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树肥水及病虫害综合管理简述

 望宝山下 2016-06-15

一、生长概况

1、桃是世界重要水果之一,产量排名第7位。

2、中国桃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3、桃起源于中国。

4、桃生产发展趋势

  类型和品种多样化。

    油桃,蟠桃,黄肉桃,特早、特晚熟桃。

  桃树栽培技术快速发展。

  桃果实质量成为市场竞争最主要因素。

二、对环境条件要求

1、温度   南方品种群宜在年均温12~17℃,夏季月均温达到25 ℃,冬季要有7.2 ℃以下低温,750小时以上,才能完成休眠。

2、光    桃树特别喜光,光照不足,枝梢延长,花芽分化少,质量差,易落花落果。

3、土壤    土壤不宜粘重,喜沙质壤土,怕涝,

                  忌积水,土壤中水分过多,根系死亡,

                   pH7.5以上易黄化。

宜在向阳的南坡,排水良好的缓坡上建桃园,科学调沟是桃树种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土壤水分含量小科普

适宜的土壤湿度很好的帮助桃树生长

三、桃树微量元素科普

锌的平均含量 

[mg/kg]

土壤中总含锌量                            10 - 30

土壤中可被吸收锌量                      0.2 - 0.5

植株叶片中含锌量                         25 - 50

缺锌临界值

(以玉米植株和果树叶片为例)           15

土壤中可被吸收锌量 非常少  是导致作物缺锌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铁和缺锌失绿现象

由于铁元素在植物体内难以转移,所以缺铁症状多从新梢顶端的幼嫩叶开始表现。

多从老叶开始,然后逐渐向新叶发展,使新梢上下普遍发生,一般在生长初期就能表现症状。

缺锌小叶

缺钙裂果:

导致果皮张力底,韧度不够

 

桃树微量元素肥料应用


四、桃树病虫害防治关键防治点

 

五、桃树各个时间段防治特点

休眠期(清园):重点防治腐烂病、根腐病、介壳虫、侵染性流胶病、细菌性穿孔、桃小食心虫虫卵;冬剪后减除、刮除、清理病残组织,运出园外集中烧毁掩埋,主要针对腐烂病、褐腐病及流胶病进行药物喷施或涂抹清园。

花露红:混合型穿孔病、缩叶病、桃蚜;补施萌芽肥,以钾肥与磷肥为主尽量少施氮肥,桃树病虫害预防最佳时期。

春梢停止生长(花后):黑星病、穿孔病、褐腐病、钻心虫、红蜘蛛、桃蚜;防治褐腐病、黑星病最好时期,控梢20公分进行控制有利于果实生殖生长的转换,对肥水过大的田块进行二次控制春梢。

幼果期:黑星病、流胶病、炭疽病、褐斑病、褐腐病、红蜘蛛、潜叶蛾、桃蛀螟、食心虫;病虫害开始逐渐大量发生,需要勤下地及时管理。

成熟期(重点防治时期):黑星病、流胶病、炭疽病、钻心虫、蚜虫;病虫害爆发时期,建议10~15天进行化学防治一次。

采收后:流胶病、穿孔病、钻心虫、越冬虫卵;进行保叶同时控制秋梢生长保证来年花芽分化。

 

阳老师温馨提醒:桃树成果周期较短,需要科学的综合管理,保证优质果及产量的同时,更要保证树势健康持续高品质生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