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冤家宜解不宜结

 虹72 2016-06-15


冤家宜解不宜结

 

——淡看恩怨情仇

当下的社会,人心浮躁,名利心重了,恩怨情仇也就少不了。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淡看荣辱得失,淡看恩怨情仇,人生,才会安乐幸福。

人生,本是简单的。就算有什么恩怨,也不需要一辈子埋在心底。人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释放了压力和忧愁,心情自然会舒畅许多。

不幸,有时是上天给人类的一种考验。只有扫除彼此心间的阴霾,才能化解不满和仇怨。矛盾,可以调和,也可以消除,但需要时间。凡事向好的一面看,不要揪住对方的错误不放,对自己有信心,更要对对方有信心。

人生的恩怨,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正因为它不单一,所以更需要慢慢去消化。很多时候,彼此的仇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只是我们主观上不肯原谅对方,反而导致事件不断向坏的一面转化。遇到难题,一定不要给自己以消极的暗示,状况太复杂,一时理不顺,不如暂时搁下,待精神放松下来再去考虑,就可以避免冲突的发生。

人生在世,不要想着去改变这个世界,这些问题,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且把自己当成一颗沙、一粒尘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活得从容一些,恩怨情仇自然也就淡去了。

生活中,许多事情还是看淡些好,人生不过是快乐与痛苦的重叠,快乐不会永恒,痛苦也会过去。与其苦苦纠结,还不如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态度,把不高兴的、痛苦的思绪统统抛开。看淡曾经的伤痛与现实的烦恼,才能避免身心受到更大的伤害。

赢得起也输得起的人,才能取得自我真正的价值。人生当中,很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不是方法不对,而是根本不需要解答。什么事都要向前看,把不高兴的、痛苦的思绪统统抛开,才能尽情地拥抱生活,好好地珍惜现在。

人之所以会陷入无休止的烦怨,就在于欲念太多、太盛。只有看淡利欲,才能保持内心的安宁,不为恩怨情仇所累。人生不平事,不过过眼烟云,喜怒哀乐,也往往熔于一炉。许多人为了名利,费尽心机,百般折腾,到头来一无所获,反而留下了不少遗憾。很多事物强求不得,偶尔往好的方面想想,心里反而会舒服很多。好也罢,坏也罢,终将成为过去,大可不必在意。

为人处世,要有宽容之心,要能够容忍别人的负心、负义,不要动不动就针尖对麦芒。如果人人都有怨必纠,有仇必报,人生的时间和精力将被白白浪费,不愉快的事情也会常常萦绕心头,长此以往,生活的品质根本保证不了。冤冤相报了无期,何苦如此呢?

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并不需要针锋相对。藐视他人,到头来,只能架空自己,让自己陷入孤立。谁都想变得优秀,但优秀的代价不是牺牲亲友,不是出卖和背叛。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与人为善的信念,不要丢失自己的内心。

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大宴群臣,还唤来自己的嫔妃,一同助兴。席间美酒佳肴,觥筹交错,夜幕将至,众人还未尽兴。这时,楚庄王命人点了烛火,添了酒肉,还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一一给文臣武将敬酒。这时,一阵风吹来,一时间宴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殿前一片漆黑。一位官员斗胆摸了许姬的腰,拉扯中,许姬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气急败坏地跑到楚庄王面前告状,很多大臣纷纷表示愤怒:请求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非礼之人。楚庄王沉思片刻,传令不要点燃蜡烛,强颜欢笑地说:“今日寡人设宴,务必要乘兴而归。大家都把帽缨摘掉吧!我们一醉方休。”这才吩咐下人,点上蜡烛。多年后,庄王伐郑,一位名叫唐狡的大将主动请命,率领部下拼力死战,一直杀到郑国国都,杀得郑人丢盔弃甲。战事结束后,楚庄王论功行赏,唐狡却跪在殿前,并表示:七年前宴会上非礼许姬之人,正是他。今日此举,全为报当年不究之恩。楚庄王大为感叹,只得割爱,并当即赐婚,让许姬下嫁于他。

正是楚庄王的一片宽厚之心,换来了臣子的舍身相报。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对别人多一些宽容,人生也就多了一些空间。

做人,一定不能轻易改变自己的本心。遇到无德之人,一定要有大量,懂得包容。即便是他们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也不能改变做人的准则,去做有负于他人的事。只有宽容仁爱,才能消除彼此的矛盾和怨恨。

战国时候,赵国有两大能臣,一文一武,文为蔺相如,武为廉颇。起初,廉颇战功显赫,蔺相如却只是个卑微的小官。有一回,赵王得了和氏璧。秦王得知,想拿十五座城来换。凭借蔺相如的勇敢机智,冒死前往,以理服人,才使赵国逃过了一劫。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后来,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

廉颇向来傲慢,他逢人便说:“我为赵国立下过汗马功劳。他蔺相如凭什么身居高位?就靠一张嘴,居然爬到了我的头上。下次若碰见他,一定让他跪在我面前!”这话传入了蔺相如的耳中,蔺相如只好装病不起,免得跟廉颇起争执。这天,蔺相如乘车出行,远远就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蔺相如马上让车夫调转车头,避开廉颇。下人也感到心中不平,愤慨地说:“为何你一看见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蔺相如笑着说:“此言差矣。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谁都知道,秦国之所以忌惮赵国三分,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我蔺相如。如果我们两个人明争暗斗,赵王会怎样看我们,整个赵国的百姓会怎样看我们?”这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愧疚不已,于是,请自上门,负荆请罪。

做人要有宽阔的胸怀,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大局为重。蔺相如宽厚待人,对廉颇的羞辱退让再三,令人钦佩。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大丈夫的胸怀也十分可贵。

宽心地看待人生、体谅他人,才能收获信任,收获幸福。别人负了你,你不可因此心存怨恨。其实,每个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会或多多少受到外界的干预。有时候,别人的好心,很可能帮倒忙,但无论如何,只要用心是好的,就值得尊重。

在世事浮躁的今天,人们往往很难固守心中的一方净土。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成功了不骄傲,不膨胀;失败了不气馁,不烦怨。宽厚待人,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修养。

 

感悟:老人言口口相传留下来的草根智慧书。老人言从生活中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最大程度地回避了各种思想毒素的污染,可以谓之最纯粹的智慧。句句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散发着自然的清新气息。古往今来,大凡有能耐的人,都是以“学生”的姿态出道,然后才一步步成为大师的。为人处世,既要一分为二地看自己,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别人。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在人生路上有所作为。人生短促,不可能从头来过。聆听老祖宗的教诲,会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老人的智慧,不只体现在对人生的描述和认识,更体现在对一种古老智慧的参透。老人言好比陈年佳酿,历久弥新,能够为今天的人们在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老人言教你怎样开阔自己的心胸、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情、怎样创造快乐、怎样把平凡的日子过得生机勃勃、怎样从容地思考人生。聆听“老人言”,会让人受益一生../单眼老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