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马笛论小辑之二(添加中)

 宝山寻宝集翠阁 2016-06-15

非常高兴笛友们关心和探讨指尖按孔半音指法。刘森老师有个说法,意思是把六个指孔看作一道贯通的沟槽,让指尖在上面按音序滑动。对于右面执笛者来说,这显然是上行向左,下行向右。我的实践体会是,遵循此规律的同时,右手还有变化,中指和无名指是偏向前后挪动的,上行时指尖往后抠,下行时再推回去。另一个要注意的是,搭在笛子上面的手指关节都是自然弯曲的,而不能是僵直的,这样手指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自如灵敏。
指尖按孔是一个全新的演奏概念系统,它不仅是为了演奏半音技法,更是为了提高手指的灵敏度和感应度。从生理学角度讲,这可能与手指末梢神经有关。由于手指活动能力增强,更加自由随意,演奏效果风格韵味都会随之产生奇妙的变化。这次研习班,我希望用十来天时间,把这些概念,包括刘森笛派艺术的其他技艺方法要点和理念清晰明白的交给大家,回去后练习时就有了选择参数和明确的方向目标,练习起来也就更有兴趣,提高也快了。
指尖按孔只是要有一个习惯过程,按道理说应当比指肚按孔有更多的伸展空间。我吹每个调的笛子都是用指尖按孔。吹《野蜂飞舞》用的是大c调笛子。我是个中等身材的人,手并不大,我能的,大家应当都能。
我体会,指尖按孔的要领是:手指与笛管基本呈直对状、关节弯曲、指尖触孔、动作轻小、有节奏感。
小笛子手指滑动受限时,尽量用指尖就会好些,手指过粗还可适当前后滑动。半音声音不够明亮是正常现象,因此也由弱点变成了特点,产生了一种别样韵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运用气息和感觉来把握协调控制使其音色统一。
这只是我的体会。用同样的气息控制力度同时演奏半孔音和全孔音,前者音色总是虚暗一些,这是正常现象。因此奏半孔音时需要用气息的冲力适当加以弥补,奏全孔音时又需要适当收敛。习惯半音指法演奏的人对乐句音色的统一有一种自然调控意识和本能,这是只能意会而难以言表清楚的一种艺术感觉,只有在长期实践中才能感悟得到。你细听刘森老师演奏的《霍拉舞曲》与简广易老师演奏的《流浪者之歌》,那音色的“明亮”与传统演奏家们音色的“明亮”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正是刘森老师所说的,形式的改变使内容和意义产生了变化。
对半音指法目前有争议、不统一是正常现象,但渐渐就会在不断实践发展中产生相对符合艺术规律的主流认知。
你对这些领域都熟悉吗?你都亲自去探索实践过了吗?一看到什么就摇头说不,对什么都不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