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多爸的上海幼升小分享(2016)

 昵称3592625 2016-06-14

多多爸生长于高考地狱难度省 – 湖北,从小是被考试吓大的。大学毕业后第八年参加全国统考的上海交大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了2周(一周请假,一周国庆)英语逻辑初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加微积分,考了全国排名前0.9%。

 

开头写这些当然一个方面是得瑟,但主要还是证明我有一定资格说这句话 –  “上海幼升小,真的很难。

 

本文主要面向选择民办/私立学校的家长。





我们一般会用“辛苦”形容准备中考或高考的一年,而幼升小的这一年多数准备报考民办的家庭,其主要感受是“纠结”(或焦虑)。纠结于是选择民办还是优质的公办?;选择本区小学还是全市招生的外区学校?哪所学校好?又或者A学校和B学校填报哪所作为第一志愿;纠结于是否让天真浪漫的孩子在最可爱的年龄开始做题;纠结于是不是应该为了孩子报辅导班,等等。

 

本文基于给孩子幼儿园下届家长分享会的PPT整理。其中我会将关于幼升小零散的政策,信息等进行汇总和归类。从下面三个部分逐一介绍,力求做到清楚明白。让各位家长在未来的准备中做到心中有数,从容而不纠结。

      

第一部分:上海民办小学概貌与入学政策

  1. 上海有哪些民办小学,主要入学政策及参考信息来源

  2. 民办小学入学基本政策,时间点与流程

  3. 解读:需要重点了解的政策 (人户分离,志愿填报,面试时间,录取流程等)

  4. 探讨:最近两年上海幼升小政策的变化释放了哪些隐性信息

第二部分:如何选择适合的学校
小学名校与中学,高中相比没有统一且透明的评价标准与数据来源。家长往往觉得难以了解与选择。

此部分将介绍幼升小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即如何选择学校

  1. 幼升小并不是赢在起跑线

  2. “倾向性” 与 “实际情况”相结合,如何定性且定量的选择学校

  3. “选的明白”- 如何多方面的深入了解与考察学校

  4. 充分沟通,做出家长与孩子的共同选择 

第三部分:如何准备幼升小面试
幼升小没有考纲,各个学校的面试形式也千差万别。本部分将全面介绍如何准备幼升小面试

  1. 定量理解幼升小的面试难度

  2. 面试的主要考察点,分类介绍

  3. 如何有效(充分而不过分)的准备幼升小面试

  4. 上海幼升小考试的五大方面

  5. 如何在家学习

  6. 面试也是一种考试

  7. 面试准备及第一志愿/第二志愿选择

  8. 幼升小面试当天注意事项




以下内容主要基于幼儿园分享会的PPT。很多内容现场讲较清楚。为了公共号读者看的明白,我另在每部分开始前附加一些PPT中没有详述的内容。

  

第一部分:上海民办小学概貌与入学政策

 

首先,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民办的。与全国很多地方不同,上海的中小学,民办比公立的教育选择更多,质量相对较高。当然,上海也有不少优秀的公立,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小学谈不上优不优秀。这些都是有各自依据的观点,这里就不展开辩论了。

 

我个人选择民办的主要考虑和原因是:

  1. 我在孩子2岁的时候就买了学区房,3岁半把孩子从私立幼儿园转到公立示范园。但是仅仅2个月,我就对所谓示范园感到非常失望,然后又费尽周折转回民办。但愿仅仅是我运气不好。

  2. 民办的体质,决定了其更有可能更快更好的接纳并实践多元新式教育。

  3. 民办的薪资,决定了其老师会把日常工作当成自己的主要工作的可能性更大。

  4. 我所在的民办幼儿园,各方面让我几乎100%满意。作为一个极其挑剔的家长,我实在是太爱民办学校了。

 

 

第一部分其实没有任何重点,但是对于很多家长。往往不知道从何了解幼升小的整体政策。这方面我在各类论坛与公共号上浪费了不少时间。其实最后核心的政策就那么几条,这几条都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 http://www./,此网站每年考试前几个月招生政策明确后开放,多为春节后。

 

下面的PPT是政策重点,当然每年政策有一些变化。还是需要留心关注。

 

 其中有两点特别提一下:

 

  1. 人户分离:

    1. 人户分离最核心的场景就是家庭在上海有两套房产。一套小孩落户口,一套居住或出租。家庭需要在两套(甚至更多)房产中决定哪一套作为孩子小学入学的申请学区。在户口所在区上学,为人户一致;非户口所在区为人户分离。

    2. 人户分离,是3,4月份填入学申报表(在幼儿园填写或家长自行申报,此表为最终网上填志愿的前置步骤)的一个“显性”选项。即这一项必须填写Yes or No。

    3. 参考http://jzb.com/bbs/thread-3240437-1-1.html ; 每年政策细节有不同;这篇文章是2015年的。但与2016政策大致相当

    4. 全市招生的民办,不在意您是人户分离还是人户一致。本区招生的民办,则需要看您的人户分离/一致情况。

    5. 重点参考上面的文章和当年政策。但在填申报表前需明确家庭的选择。

  2. 统一招考
    按照上海教育局的明文规定,民办小学在全市统一面试日之前不允许进行任何形式的提前面试与录取。但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有很多学校是提前招生的。为什么有些学校能提前招生,或者敢提前招生这个我也没研究过。但提前招生,无非是希望尽早锁定优秀的生源。

    这方面我的观察与建议:

    1. 不少“第二梯队”民办提前面试,招生。对于很多名校,他们是教育局的重点考察对象,提前面的可能很小。

    2. 确定一个学校是否提前面,可以关注其微信公共号或者每个月电话问一下。

    3. 提前面的好处是给孩子一个保险。如果孩子能面上,这样不会把所有的赌注都放在最后一天一次性考试。(多多爸就是等到了最后一天统一面试,但是心里压力真的好大。)

    4. 提前面的不足是家长需要仔细考察,这所学校提前面试是因为生源不足或不够优秀;还是其他原因。如果孩子有实力,提前面上了将来作为第二志愿也是不错的。

 

本部分PPT:





第二部分:如何选择适合的学校

 

这部分在PPT里的阐述最为详尽。其核心是:

 

  1. 没有所谓的“最好”或者“更好”的学校
    每个孩子都有特点,每个家庭都有其理想中的教育模式。费尽心思的考上一所民办,最后发现天天都是做题,竞赛,考试;而目标不过是将来考一所好大学。家长需要考虑值不值得为了这个目标,未来12年与孩子一起做题。

    基于此,在各类幼升小论坛里充斥的KPI化比较其实并不是唯一比较方式。所谓多少比例的学生考上好初中,竞赛拿奖。这些当然不是完全没价值。但这些确实是最容易的考核方式。

  2. 什么是最适合我们家庭,我的孩子的学校
    PPT中列举了考虑学校的表格。其中每项都有若干选择。综合这些选择,并排练优先级,就是家庭的“倾向”与“实际情况”。两者结合,才能选出最适合的学校。

  3. 眼见为实,多方面考察
    不要过于依赖幼升小论坛或者公共号。这部分我在PPT中提供了多种实地考察的方式。自己判断,自己选择。

  4. 与孩子多沟通
    与孩子多沟通,与孩子一起考察,这样他对自己的选择会有动力。更重要的是,这也应该是他自己的选择。







第三部分:如何准备

 

这部分的重点:?

 

  1. 幼升小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没有考纲,这是我个人根据历年真题及考辅班模拟考试所列的一份幼升小5大方面考察分类说明。这个不是官方的,官方没有考纲,甚至官方都不称其为考试。

  2. 首要务必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结合。很多家长愿意花钱,都不愿意花时间。但所有给孩子的投资里,最重要的就是你的时间。所以这部分给了很多与孩子一起,在准备幼升小这个部分可以做点什么的建议。这些建议,很多都不是“让孩子自己做”;而是从“与孩子一起”,过渡到“孩子独立做”的过程。

    这是一个培养家庭共同学习,一起成长,孩子独立学习的过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最好的投资,是你给孩子的时间,时间,时间!

  3. 考辅班

    1. 很多家庭,孩子从来没参加辅导班就考入了好学校。这是真的,问题是您赌不赌得起?

    2. 论坛里大量“考试前晚,和给孩子看了一下真题就早早睡觉了,我们从来没有上过考辅班”的论调。存在着文学上的不真实性。换言之,您是不是想教育孩子“不努力,靠运气;或者,不努力,靠聪明,靠长得漂亮。就可以成功?”

    3. 如果您理想的学校,是报考录取率10%或更低的难考学校;我觉得辅导班是必要的。

    4. 上过考辅班和没有上过考辅班的主要差别是?
      多多考试完出来,多多妈很焦虑的问他 – 为什么你手上没有贴纸,别的小朋友手上好多都有贴纸。

      然后多多说“贴纸是用来贴在考卷的备选答案上的。我进去了就先撕了三条在手上,题目出来我就贴在答案上了。当然我是不会贴在手上带出来的,这个不是送给我玩的。”

      - 所以考辅班,能给孩子充分的(甚至过量)训练;各种考法,对考辅班里的孩子都不会意外。

    5. 怎么选考辅班?
      我亲自与孩子一起考察过考辅班,我是这么做的:

    1. 提前与孩子沟通“上不上考辅班”:
      讨论 - 关于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好你不喜欢的事,那喜欢的事你就可以做的更好; 是辛苦一年,上考辅班将来进一所你喜欢的学校;还是玩一年,有可能考不上,将来5年上一所你不喜欢的学校。

      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而多多因为一辈子都忘不了他讨厌的某公立示范幼儿园老师,所以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上考辅班。

    2. 一起面试与被面考辅班

      很多考辅班都要面试孩子,开始我们也不知道。也有考辅班面试我们到一半,反而被多多妈给否定了。

      我们比较坚持,一定要三个人都认可我们才去。那些一定要考倒孩子,让孩子和家长焦虑的考辅班。我们一定不选。那些我们临时现场(注意,不是约时间,也不是上体验课)提出在教室窗外看一下上课现场,发现老师目中无神,或者不关注孩子,或者在孩子回答问题时,自己看手机的考辅班。我们也不选。

      共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如果有可能我们都不想上考辅班。

    3. 与孩子沟通– 为什么我们选择这家
      选择后,我们与孩子进行了沟通。即我们前面选择了要上考辅班。现在我们为什么选择上这家。让孩子说出所有去过的考辅班,他认为好与不好的因素;我们也说出我们觉得好与不好的因素。大家交流后做出选择。

      这样的选择,确保了我们能共同坚持。



写在最后

 

其实我被问到最多,和我问自己最多的一个问题是:

 

“上个小学,需要这么折腾吗?”

 

一年准备过后,我的回答是:

 

绝对必要。因为这是行使孩子与家庭的教育选择权。有选择的时候,我们一定认真对待,努力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