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苹果之前最伟大的工业设计”之一,竟然是一台打字机

 昵称535749 2016-06-16
“苹果之前最伟大的工业设计”之一,竟然是一台打字机

设计 设计

“苹果之前最伟大的工业设计”之一,竟然是一台打字机

刘璐天 刘璐天 3 小时前

它的野心不仅仅是做一个生产力工具,还想塑造意识形态。

1933 年,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意大利小镇伊夫雷亚(Ivrea),32 岁的 Adriano Olivetti 从父亲 Camillo Olivetti 那儿接手了一座打字机工厂。大概他自己也没有想到,30 年后,这家 900 人的家族企业会成长为拥有 8 万名员工、10 个本土工厂和 11 个海外工厂的跨国集团。

Olivetti 的故事里有不少“据说”。据说 IBM 那句著名箴言“好设计就是好生意”(Good design is good business)灵感来自 Olivetti 打字机。据说 Steven Jobs 是在 1981 年的国际设计大会(International Design Conference)上受意大利设计的启发,将 Ettore Sottsass 等顶尖意大利设计师收归麾下——后者正是 Olivetti 经典之作 Valentine 打字机的设计者。

1969 年面世的 Valentine 打字机,2 年后即被 MoMA 列入馆藏
《Olivetti:超越形式与功能》回顾展,举办时间为 5 月 25 日至 7 月 17日

然而这不是一门仅用“数字”和“据说”就能说清楚的生意。在伦敦当代艺术学院(ICA)最近举办的《Olivetti:超越形式与功能》(Olivetti: Beyond Form and Function)回顾展上,策展人 Juliette Desorgues 如此评价:“它已经不只是一所商业机构了。Olivetti 是一套跨界哲学体系,像包豪斯那样,影响渗透到方方面面。”

一个打字机公司而已,会不会有点夸张?它到底做了些什么?

1

我们先从产品策略说起。

当下由苹果引领的这波“功能与美学”相结合的设计热潮,在二战后就出现过,领头者正是 Olivetti。尽管主要客户是企业而非消费者,Olivetti 却相当强调设计感。“优雅的节制”(elegant restraint)是创始人 Camillo 从一开始就定下的美学原则:“机器的形态有其特殊价值。打字机不该是沙龙上那些缺乏品味的展品。它看上去该是沉静的,工作起来该是优雅的。”

Lettera 22

1950 年诞生的 Lettera 22 被称为 20 世纪最经典的便携式打字机之一。它由 Marcello Nizzoli 设计,浅灰色、极简。MoMA 建筑与设计部高级策展人 Paola Antonelli 曾评价:“在 Olivetti 以前,打字机看上去都很过时。但在这款设计里 Nizzoli 借鉴汽车行业的钢热成型技术(press-forming steel)改变了打字机的传统形态;突然间,它拥有了汽车外壳那种流畅明快的线条。”

Lettera 22 的衍生款 Lettera 32 同样由 Marcello Nizzoli 设计,是很多作家的最爱。奥斯卡获奖影片《老无所依》原作者、美国小说家戈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就有一台淡蓝色的 ,在 2009 年以 254,500 美元的惊人价格被拍卖。麦卡锡说:“我所有的书都是在这台打字机上完成的。它陪伴了我 46 年,除了偶尔除除尘,从不需要特别维护或清理。”

然而 Olivetti 的产品创新不只在打字机上,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台式电脑的制造者。那时不是没有计算机,IBM System/360 Model 30 和 IBM 1440 数据处理系统等主机计算机都已经问世了,但体积都和冰箱一样大,需要整间屋子来装。

IBM 的主机系统,图片来自

Olivetti 工程师 Pier Giorgio Perotto 带着一支 4 人小分队,花 2 年时间,创造出和现在台式机母版差不多大小的记忆模块,把存储方式改为插卡式,还设计出一套简单的编程语言帮助使用者学习如何输入;电脑外观也很漂亮,由后来成为知名建筑师的 Mario Bellini 负责设计。为了不让 1964 年春收购 Olivetti 电子部门的通用电气(GE)占有成果,小分队还把项目名称中的“计算机”(computer)改成了“计算器”(calculator),逃过“一劫”。

负责 Programma 101 开发的小组成员(缺一人)

这台名为”Programma 101”的台式机在 1964 年的纽约世界展(New York World Fair)上面世,重量仅 35 公斤,售价仅 3,200 美元(当时主机计算机价格为 10 万美元左右),热销 4000 台。NASA 甚至专门买了 10 台,为 1969 年 Apollo 11 号登月计划做测算。

Programma 101 平面广告,文案是“这不是一座孤岛”,喻指计算机能与任何系统连接使用
Programme 面世后的报道

讲述研发过程的纪录片 Programma 101 – Memory of the Future 节选

2

在这些故事里,你可以看到设计不仅是改变形态那么简单,更需要软硬件相互配合。但 Olivetti 对设计的重视不止于此,还渗透到企业管理中——Adriano Olivetti 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是:“设计是内在问题,而不只是形式问题”(Design is a question of substance, not just form)。

你能想象一个科技产品公司在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平面设计部门,而不是节省成本、全部外包吗?这是 Olivetti 1937 年做的事。这个部门由意大利平面设计师 Giovanni Pintori 统领,出品的海报、广告和内刊往往用色大胆、前为抽象,有的还会加入鸟、蛋等创意图形,隐喻轻、便携等含义,不少文案甚至是由作家或诗人撰写的。

广告海报
Olivetti 内刊封面

Olivetti 打字机广告,主题是 Writing Is a Gift。

如果把部门合作过的知名人士作品集结成册,就是一部星光熠熠的名家集:有包豪斯设计师 Herbert Bayer、瑞典设计师 Walter Ballmer、美国摄影师 Henry Wolf、美国设计师 Milton Galser 等。

不仅如此,Olivetti 还喜欢邀请建筑业先锋代表设计店铺、展厅和工厂。合作过的建筑师包括 Carlo Scarpa、Gae Aulenti 、BBPR、Louis Kahn 以及 Le Corbusier 等。设计理念和产品本身一致,兼顾功能和审美需求,既允许顾客仔细欣赏产品细节,又留出足够的空间展示艺术作品。

Olivetti 威尼斯店面,Carlo Scarpa 设计
Olivetti 巴黎店面,Gae Aulenti 设计
Olivetti 纽约店面
Olivetti 收购美国打字机品牌 Underwood (就是 Mary & Max 电影中 Max 用的那台打字机生产)后,请 Renzo Piano 在宾州设计的工厂。玻璃顶充分引入自然光。
1965 年 BBPR 设计的西班牙展厅

许多企业喜欢谈论自己的企业文化,Olivetti 的另一个另类之处在于它不只是“谈”——不少知识分子成了企业核心部门负责人:负责招聘的是心理学家及小说家 Ottiero Ottieri,公司图书馆由诗人 Giovanni Giudici 运营。

每到圣诞节,员工会收到特别版名著、知名艺术品的复制品或新兴艺术家的绘画作品。Olivetti 还会掏钱修复艺术作品——比如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就是由它赞助修复的,花了 17 年,耗资 300 万欧元。

3

Andrea 的野心也不只是改变一个公司。在战后,关于现代主义、人性论的探讨很多;Andrea 梦想建立一座更有“人”味的工业城市(urban development on a human scale),“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工作与家庭、消费中心与生产中心间,建立平衡”。

在 1961 年 1 月、Andrea 去世前几周出版的著作《人的城》( Citta dell’Uomo)一书中,他批判道:“街道、工厂、房屋是文明演进中最实在可见的元素,但意大利城市的扩张方式却没有长远考虑人们的生活,自私、物质、投机,毫无章法。”

但 Andrea 不是一个犬儒主义者。故乡小镇伊夫雷亚成了“人的城”的试验地。在上世纪 50 年代末,伊夫雷亚已因 Olivetti 的壮大成了意大利制造业中枢,吸引了 14,000 名外来建筑师、设计师和工人。30 年间,小镇人口翻了一番,涨到 3 万。

Andrea 没有把这里建造成水泥丛林。相反,他雇佣顶级建筑师,为员工和家属设计明亮、前卫的建筑。社区里有大片的绿色,最高的住房也只有三四层楼高。新工厂立面完全采用玻璃包裹,确保工人能望见山脉和峡谷,而外面的人也能看到工厂内的情况。

小镇全貌
三四层高的住房
玻璃立面的工厂

工厂内设有食堂、广场、辩论室、电影放映机。图书馆有上万本藏书,另有 2,500 多份外国报纸和杂志,员工和市民均可借阅。此外还设立了不少免费或低消诊所、幼儿园、托儿所、少儿夏令营等。

夏令营住处
幼儿园

Olivetti 尤其注重儿童和妇女的福利。虽然意大利法律到 1950 年才规定 5 个月的产假,公司在此前就为女性员工定下了 9 个半月的产假(薪水按 80% 支付),另含哺乳及孕期营养培训、免费儿科服务(14 岁以下)等。当时妇女在工作场合仍受歧视,但 Olivetti 40% 的员工都是女性。

这座城市如此美好,以至于有媒体用“人工伊甸园”(Invented Eden)去形容它。根据卫报的“城市故事”系列报道(The Story of Cities),联合国还考虑把它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竞选陈词如此描述 30 至 60 年代间的伊夫雷亚:“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为这座独特的工业城市打下了社会和生产根基。在这里,经济效率和社会空间和谐并存,创造了另一种可能。”

4

Olivetti 最终走向了没落。

主要原因不是上述策略有误,而是转型不力。90 年代,打字机业务随着 PC 的兴起衰落,而 Olivetti 的 PC 产品也同时受到美国同行科技竞争以及华硕等台湾公司低价产品的冲击。

1998 年, Olivetti 把自己的 PC 业务卖给了王安实验室(Wang Laborotaries),并在 1999 年负债 160 亿美元的情况下对意大利第一大电信集团 Telecom Italia 发起恶意收购。尽管收购成功,但由于股权结构复杂混乱,2003 年重组后 Olivetti 成了 Telecom Italia 的一个分支部门,仅经营办公设备业务,产品包括 PC、笔记本、打印机、传真机和计算器等。

尽管光景不再,但好消息是近两年“打字机”又成了热门话题。Tom Hanks 设计的打字机 App Hanx Writer 排到了 iTunes 应用商店的前几位;去年迈阿密图书展上也有好几本关于打字机的新书出版,包括 Richard Polt 的 The Typewriter Revolution: A Typist’s Companion for the 21st Century,Tony Allan 的图册 The Typewriter: the History, the Machines, the Writers,以及 Ruth 和 Marvin Sacker 的 The Art of Typewriting;甚至还出现了两个新建的打字机专题网站 The Classic TypewriterThe Typewriter Revolution。人们又开始怀念 Olivetti 那些漂亮实用的打字机们。

Hanx Writer App 截图

谈到打字机复兴的原因,Richard 说:“数字生活正在侵犯我们的隐私,侵蚀我们专注于某件事的能力,还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许多肤浅的联系”“我们需要躲避数字流”。

Richard 的话也许有偏激的成分。不过无论是当年 Olivetti 的鼎盛,还是当下对数字生活的反思,人们的追求都未曾改变。

用 Andrea 孙子 Beniamino de Liguori 的话说,我们想要的不过是找到一种方法,“让人与机器和谐相处。毕竟,'服务于人’才是科技的最终目的。”

题图、配图来自 Archivio Storico Olivetti、guardianfastcodesignMoMAroyal.pingdomtypewriterrevie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