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更大的隐忧是人们对于高血压的疏忽和缺乏认识。 保证健康,首先须了解高血压症状:高血压患者常会肢体麻木;烦躁、心悸、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见,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等。如果自己已出现高血压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不以为然…… 我国高血压患者超1.6亿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追因:遗传、肥胖等均可招致高血压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分析,下列因素可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 1、遗传因素 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统计表明,父母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患高血压的几率明显高于父母没有高血压的人。数据表明,双亲中有一人或均有高血压病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要比普通人群高1到2倍。 2、年龄因素 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女性更年期前的患病率低于男性,而更年期后则高于男性。 3、地域因素 一般来说,寒冷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要高于温暖地区,海拔高的地区发病率高于海拔低的地区。 4、季节因素 在同一人群中,冬季高血压的发病率要高于夏季。 5、饮食因素 吃盐多的人群比吃盐少的人群更容易患高血压,习惯吃动物脂肪的人群比不吃的人群发病几率要高。 6、饮酒因素 饮酒量与高血压的发病率成正比的关系,饮酒越多,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 7、环境因素 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精神紧张、噪声刺激等人群,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 8、体质因素 肥胖者比正常人更容易患高血压,与其血脂高有非常大的关系。 9、疾病因素 肾脏疾病、妊娠、动脉狭窄、颅脑病变均可引起高血压。 威胁:高血压伴随并发症 高血压成猝死隐形杀手 意大利科学家曾跟踪调查了480例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病人,调查期间有23例病人死于猝死。 研究发现,其中大约有10%的病人的左心室室壁厚度已达到危险厚度,而且其中大多为年轻人,但他们几乎没有高血压的典型症状。殊不知,正是高血压“奠定”了猝死的病理基础。 高血压或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可引起6类并发症 1.冠心病 长期的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阻塞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2.脑血管病 包含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其病势凶猛,且致死率极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数也会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此时,病人会立即昏迷,即俗称的中风。 3.高血压心脏病 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高血压导致心脏肥厚和扩大,称为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的一个必然趋势,最后或者可能会因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影响生命安全。 4.高血压脑病 主要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中。由于过高的血压超过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因血流灌注过多而引起脑水肿。临床上以脑病的症状和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严重的甚至会昏迷和抽搐。 5.慢性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其中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以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伤;另一方面,肾脏损伤会加重高血压病。一般到高血压的中、后期,肾小动脉发生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浓缩小便的能力降低,此时会出现多尿和夜尿增多现象。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慢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成为尿毒症。 6.眼睛损坏 当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视网膜动脉可出现痉挛性收缩,动脉管径狭窄,中心反射变窄,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可出现出血、渗出、水肿,严重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时间长久,这些渗出物质就沉积于视网膜上,眼底出现放射状腊样小黄点,此时可引起病人的视觉障碍,甚至失明。 防患:将高血压拒之门外 中药泡茶可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经常用中药泡茶饮用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中药茶饮有菊花茶、山楂茶、荷叶茶、槐花茶、首乌茶、葛根茶、莲子心茶、决明子茶、桑寄生茶、玉米须茶等等) 良好睡眠可降低高血压发生概率 睡眠也是导致高血压的诱因。实验表明,那些深层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不足4%的老年人更容易罹患高血压。因此,建议老年人最好加强睡眠治疗,可以起到预防高血压的作用。 饮食清淡预防高血压 预防高血压有饮食口诀,即:“半斤牛奶二两肉,一斤蔬菜八两谷。一个鸡蛋五克盐,水果绿茶享清福。不抽香烟少饮酒,乐观豁达心无忧。天天早上跑跑步,保你腰带不变粗。”针对高血压最好的处方是预防。 1、坚持运动:维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可预防高血压,体力活动包括园艺劳动、走路、家务劳动、太极拳等。 2、限制食盐摄入:高盐饮食可使全球每年死亡300万人。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小于6克。适当多吃蔬菜,水果。 3、减少油腻:粗细粮搭配,限制高脂肪的肉类、油脂及其制品的摄入量。 4、戒烟限酒:尼古丁会使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不饮或少量饮酒。 5、控制体重: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现如今高血压患者逐渐低龄化,这与年轻人总是熬夜、酗酒、口味重、压力大、长时间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密切相关。因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