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道莫先智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6-06-16

 

学道莫先智

 

  韩信①,楚士也。背楚之汉,楚卒以信困,汉以信兴。夫前后一信耳,而二国之兴废因之,善用与不善用之故也。六根②在人,不善用之则名“六贼”③,善用之则种种神通妙用耳。烦恼即菩提,岂不信哉?虽然,高帝之于信,始待之犹夫人,而萧相国④奇之。既而请假王不之许,几至偾事,而留侯⑤成之。然则补偏救敝,默转而潜维者,智臣之力也。学道莫先智,亦复如是。

 

  (云栖袾宏《竹窗随笔》)

 

【注释】

①韩信:汉初诸侯王。淮阴人。初属项羽,继归刘邦,被任为大将。楚汉战争时,助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②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

③六贼:指产生烦恼根源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以眼等六根为媒,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以贼譬之。

④萧相国:汉初大臣萧何。楚汉战争中,荐韩信为大将,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

⑤留侯:汉初大臣张良,字子房。遇黄石公,授予《太公兵法》。后归刘邦,为重要谋士。汉朝建立后,封为留侯。

 

【译文】

  韩信,本来是楚霸王项羽的将士,后来归投汉王刘邦。结果项羽因失去韩信而失败,刘邦因重用韩信而建立汉朝。前后只是同一个韩信,然而二国的兴废都与他有关。这全在于善用和不善用的缘故。譬如人都具足六根,不善用它们,六根就等于是六贼;善用它们,六根即有种种神通妙用。所谓“烦恼即菩提”,难道不确实是这样吗?虽然如此,汉高祖刘邦对于韩信,在刚开始时,待他也不过像平常人一样。可是萧相国(萧何)却认为韩信是位奇才,极力推荐他为大将。而当韩信屡建战功后,请求刘邦封他为王,刘邦不答应,险些儿坏了大事。幸而留侯(张良)暗中示意刘邦成全了他。如此则补偏救弊,无形中扭转了整个局势,这全靠智臣的功劳。我们学道也是如此,没有比智慧更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