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 | 余舟:心理机构哪些行为最不能忍?

 _心香一瓣 2016-06-16

余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在读)

健康心理学研究方向

壹心理专栏作者

采访 | 壹心理


壹心理: 心理学下一个5年,你最希望看到的突破性变化是什么?


余舟:作为一个在科研现场和参与着心理学的社会(互联网)传播的心理学人,我可能更加希望未来心理学的应用中多些科研的力量。我个人的体验是,目前国内心理学的应用,很多都是基于理论,当然不是说理论不好,只是有些理论缺乏实证依据。未来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基于证据的心理健康program,尤其是在心身医学领域。


另外就是,我希望能看到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培养更规范,心理咨询更为大众接受,心理问题可以到的大家重视,并且人们愿意主动去寻求心理帮助。



壹心理: 未来5年,你认为心理学和心理学行业最大的机会以及最大的挑战或困境(危机)在哪里?为什么?


余舟:个人觉得机遇大于挑战。首先,心理咨询市场的规范化是势在必行的趋势,我觉得互联网的力量需要去顺应这个趋势。而且我相信大众对心理学相关文章的品味是在不断提高,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平台应该善于察觉到这种变化并且去引领这总品味的形成。


另外,心理学的细分领域很多,个人觉得,心理学机构不一定在搭建咨询平台这个领域扎堆,机遇是很多的,但挑战就是能否做出差异化。 


当年我学习心理学,问前辈们怎么找工作,他们说“凡是有人的地方都需要心理学”,所以叫我不要担心,但是后来我发现这句话真的就是一句废话。心理学跟谁都能插一腿,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应用的其中一个部分,最常见的除了心理咨询,教育外,还有用户研究,团体建设,心身医学领域。



壹心理:当前国内心理行业发展既在高歌猛进,也依旧存在一些乱象,你最不能接受或容忍的事情是什么?


余舟:德不配位,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出来忽悠人,既败坏了咨询行业还可能加重病情。


乱象是有一些,但这也是行业发展的特殊阶段会出现的问题。因为浑水摸鱼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就是所谓的“江湖心理学”。


我一个咨询师朋友曾聊起过一些特别不能忍的现象:有一些机构会利用求助者急于摆脱痛苦的心理,以及对整个行业不是很了解的状况而乱收费,比如收取入会费或者年费,或一次性缴纳所谓几个“疗程”的费用,并宣称可以疗程内“百分百治好”,但实际上却不具备任何心理治疗的专业资质。甚至是一些已经在心理咨询领域享有一定声誉的咨询师,却做出违背心理咨询伦理要求的事,和来访者发展除咨访关系外其他的关系。总之就是会利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而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壹心理国内心理咨询行业为什么有如此乱象?你有哪些建议吗?

 

余舟:首先,我们国家的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鉴定并不是很合理。很多速成的培训班宣称可以包过,上完十几次课程,通过考试就可以拿到资格证书,我觉得这和现在咨询行业乱象丛生有很大关系。我们可以学习下国外比较成熟的方式,比如美国,美国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认证是分为两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认证培养机构和培养课程,第二是认证某个申请者是否达到了咨询师的特定标准。很多咨询师培养机构不见得真正达到了培养咨询师的标准但是却在做培训咨询师的事。但现在已经有一些机构和组织在做这样的事了,而且我认为这就是未来的发展的正确方向。


心理学里历来分学院派和江湖派,这种划分可以说是种戏谈,但的确在心理学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中,可能需要更多的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心理学的从业者和机构也应当多一份担当。


 

心理: 如何判断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否靠谱?


余舟:收费高并不代表一个咨询师就靠谱。而且关于收费也缺乏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或者参考体系。不见得一小时收费几千块的的咨询师的咨询水平就一定比每小时500块的咨询师要好。


心理治疗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并不是和人聊聊天那么简单。


我们去寻找咨询师时也最好从这几点来判断,这个咨询师是否靠谱。


首先就是了解这个咨询师的专业背景,包括学历背景,是否是心理学或医学相关背景。专业受训背景,个人体验和接受督导时程。而且这些信息,来访者都有权利知道。也就是说,我们作为来访者完全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去问这些“隐私”,假如咨询师对这些信息遮遮掩掩,那我们作为咨询者也要提高警惕,因为对方可能资质不够。


当然,并不是有专业资质就是一个好的咨询师,尤其不能迷信“名气”。



壹心理:除了专业资质,好的心理咨询师还需要拥有什么特质?


余舟:心理咨询还有非常严格的伦理要求,只举四点。


首先第一点,真正的咨询师不会与来访者发展除去治疗外任何其他的关系。因为这种多重关系很有可能会破坏咨访关系,甚至加重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连约出来喝咖啡这样的事情都是不被允许的,发展恋情关系在国外更是要被整个行业拉近黑名单的。


第二,价值中立。任意打断你,评判你,甚至话比你还多的这种咨询师就不要继续下去了。


第三,保密原则(某些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果你从咨询师的嘴巴里听到了他谈起以前的来访者案例,这种时候千万不要为了满足好奇心继续做下去。因为他也很可能把与你的对话向别人谈起从而对你造成伤害。


第四,心理咨询师有咨询师严格的治疗领域,像神经症或者其他一些器质性的精神疾病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而属于精神科的治疗领域。患有这些精神疾病的家属要注意这点。


 

壹心理:心理学或心理行业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可以一句话或一个小故事为例。


余舟:每次做完咨询,看着来访者从最开始的低落混乱到结束时的轻松和稳定下来,就会觉得很感动。



壹心理:针对未来5年,你最想对心理学人和心理行业从业者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余舟:不忘初心吧。



壹心理你是否看好VR(虚拟现实)技术、智能硬件以及人工智能在心理行业的应用,在这方面,你最希望它们能为心理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余舟:我很看好,也许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具备很好的情感学习和智慧学习的时候,人工智能咨询师会代替一部分心理咨询师。提供更高质量的陪伴。



壹心理:最后,对心理学的下一个五年,你还有什么不吐不快或想说的吗?


余舟:下一个五年,我可能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心理学中那些极具价值的知识和经验已经成为一种常识性的东西。



互联网的浪潮再次席卷而来

中国心理健康市场,被称为“下一个待爆发的市场”。


心理学下一个5年,会发生什么?

身处这个最传统的心理学领域,如何抓住机会?


为此,壹心理联合国内有行业担当的优秀企业,邀请心理学行业最优秀的机构创始人,分享自己多年机构运营的干货和心得,走出机构运营的困局,并且,我们邀请知名风险投资人、国外最新科技研究者一起预言下一个5年心理学将发生的事情。


活动时间:2016年7月9日-10日  

活动地点:中国·北京


点击图片了解嘉宾和主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