兮的彩色衬裙,高跟牛皮鞋,白色棉袜。据其说在英国出生,12岁时被带到马里兰的塞西尔县做工;她之后到了费城,因有嫌疑而入狱,但没有证据证明她有罪,之后她被卖于登报人。能保证将上述女子保留在任意处者将获得上述奖赏,如若将她带至切斯特县的约瑟夫公园,将付合理费用。 单个看只是一则则寻人启事,但把四百篇连起来,不仅可以看出当时下层女性的着装类型,更可以看出她们的生存状况。不论对历史爱好者,还是研究者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悦读·养生 《一切皆容易:忙碌人士的美味工作日食谱》 It's All Easy: Delicious Weekday Recipes for the Super-Busy Home Cook Gwyneth Paltrow Grand Central Life & Style (2016年4月版) 格温妮丝·派特洛一直以举止典雅气质高贵著称,导演们总是称赞她为英国淑女,一个真正的明星。出生于1972年的她至今仍是时尚界的荣宠,她承认自己的修长身材和淡定心境得益于健康饮食方式。新书甫一面世就蹿升至《纽约时报》烹饪图书畅销榜首位,这不仅是奥斯卡女星的人气在起作用,格温妮丝那堪称健康模范的生活方式确实得到了大众的肯定和追捧。 书中一百二十五个食谱的做法简便快捷,叫一份外卖的时间就够下一次厨了,而且做出的食物远胜于高糖份高脂肪含有添加剂的外卖食物,美味营养且富含高纤维,简直没有拒绝的理由。这些食谱里既有简易早餐也有懒人午餐,适合各种需求。无论是追求肌肉的健身人士,还是追求瘦身的爱美女子,都能获益匪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