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阅读。我家从农村迁居县城后,图书馆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走进图书馆,眼前一亮!书架上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图书散放着墨香,吸引着我的目光。看见这些图书,非常亲切!书仿佛在向我招手,欢迎我到来。 图书馆空间有限,但知识无限!装着远古时代、装着大千世界、装着宇宙星空、装着梦想、装着信念、装着憧憬和未来…… 来到图书馆,就像女儿回到娘家一样亲,见到母亲那样高兴!母亲给我乳汁,把我喂大;图书馆里的书给了我精神食粮,使我增长知识,内心强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读书,后写作,由读到写,是一个过程。行万里路,先从第一步开始,一步、两步……征途不畏艰难险阻,方能走出万里远。读书亦如此。一生读书,坚持不懈,也要有行万里路的精神。 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时我记住了,但不解其意。父亲爱看《小唱本》、《西游记》。受父亲熏陶,我也爱看书,爱看小人书。小时候家贫,没有钱买小人书,就借别人的小人书看。小人书有字、有画,很好看,我有时边看边笑,还大声朗读,高兴的时候,拿着小人书手舞足蹈!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在中学读书时,除了所学课本,我借阅了《青春之歌》、《红岩》、《创业史》、《苦菜花》、《迎春花》、《朝阳花》、《林海雪原》、《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第二次握手》等十几部长篇小说来读。借书,更要爱书,不折边,不叠角,看完及时送还。书,伴随着我的青春年华一路走过来。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读书最好的年龄是在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佳,头脑就像一张白纸,写上什么,画上什么,永远存在。读过的书一生不忘,终生受益。少年好读书,就像初升的太阳那么火红鲜亮! 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我不敢看小说,老师发现批评不说,还把书没收。我回宿舍看,就寝后,在被窝儿里打着手电筒看。看长篇小说看上瘾了,看不够,放不下,真的废寝忘食。寒暑假期,每天写完作业,就读长篇小说。那时候读过的书,书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我至今还记得。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是个平凡的人,但我不想做平庸的人。读书,使我远离迷信、远离愚昧;读书,使我树立远大理想,长大以后要当作家。 参加工作了,我一边教学,一边读书。要教好学生,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补充“血液”。就是要坚持多读书,读好书,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 我挣工资了,尽量少买别的东西,省下钱去买书。“四大名著”、“鲁迅作品”、《家》、《春》、《秋》、《李自成》、《老舍文集》……书一层层,摆满了书架。书架放不下,放在沙发后面,一摞摞书,摆得满满的。坐在沙发上,顺手拿过一本阅读,倒也方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书,为我后来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读书好比饮甘泉,清凉润肺精神爽;读书犹如吃鲜果,品尝甘甜自己知。 我家在农村居住时,别人给我绣了一个门帘,用丝线绣上14个大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旁边绣着一树梅花和两只燕子。后来两次搬家,这门帘我始终保留着,因为上面的诗句是我的座右铭,鞭策我一生勤勉读书。 我家从农村迁居城里,图书馆是我经常去的地方。星期天,有时间我就去图书馆看书、借书。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翻阅报纸、杂志,看文学类、历史类的书。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心到,眼到,口到”。汲取知识的甘泉,心情无比惬意!我仿佛回到了娘家,盘腿坐在火炕上和母亲亲切地交谈。 我的思绪完全沉浸在书页里,忘记了自己此时是在哪里。那一行行文字引领我走进远古——“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见一佳人衣袂翩翩,缓缓行于河之对岸,芦叶苍苍,荻花茫茫…… 书,把我带进大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书,把我带进边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我目睹边塞将士们难得欢聚的一次酒宴…… 书,把我带进鲁迅所处的年代——“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报国之志,激励我的爱国热情,激励着一代代青年。 我与图书馆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图书馆是藏书的宝库,知识的殿堂,高雅、安静、文化氛围浓厚,是我汲取文化营养的地方。在这里,我阅读,我快乐!离开图书馆的时候,我还要借两本书带回家。我用身份证办了阅读卡,一次最多可以借三本书,不超过一个月送还。 图书馆就像我的娘家一样亲。女儿回娘家,母亲总要给女儿做可口的饭菜,温柔地嘱咐女儿一些话。图书馆,给了我精神食粮。书,教我怎样做人,教我在人生之路上怎样奋然前行。我乘坐在人生这只航船上,书是船长,为我领航。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壮年读书,如同正午的阳光光芒四射! 人到中年,琐事繁杂,事业、家庭、老人、子女,终日忙忙碌碌,来去匆匆,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只要珍惜时间,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读书,不断丰富自己,事业必有所成。 我的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上班忙,家务重,身体也不健康。但是我挤时间读书,在《青年诗人》、《文学讲习所》函授学习、结业。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人到暮年,并非万事皆休。读书,增添生活情趣。读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读书排遣孤独寂寞。读书,使人充满活力,生活有奔头,延缓衰老,健康长寿。 退休后,我到长春市应聘教学,有时间我就去图书馆看书、借书。《李清照传》、《呼兰河传》、《冰心传》、《丁玲》等十几本书,是我在长春市二道区图书馆读完的。 读书对个人来说,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开阔视野。读书,远离愚昧,使人变得聪明。读书能使人战胜困难,走出困境。读书能使人摆脱忧愁苦闷。读书能使人走向光明。读书能改变人生。“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多读书,坚持一辈子读好书,活到老,学到老,一生幸福,一生快乐! 多年来,我读了许多报刊、杂志,读古今中外名著有百余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为我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写作得心应手,受用终生。2009年,我加入省、市作家协会,成为省、市作家协会一名会员。读书,实现了我的理想,圆了作家梦。感谢图书馆!感谢那些五光十色、精彩纷呈的图书!与书相伴,其乐无穷! 阅读,对自己对国家都有好处。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民族素质。读书的人越多,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就越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全民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共建书香社会,提高整体民族素质,让文化之花、精神文明之花在神州大地处处绽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吧! (2016年5月“吉林省“热爱图书馆,共建书香社会”征文三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