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璇琮坑 2016-06-15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20119月,为了更好地规划、管理十三陵景区,并促进山区的生态保护。经市民政局批准:昌平区撤销原长陵镇,将原长陵镇境内的12座明陵,连同周边的22个村一齐并入十三陵镇。将原长陵镇剩余的8个山区村所在区域和原兴寿镇北部9个山区村所在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建制镇,命名为“延寿镇”。

 

这篇文章介绍延寿镇南部的文物古迹。

乘公交昌31路湖门村下车,去往银山塔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银山南麓古延寿寺遗址上,占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此地山峦有前、中、后三座主峰,中峰海拔高达726. 81米。相传此地唐代即建有寺院,宪宗元和(806 -820)时,名僧邓隐峰曾在此说法、修行;辽寿昌间(1095 - 1101),满公禅师在此山创建了宝岩寺,其后,名僧通理(曾在云居寺刻造石经)、通圆、寂照三位禅师先后在此修行、说法;金代,云门宗名僧海慧(? ~ 1145)来此,于天会三年(1125) 重修庙宇,名大延圣寺,金代高僧陆续来此讲经,圆寂后即在此建舍利塔。主塔即海慧禅师塔,高22. 8米,塔铭:祐国佛觉禅师塔。西南方一座高21.5米,塔铭: 故懿行大师塔。东南一座高18.5米,塔铭:晦堂佑国佛觉大禅师塔,三座均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其塔檐外轮廓线秀丽挺拔,细部雕饰手法精致。西北一座高14.7米,塔铭:圆通大禅师善公灵塔。东北一座高14米,塔铭:故虚静禅师实公灵塔,纪年为大安五年(1085),这两座均为六角七级砖塔。以上五座金代舍利塔以北,另有两座覆钵式式元代砖塔,高度分别为8. 6米和7. 64米。去往主塔区的路上还有几座覆钵式石塔,高度约5- 6米,以上各塔均无塔铭及纪年。

    明、清两代对寺院屡有修缮,明正统二年(1437)重修后,英宗钦赐“法华禅寺”额;清康熙十三年(1674)再次重修法华寺,僧人墓塔也不断增加,大多为石塔,分布在山麓各处,以致当地有“银山宝塔数不清”之谚。1941年法华寺及附近寺庙毁于侵华日军,只存遗迹,多数僧塔也因兵燹及自然破坏而倾圮。塔林区域内尚有明、清石碑多座,多已断裂仆地,现保存较好的古塔尚有18座。我看到《昌平文物志》上介绍:尚有19座塔,但银山塔林景区的介绍以及其他网友的介绍只有18座,不知还有一座是否真的存在。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以下分类介绍:

一、18座塔的位置:

1.主塔区东南侧的3座塔:从景区管理处去往主塔区的主路东侧共有三座覆钵石塔。其中两座就在路边,继续往主塔区走,东侧距离主路稍远的平台上还有一座。

2.主塔区的平台附近的8座塔:其中主塔区平台上共有7座塔,南侧的5座均为密檐砖塔,北侧的2座为覆钵石塔。东侧的山坡上还有一座密檐砖塔。

3. 山上的2座覆钵塔:其中朝阳洞西侧的山路岔口处的一座为砖砌,再往上的镇妖塔为石塔。

         4.主塔区西南侧的5座塔:从朝阳洞西侧的山路岔口处南行沿一条岭脊路下山,经过古佛岩,继续下山的岔口东侧有一座覆钵石塔。看完回到岭脊路继续下到南端岔口处,岔口西南侧有一座覆钵石塔。从这个岔口东行,可以看到2座覆钵石塔。再东行可以看到去往的路西侧的一座密檐覆钵混合式塔,这座塔在一开始从管理处去往主塔区的路西侧就能看到。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二、洞窟及摩崖石刻

主塔区的西北角,有路向上,可以到达落落洞。由上下两层洞构成。上层洞为供奉佛像的佛龛,下层洞是数百年前僧人起居修行的场所。继续上行可以到达朝阳洞。从朝阳洞西侧的山路岔口处南行沿一条岭脊路下山,可以到达古佛岩。是一处阴刻在花岗岩巨石上的弥勒佛像,顾炎武的《昌平山水记》以及清光绪《昌平州志》均有记载。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三、碑刻:

主塔区内的6通石碑:

1.《敕赐法华寺记》碑:方首,须弥座,青白石质。碑阳额篆:敕赐法华寺记,首题:敕赐法华寺记,落款:正统二年岁次丁巳四月初三日立石;碑阴无额,刻“施财协力信官”人名。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2.《同杨中丞登银山铁壁》诗碑:仅存碑首、碑身上半段及须弥座,碑首无额,碑文为草书,为明代刘应节“同杨中丞登银山铁壁”原诗。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3.《和大司马刘公韵》诗碑:为杨兆对《同杨中丞登银山铁壁》的和诗,碑文为草书,署名“关中杨兆”。杨兆,明隆庆年间曾作为巡抚驻遵化。万历年间官至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4.《重建大延圣寺记》碑:刻于金大定六年三月初三日。这块碑我未注意到,不知是否是以下这块竖立的残碑(也可能这是仿制的?原碑已被收存?),看《昌平文物志》的介绍如下:《重修法华寺碑记》碑:方首,须弥座,青白石质。碑阳额篆:重修法华寺碑记,首题:重修法华寺碑记,落款:大明成化二十一年岁次己巳孟夏吉旦,神宫监余文立石;碑阴无额,刻捐款人名。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5.《重修法华寺碑记》碑:青白石质,方首,须弥座,碑阳额篆:重修法华寺碑记,首题:银山有寺,原联系古刹……,落款:大明成化二十一年岁次己巳孟夏吉旦,神宫监余文立石。碑阴无额,刻“重修法华寺捐款人名记”。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6.《敕赐银山法华寺庄田记》碑:青白石质,圆首,碑座为后配。碑阳额书:万古流芳,碑额周边雕饰如意云头文,及“日”、“月”二字,首题:敕赐银山法华寺庄田记,落款:峕(同“时”)大明嘉靖四十四年四月吉日立石。碑阴无额,刻“聂山营等各村居住奉佛施财信士”人名。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另有两块石碑:《敕赐银山法华禅寺续宗联芳记》碑:这块碑据《昌平文物志》的介绍:保存于银山石刻散件收集处,我未能看到。从网上看到还有另一块残碑,螭首,碑身也只有上半部分,能看到“重修银山,康熙十三年”的字样,至少说明这里康熙十三年也进行过修缮。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银山塔林,无论踏春、消夏、赏秋、悦冬,都各有各的不同景色,非常值得一游。

 

 

 

 

乘公交昌31、昌37路下庄村下车,村北有下庄村菩萨庙(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昌平区普查登记文物时称为“下庄村北庙”。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山门一间。面阔2.3米,进深1.4米,硬山调大脊吻垂兽三小兽筒瓦顶,排山滴水,大式做法,砖砌仿木结构。正殿三间,通宽9米,进深6.65米,硬山调大脊,筒瓦顶,吻垂兽五小兽,排山滴水,大式做法,和玺彩绘。两侧无朵殿。有东西配殿各三间。院内有古柏两株,门前有古柏一株。已于2013年修缮。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下庄村河道东侧去往木厂的公路旁,有下庄村关帝庙(为昌平区普查登记文物),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原为四合院布局,东西长21.5米,南北宽19.5米,现仅存山门殿和正殿。山门殿三间,面阔8.2米,进深4.6米,灰筒瓦硬山卷棚顶,砖砌拨券门、圆窗。正殿面阔三间,面宽8米,进深5.5米,硬山筒瓦大式,吻兽垂兽五小兽,五架梁,前出廊,彻上明造,苏式彩绘。丁头拱雀替带三幅云。石台基,五抹菱花门窗。2014年已修缮。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下庄村关帝庙的北侧有下庄村树神庙(为昌平区普查登记文物),村民又称为娘娘庙。现仅存正殿三间,硬山筒瓦大式,和玺彩绘,前出廊,廊心墙为软心,有彩绘。亟待修缮。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下庄村还有一项昌平区普查登记文物:下庄村王爷庙,我在村内问遍了数位老人,都没能得到回答。其中一位大爷倒是给了我一些信息:下庄村去往木厂村这条沟称为木厂西沟,去往兴寿镇这条大沟称为牛蹄岭沟。现在村内只有三座庙宇尚存。以前村内有七座庙宇,分别是:关帝庙、菩萨庙(又称北庙)、树神庙(又称娘娘庙)、玉皇庙(位于村西的山坡上,现已无存)、山神庙(位于村南,牛蹄岭沟南侧的山坡上,现已无存)、五道庙(位于村内,现已无存),另外还有一座庙宇不知其名,是不是我说的“王爷庙”就不知道了。这庙的位置也有两种说法:1.现在的关帝庙与树神庙是前后排着的,以前这里有三座庙,另一座在树神庙的南侧或北侧,老人记不清了。2.村东的山坡上,以前倒是有一座王爷府。是一位王爷在这里修建的避暑夏宫,后来在抗战期间被破坏了,从村内往东上山,需20-30分钟才能到达,以前那里有残存的房基,有一口古井,早已干涸。现址已经没有任何遗迹了。我没去寻找这处遗址。

 

从下庄村东北行(可乘昌37路公交车一站)去往上庄村,村南的公路坡上有上庄村观音庵(为昌平区普查登记文物):建于清代,坐南朝北,现存正殿,通宽9.5米,进深6.5米。硬山筒瓦大式,排山滴水,吻兽垂兽五小兽,彻上明造,七檩脊,前出廊,和玺彩绘,丁头拱雀替有三幅云。已修缮。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继续乘昌37路公交车去往百合村,村南的路旁有百合村普门寺。(关于百合村普门寺,我未看到资料,以下介绍参考了网友颐和吴老的博文)规模不大,坐南朝北依山而建。山门殿为进深两间,和天王殿连为一体,寺院建在高台之上,进入山门殿穿出天王殿左右是钟鼓楼和高大的幡杆,然后是东西配殿,正殿是观音殿。观音殿西侧配殿前有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壬辰,1712年)重修碑记石碑一通,至今超过300年了。方首方座,碑首雕云鹤,额题:重修碑记,首题:重修观音庵碑记……后半部分的碑文已漫漶不清。碑阴字迹清晰,额题:万古流芳,刻捐资人名。碑文中有:大清康熙五十一年吉日立,住持僧人……从石碑记载可以得知:1、普门寺原来是观音庵,据康熙碑记载“观音庵古刹也,距州(昌平州)五十里,坐落渤各庄,壬辰年(1772年)...。乐善好施者齐心协力共成盛事...”,何时称为普门寺不得而知了,但可知寺庙起码始建于清代以前,康熙年间已称为古刹。2、百合村原来称为渤各庄,何时改成现名不得而知,怀疑是渤各庄的谐音变为百合庄吧。3、石碑侧面有善人捐香火地刻文,捐者由于孤身一人,将岭后一段土地杂树捐给本村观音庵做香火地,刻石为记。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继续乘昌37路前行去往木厂村,木厂村的大杨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有大杨山寺庙遗址(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杨山顶平敞地段,明代建有佛祖庙、娘娘庙、龙王庙、山神寺等,明清之际就已成为一处佛教圣地,在日军侵华时被焚毁,现存遗址、地窑和石塔。由于此处文物位于山顶上,我们未能到达,只是找到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以下照片拍照于《昌平文物志》并摘自网上的一篇游记(文章中提到:村民将这处寺庙称为“极乐寺”)。我们还参观了山南麓的实际是属于小杨山的木厂村石佛寺(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久经风雨寺庙无存,仅存供奉石佛像三尊,1994年昌平当地政府出资26万元,修建了三间的清式建筑的殿宇,将佛像保护起来。石佛寺旁有木厂石塔群(为昌平区普查登记文物)。为和尚墓塔,花岗岩石质,从众多的石塔可以看出,当年这一地区佛教发达,寺庙众多。共有4座,均为覆钵式石塔,其中有三座在一起。另外石佛寺的西北侧有一座孤塔,保存完好,被称为“神塔”。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昌平延寿镇的文物古迹(一)

乘车回城,延寿镇南部的文物古迹就算看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