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教学论文(二)

 yaohelen 2016-06-15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

姚向华

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我想,这“传道”就是传为人之道,传处世之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职责,英语教师也不例外。不能因为教的是外国的语言,就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本国传美德的教育,下面就谈谈我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

一、做好启蒙教育,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对孩子们来说,觉得英语很“神秘”,也把学英语看成是很难的一件事,因此不免在学习时有畏难情绪。如何消除孩子们对学好英语的顾虑,揭开英语“神秘的面纱”呢?我每次接手一批新生时,都会从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入手,除了必要的自我介绍外,总要对孩子们做好启蒙教育。告诉他们英语其实很简单,而且和汉语拼音很像,学好了汉语拼音,也可以帮助你学好英语。另外,英语还没有汉语拼音的四个声调,只要勤动耳、动口、动手,多听、多说,多写就一定能学好英语。这就消除了孩子们初学英语时的恐惧及害怕学不好的焦虑,让孩子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

另外,还要告诉孩子们,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学好了英语,不仅可以走遍全天下,还可以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可以为我国的各项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就会在学生心中打下这样的“烙印”,不单单是为学一门课程而学习英语,更是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学习英语,从而唤起孩子们的爱国之心。

二、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英语教学中,不仅仅是教学会学生读几个单词,念几个句子,更要抓住机会,把德育渗透其中。如教“wall()这个单词时,我便请同学们猜猜“The Great Wall”(长城)的意思,从字面上看,是“伟大的墙”,那什么样的墙能称之为“伟大的墙”呢?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当同学位说出“长城”时,我又不失时机的简单介绍了一下长城。这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说到这时,同学们的爱国之情便油然而生。接着,我又向他们介绍了“He who has n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who is not the real hero.”(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对孩子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又鼓励孩子们不畏困难,勇于挑战。另外,在教“hamburger(汉堡包)等食品单词时,我便适时进行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告诉孩子们,西餐的烹饪技法比较简单,不外乎油炸、烧烤等。而中餐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煎、炒、烹、炸等多种技法,而且菜系多种多样,色、香、味俱全,食材全面,营样丰富。从而告诫学生,“洋”的并非都是好的,很多西方的快餐就是“洋垃圾”,不仅没什么营养,还不利于身体健康。从饮食文化方面告诉学生不要忘了我们的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三、利用好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教材是教学的抓手,在教材中也有很多关于德育的内容。如书中经常会出现“Excuse me.(打扰一下) Sorry.(对不起)Please.()Thank you.(谢谢)等礼貌用语,我便在教会学生读这些句子的同时,更要他们用好这些句子,从而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告诉他们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文明礼貌之花从小便在孩子的心中扎根,这样长大后,他们才会懂得感恩与爱。

总之,英语教学中的德育,重在渗透。英语教师应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要持之以恒,润物无声,定会取得成效。愿我们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