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小鲜肉还是大叔,每天早晨都会经历一件事情,刮胡子。刮胡子的时候是性感的,同时也是危险的,一不留神就一道血印。如果有一天不刮胡子,就会感觉这个人胡子拉碴的。甚至有人为了塑造自己硬汉的形象,一直刮胡子,因为他觉得胡子越刮越密。真的是这样吗? 胡子越刮越密? 真相:对于这个流言,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头发少的人希望通过常剪头发来增多头发,需要除体毛的女士担心体毛越来越多,越来越粗,越来越黑。实际上,毛发是多是少,是粗是细,是黑是浅,都和你是剪了它,剃了它没有关系,这些是由基因和荷尔蒙决定的。直接影响毛发生长的毛囊,它藏在皮肤的深处,仅仅是表面的剪切,不会影响到毛囊,所以也就不会对毛发的状态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这个流言是真的,那就不会有为秃头而烦恼的人了。天天刮胡子的男士,也会渐渐都变成是大络腮胡子的,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毛发的数量是由毛囊数量决定的,剪头发并不能改变毛囊数量。另外,长的头发会显得更软一些,剪短以后显得更硬些,这是因为人的错觉。类似的例子,同样都是竹子,长的时候能折弯,切短了想把它弄弯就很难了。至于粗细问题,发梢的部位因为一段时间的摩擦,会比刚长出来的部分细一些。颜色的问题也是类似,暴露在空气中,阳光的照射会使头发的颜色变浅,使得新长出来的头发看起来要更黑。但这一些不同和剪头发本身都是没有关系的。 问:胡子为什么越刮越粗? 答:“胡子越刮越粗”是新长出的胡子的一些物理性质带给人的错觉。 刚刚刮过之后新长出来的胡子,摸起来会比刮之前更硬、更扎手,于是就给人一种胡子变粗了的错觉。这种错觉的来源分两个方面: 首先,刚刚刮过的胡子末端会有一个棱角分明的断面,胡子楂的形状接近于标准的圆柱体,当手摸上去的时候,这个断面给人一种粗糙、扎手的感觉;而随着胡子的生长,这个末端的棱角会不断地磨损,最后变成一个圆滑的尖端,在手摸上去的时候更容易受力发生形变,使反作用力以及压强都比刚刚刮过的时候要小,摸起来扎手的感觉就会弱得多。 其次,从力学的角度来讲,短的胡楂摸起来会比长胡子更硬。因为“摸”的过程中,手向胡子施加压力将其推向不同的方向,然后通过皮肤上感受到的反作用力判断胡子的软硬。当胡子的粗细材质不变,单位长度形变产生的弹力也是固定的。当胡子比较短的时候,较小的形变就能够产生较大的弹力;当胡子变长以后,手摸过胡须,胡子的形变分散到单位长度上就相对较少,因而产生的弹力即反作用力也比较小,给人的感觉就是胡子变软了。 如果你剃过光头,可能会发现,新长出来的头发很硬很扎手,但是留长之后并不比之前更粗。胡子也是一样的。 当然,有一种人的胡子会越刮越粗,那就是青春期的男性。准确地说,他们的胡子会随着开始刮胡子的过程不断变粗,但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刚刚进入青春期的男性,开始长出的胡子比较细柔,类似于汗毛,随着第一次刮胡子开始,发育的过程也在同时进行,因此自然就能观察到每刮一次胡子都会变粗的情况。 刮对胡子,男人味自然来 胡子是修饰男人的一个利器,胡子长对了,男人味就特别浓厚。而为了男性的面子问题,刮胡子,可马虎不得。所以,刮胡子也必须得有正确的姿势: 顺胡子生长方向刮: 剃须前最好要了解自己胡须的生长方向,然后顺着它的方向刮,这样可以最大化的清除胡须,并可以减少刺痛感。皮肤敏感的人最好使用多刃剃须刀,这样可以将刮的次数减少,降低敏感的接受面。 剃须前: 应先将面部洗净,并用热毛巾敷面,使毛孔和胡须膨胀、变软,便于刮理。敷面约3~4分钟后,再将剃须泡沫涂于面颊、唇周,稍等片刻,以使胡子变软。 刮胡须的步骤: 应该是从左右两边的上脸颊开始,然后是上唇的胡子,接着是脸上的棱角部位,一般的原则是从胡须稀疏的部位开始,浓密的放在最后,因为剃须膏停留得久一些,胡根就可以进一步软化。 胡子作为男人的标志,是男人的一种美,它既可以展示男人的阳刚之气,又可以装饰男人的面容。中国有句俗语“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说的就是胡子的重要性,现在流行小鲜肉,很多人就借助工具拔胡子,这种做法万万不要,因为一不小心就容易感染,还是慎重些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