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民间中医遇上神农传人︱第五辑·探本草药性(8)

 并不hy 2016-06-15

十一、化石龙骨入药道理在哪里?

    余老师:龙骨是古代动物的化石,它入药的原理是什么?书上写的很玄乎,什么龙的气息化为石头,根本不是的,那么龙骨、动物骨入药的原理在哪儿?是不是补钙?

    王老师:龙骨是一味非常好的药,我当时学医的时候,老师非常喜欢用龙骨,龙骨同牡蛎在一起搭配,往往用量都接近30g。为什么这么用呢?就是把人体有些耗散的阳气收摄起来,尤其是大病、重病。因为他治了很多血液病,如白血病,或者有些病需要把耗散之气固定下来,沉下去,他就要用龙骨这一味药,这是我老师边正方先生。

    王老师:我们正在带着大家整理边正方先生的系列丛书,有《伤寒扫尘论》、《正方医话、医案》、《伤寒论备讲》,一系列的资料我们正在整理。他的方子里面龙骨非常多,用的非常频繁!

    龙骨是怎么形成的呢?龙骨是古代的一些大型动物被压到地下去了,时代久了就化为骨头化石,而这种骨头化石不是一般埋在地下就能形成。一般的埋在地下,如人的尸体埋下去以后,最后都没了,骨头都粉了,不会形成化石。

    形成化石是经过高温、高压,高温、高压怎么形成的呢?是地史上发生大的变化,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突然的出现这种情况才能使所有的生物灭绝,生物一下子就埋下去了,并且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化石,所以化石只是时代性的突然的出现。恐龙怎么灭绝的?就是当时整个地球发生变化,一下子埋下去整个没了,这样才能形成大量的恐龙化石。而其它的经过慢慢的过程,要形成化石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正常年代生活的植物、动物,不会留下化石的,这肯定是没有办法进行,所以达尔文的进化论当时是断链的,是残缺的、支离破碎的假说!因为历史上的化石是间断的出现,而不是连续出现,是地球遇到了特大的灾难以后才能形成化石。这是化石形成的原因,这是第一。

    王老师:第二,整个的生物体能够站起来、能够活动必须有骨架,必须有骨架!这些骨架主体的是骨头形成的,这些骨头的主体就是钙,这些钙就是从土壤里吸收来的,从植物里吸收来的。植物从土壤里吸取钙,人从植物里面摄取钙,这是一种慢慢的积累,有时候不是太多。如果不够,从矿石里面补充这是一个好办法,这是第二。

    王老师:第三,龙骨原来是大型的动物,埋下去了以后它又回归到自然,又是在高温、高压特殊的情况下回归自然,回归到自然以后,你用舌头舔一下龙骨,舌头都能被它拽住,吸力特别强。你能遇到其它的像这样吸力强的东西么?所以它是收摄能力特别强的一种药,收摄能力特别强的一种药!龙骨的作用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久服轻身,通神明,延年,古人认识到,心腹里面总是惶惶不安的,如鬼疰,搞不清楚什么,还有精神错乱、咳逆、拉肚子、除脓血、女子漏下甚至瘕坚结,这些都能调理,看起来不奇怪,龙骨确实是这样东西。整个的功效你再来看一下,就是收摄的能力,落下去以后保护好、不给它乱跑。第二是破结的能力,第三是把你阳气固下来以后头脑就清醒了。就是这样的作用,关键是镇摄、固摄的作用,所以龙骨是味好药。

    牡蛎也是一味好药,因为牡蛎价格比较便宜、采集容易,大海边到处都有,但是它也是从海洋里面凝结起来的一种壳,并且在岩石上面吸附的那么牢,是个好东西。与龙骨放在一起用,如果力量还嫌不足,再加上磁石,磁石从另外的方面起着收摄的作用,因为磁石对血液、对铁一类东西起着固摄作用。一个是金属,一个是非金属,因为人体都是红细胞,红细胞里面含有血色素,血色素里面就含有铁离子。

    余老师:植物的化石有没有?

    王老师:植物化石没有作为本草用的,植物现在只有硅化木,硅化木现在只能作为工艺品欣赏着,没有作为药用。硅化木最后形成什么东西呢?龙骨是钙形成的,最后形成化石,而硅化木主体的本来是木质素,是木质素高压渗进去的物质,能够形成相当于玉石这样的东西,泛亮,是玉石一样的东西,玛瑙化了。硅化木暂时不作药,没有人用它做药,因为硅化木往往是很大的树在地下,人们采集很不容易,以前没有这样的采集,这样的东西也不普遍,所以没有把它拿来做药。而龙骨在北方,内蒙很多地方很多。所以做药的只是大型动物的化石,骨骼化石。

 

十二、葛根分为粉葛和柴葛是怎么回事?

    余老师:粉葛与柴葛有何区别?

    葛根分为粉葛和柴葛,我经常用柴葛根,很少用粉葛根,但现在很多药店包括医院,都用粉葛,您帮我分析一下这两味药。

    王老师:实际上葛根植物名和药物名搞乱了,现在我们在山上看到的葛,就是北方以及到你们湖北再往南去,这都是葛,现在书上面把它叫做“野葛”,这种名称叫的别扭,实际上就是葛。

    这种葛在整个分布区内,根往下长的时候,如果是直长,储藏丰富,药材命名的时候以前就叫“粉葛”,而那种横着延伸的,或者相当于根状茎的部分,粉比较少,有的就称为“柴葛”。

    粉葛在加工的过程中就能够制取很多的葛粉,而柴葛加工的过程中就取不了多少粉。这就是柴葛同粉葛,都是葛的根,我们以前是这样的一种认为。

    但是现在呢?

    《药典》上收载的是南方广东、广西那一带同属中的另外一个种,叫“甘葛藤”的植物,它的药材称“粉葛”,因为这种植物长的特别快,栽培产量也特别高,根不长,粗粗的,里面粉性也特别高,这种长的快、粉性高的药材叫粉葛。原来粉葛与柴葛是同种不同药用部位,一个类型,现在把这个名字加到南方的植物上面去,造成了张冠李戴,人们搞不清了。所以你现在用柴葛就用对了,如果还是要粉葛,他肯定给你那一种甘葛藤的块根粉葛,那种粉葛效果不好。

    你用对了!但是从药材上面讲,你最好选择葛的粉性较足的部分入药效果更好。

    余老师:现在的葛是人工种植的。

    王老师:嗯,是人工种植为主,是南方的“甘葛藤”,产量很大,长的很快,不是我们这边主产的“葛”。

    《神农本草经》上面讲的葛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多好的一味药,“起阴气”,上下通,“诸痹,各种痹症都能治,各种毒都能解,多好的药。

  

 十三、天门冬与麦门冬的“门冬”两字如何理解?

   

    余老师:天门冬和麦门冬的门冬两个字是啥意思?

    王老师:“门冬,首先讲,再讲“门古代的甲骨文  ,是两个小绳子上面打个结,上面是一点两叉,下面每个叉前面挂个小铃铛一样的东西,像根头子一样的形状,这样就是“冬”,“冬”的甲骨文就是这样写的。那麦冬、天冬呢?它下面的根就是挂那样的东西,都挂着小块根。这样细的、带着小块根的就是甲骨文的冬的原来的形式,这是第一,“冬”的来源。

       另外,“冬”还有一个意思, 麦冬的块根一年一换,今年的麦冬长的时候消耗了,然后叶子再长,一年以后又积累了,这样又储存下去了,它是一年一换,小块根不是一直长下去,所以采集是特定的季节。而天冬呢?如果不是一年一换,也是两年左右一换,它都是不断的往前长,后面烂掉了,前面又长出来了。这种植物到冬天储藏最丰富,这也是冬的一个含义,所以“冬”是这样的情况。

    王老师:麦门冬、天门冬,我们再把“天”和“麦”看一下,然后把找到。在地下块根储藏的称为冬的,我们在地面怎么找到它呢?我们要找个途径去,“门”就相当于途径,我们找到一个门不就能进去了么?

     麦门冬这种植物冬天的苗是绿的、像麦子一样,就按照这种门找进去,就能够采到麦门冬,这就是麦门冬名称的来源。

     而天门冬呢?它和麦门冬就不一样,它藤子长上去,拉的很长,长的很高。麦在地,天在上,长的高的,通过这种叶子呈针状的、拉着藤子的我们去找天冬,就找到了。找到门,然后找到小块根,是小冬子,一个冬字是两个绳子拴着两个小块根。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寻找这样的药材,这就是门冬,麦门冬、天门冬出来了。这两味药这样解释一下。

    余老师:这个“冬”字解释的非常有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