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沙 祭 祖 下沙祭祖是广东省深圳市的汉族传统习俗。已传承八百多年,仪式规范,保存完好,具有开拓创业的文化特征。把祭祖安排在重阳节,使得下沙的祭祖与众不同,这充分体现了重阳节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与后来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相吻合。 祭祖渊源作为一种汉族民间祭祀,下沙重阳祭祖习俗始于南宋时期。南宋淳佑八年,下沙村黄氏开基祖黄默堂去世葬于村北的莲花山,其子孙开始每年重阳节到墓地祭祖。到九世祖黄思铭时期,下沙黄氏家族进入重要的发展阶段。黄思铭去世后,后人于明朝末年在村内建“黄思铭公世祠”纪念他,墓祭、祠祭的祭祀仪式也有了完整、严密的固定程序,并代代延续至今。 每年春秋两季,在下沙村内的黄思铭公世祠和莲花山的黄默堂墓地,黄氏宗亲祭典都会如期举行。春祭较为简单,只拜祠堂,时间为每年清明前;秋祭是相对隆重的,既要拜墓,又要拜祠堂,时间为每年重阳节后的农历九月十五日(拜墓)和九月十六日(拜祠堂)。把祭祖安排在重阳节,使得下沙的祭祖与众不同,这充分体现了重阳节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与后来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相吻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