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鹤庆白族妇女服饰之一

 颐源书屋 2016-06-15
鹤庆世居民族
  鹤庆白族妇女服饰之一
  白族,是鹤庆世居民族中最大的民族,超过总人口一半以上,在全县各乡镇都有分布。
  鹤庆白族妇女服饰,各个乡镇之间,各有不同,而且差异极大。但都有其一个共同点,不同的年龄段,着不同的的装束,即都有少女装、新娘装、青年装、中年装和老年装。因此在大理白族地区是最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本期主要介绍鹤庆地区白族少女装,有关中老年妇女的装束,将在以后的栏目中介绍。
  在这些众多的白族妇女服饰之中,最具特色的是甸北少女装、甸南新娘装和松桂龙珠的新娘装。
  鹤庆坝子是一个南北狭长,东西较窄的长方形布局,甸南和甸北分别居于坝子中的最南端和最北端,所谓“十里不同天”,可以在鹤庆甸南和甸北的服饰上就得到充分的反映。
  甸北少女装,以白色为主色调,上衣以红色金绒面料做成,无袖,衬以绣花的白色衣、裤,头用蓝色的布料做成头套,用红色的毛线缠绕在帽沿下方,这红色红得得体,象征天地日月。少女一般着黑色面料的布鞋。
  少女一般都蓄长发,将长发盘出一个大发结,并将流海剪成非常漂亮的样子,甸北少女帽子就卡在发结之上,帽子的颜色为天蓝色,仿佛象征头忱蓝天,在帽子的中间用长度为一丈二的红毛线缠扎成一道道圆圈,挂在帽子中间,仿佛象征着人生十二个月,月月红似火。
  甸北白族少女服饰流传地区广泛,在坝区中除甸南之外,都广泛流传,还在鹤庆的松桂、六合、西邑等乡镇也广为使用,因此,甸北白族少女服饰是鹤庆使用最为广泛的民族服饰。
  甸北少女的性格,从她们的着装就已经有所体现。自古以来,甸北姑娘,性格奔放热烈,追求自由就一直是她们的向往,因此,敢作敢为一直都是她们鲜明的性格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间,曾经有“月亮街”胜景,一到晚上,甸北小伙和少女们不论多累,不论生活多么艰苦,都会在夜幕降临之后,仔细梳洗打扮之后,到村边、地头处,在月光的映照下,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爱。青年男女伴着优美动听的山歌,向对方倾诉爱慕之情,那个年代,自由恋爱已成为甸北青年男女们生活的主题。
  在甸北服饰流传的过程中,流传到松桂龙珠后,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那就是龙珠新娘服饰。它的特点也就是在头饰上作了改进,即被百姓们俗称为“龙珠尖尖帽”。它也是用蓝布做成的,镶白边,因此蓝白相间,成为了龙珠头饰的主色调,结合了甸北和甸南少女头饰的优点,作为龙珠白族妇女新婚之后的回门装束使用,一直保存了下来。因只在龙珠小范围流行,至今仍鲜为人知。
  龙珠新娘装束除头饰之外,与甸北仍然是一致的。
  而与甸北相对应的就是甸南白族少女和新娘服饰,它们是鹤庆少数民族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很具鹤庆白族特色。其服饰在之前的内容中已有介绍,因此,此文不再重复。
  甸南服饰以黑色为其主色调,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无论在少女装还是新娘装,穿衣者在站、卧、坐、立、行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故仅在甸南当地流行。
  甸南的少女服饰,也就孕育了甸南少女性情内敛的品格,有大家闺秀之风韵,因此,媒灼之言,父母包办也就成为了甸南青年男女婚姻的主旋律。
  鹤庆坝子的南北两头,通过不同的服饰,折射出了南北二地不同的人生态度,也孕育了不同性格的妇女。从这意义上来说,甸北多武官,如蒋宗汉、李宗黄等,甸南则多文人,如赵鹤龄、杨金和、杨金铠等,是同时期鹤庆著名的人物,都共同为国家作出过重要贡献。
  (图文:李国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