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南宋 杨万里《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hjmhjmhjmm 2016-06-16
 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

 【译文】    可这还不是最美的月色,最美的月色,要到十五、十六日才能领略获得。

【出典】    南宋  杨万里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注:


  1、《好事近》  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


   2、注释:

    好事近,“近”是词的种类之一,属一套大曲中的一个曲调。自词和音乐分离,此字只是某个词牌名称的组成部分,已无实际意义。《词谱》以北宋宋祁词为正体。仄韵,四十五字,上片四句,二十二字;下片四句,二十三字。上下片各两仄韵。此调前人习惯用入声韵。两结句都用一字豆句式。

   此调又名《钓鱼船》、《翠圆枝》、《倚秋千》等。

   诚斋:杨万里自名在江西吉水的书室。

   万花川谷:在杨万里的“诚斋”不远处,乃杨万里自名的花圃。

   庭:庭院。

   修竹:竹长且直,很青翠整齐,叫修竹。

   未是:还不是。


  3、译文1:

     月儿还没有照到我的书斋,只把清光洒遍万花川谷。不是诚斋那儿没有月光,只因为隔着满院斑斓的翠竹。

     今天才是十三日夜晚,月色皎洁,晶莹如玉。现在还不是中秋月朗的时候,要观赏明月,请等到十五、十六。

    译文2:

           明月不到诚斋

         先洒落在万花川谷。

         不是这诚斋

         夜窗读书时

         没有月光如水的洗沐

         只因为月光

         疏疏密密隔在

         一庭疏枝横斜的翠竹。

        今夜才是十三.

        月色已莹莹如玉

        可这中天秋月

        还不是——

       最圆润,最洁素,

       要看明月最美

       待到那十六、十五。

  译文3:

  月亮还未照到我的书斋前,先照到了万花川谷,不是书斋没有月光,而是被高高的竹林隔着。

  现在秋月还没到最美的时候,到了十五、十六日夜晚你再看,那才是最好的。


  4、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20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他的作品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随手拈来,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又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吸取生动清新的口语谣谚入诗,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俚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翮《寒塘诗话》),给人纯朴自然的感受。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竹枝歌》)完全似脱口而出的一首山歌,反映了他向民歌学习的成就。

    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5、《好事近·月未到诚斋》是宋朝诗人杨万里所作,此词充分的展现出作者的文采,以借景抒情的手法充分了展现了作者居住旁边的景色和自己的喜爱之情。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他在永州作零陵县丞时,得见谪居在此的主战派张浚,张浚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因而字号诚斋。这首词就是他在永州做官时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时望月所作。

   这是一首咏月词,不过直接写月亮的只有“月色已如玉”一句。月的形和神,是用比较法。

词分上下阙,上阙写词人登万花川谷望月之缘由,把万花川谷周围的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观察到细致入微。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诚斋”,是杨万里书房的名字,“万花川谷”是离“诚斋”不远的一个花圃的名字。开篇两句,明白如话,说皎洁的月光尚未照进他的书房,却照到了“万花山谷”。作者用“未到”和“先到”巧设悬念,引人遐想。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这两句使悬念顿解,也说明了作者为什么要离开诚斋跑到万花川谷去赏月。原来,在他的书房前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遮蔽了月光。本句中的“隔”字与“修”字看似平平常常,实则耐人琢磨,有出神入化之妙。试想,竹子如果不是长得郁郁葱葱,修长挺拔,怎么会把月光“隔”断?寥寥十一字,既解开了“月未到诚斋”的疑窦,也说明了书房处于竹林深处,环境幽雅僻静。《宋史》记载,杨万里在任永州零陵县丞时,曾三次去拜访谪居永州的张浚不得见面,后来“……以书谈始相见,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这样,就可以想见杨万里名为“诚斋”的书房是费了一番心思,作了精心的设置和安排的。

    下阕通过上片一系列的描写为读者留下铺垫,既而描写登上万花川谷后看到的月色。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两句中只有“如玉”二字写景,这两字用巧妙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碧空澄明、冰清玉洁的月夜景色。“才”字与“已”字相呼应,使人想到作者在“十三”的夜里欣赏到这样美妙的月景,有些喜出望外;也使人想到,尽管现在看到的月色象玉一般的晶莹光洁,令人陶醉,但“十三夜”毕竟不能算是欣赏月色的最佳时刻。那么,何时的月色最美呢?任人皆知,阴历的十五、十六日月亮最圆,是观赏月光最好的日子。

   “末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未是”二字压倒前句描写的美妙如玉,剔透晶莹的境界,推出一个“秋光奇绝”的新天地,指出即将来临的十五十六才是赏月的最佳时刻。尾二句笔墨看似平淡,却表现出一个不同凡响的艺术境界,说明作者对未来、对美有着强烈的憧憬和追求。

    这是一首描写月色的词,一般直接写月亮的都是直接写月亮的景色,而作者却用诸多写法来衬托月亮,表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敏锐的洞察力,作者借月写人。写他的园、他的竹、他的斋,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生活情趣的表现,也是他精神世界的窗口,花的芬芳,竹的正直,还有书斋所象征的博学,以及用来作比喻的玉的坚和洁都透露出一种高贵而雅洁的审美趣味,而清寒如玉的月光也就寓蕴了更丰富的人格象征意义。


   6、古诗词中咏月佳句很多很多,或赞叹或感怀,或悲戚或怨尤,或思乡或思恋,我们随着作者的情感或悲或喜,或赞或叹,当读到这首词时,感觉却十分的清淡,好似让月光沐浴过一般:


   月末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


    但愿中秋节的夜晚,人人都能这样,亲人团团圆圆,不思不恋,不悲不怨的看着月儿冉冉升起,先照到自己的花园,再照到书房窗前的修竹,书房里洒满了斑斑驳驳的月光。 


   7、傍晚,站在阳台上,看着皎洁的月光,那莹亮的玉盘挂在天上,晶莹剔透地照着。于是想起来今天正是十三,八月十三。虽然杨万里的这一阙词写的是七月十三,但想起“月色已如玉”以及“秋光奇绝”这样的话,再沐浴在这微凉的秋夕中,就想起这些伟大的诗人,他们在千年之前写下的这样的朴实的句子,却让我们这些后人在这样的傍晚涌起了同样的秋感。文字的伟大也许就在此,穿越千年的人们,在这一时刻的心中感想的共通,用这小小的几个字联系起来,所谓“共鸣”是也!


   附着在文字上的东西,不仅有情感,还有回忆。第一次接触这首词的时候,上高三,这是一首老师拿来让我们做诗歌鉴赏题的诗。题目什么的当时就忘了,但当时就爱上了这首词。就像爱上一个人的感觉一样,你不知道他哪里好,也说不出来为什么爱上他,但你就是爱了。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等到了十五月圆之夜,再来体会那“月明人尽望”的秋思吧!


   8、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

    月光仍清冷,竹木萧疏,碎影如银,洒满一地。寂寂的寒灯下,烛光如豆,幽忽闪烁。室内寞寞空空,书生独自坐在桌前,眼前摊着一堆书简。凝眸处,文字似蚁,爬满了书生的眼睛。窗隙间一丝寒风侵来,瑟瑟的,竟让人一抖,此时,悄然飘来一妙龄女子,款款地移莲步至案旁,轻拢细捻,拔动烛花,霍然间,室内通明起来。书生一喜,揽之入怀,共话书香,于是,一幅经典的画面就映在木制的窗棂上,时光流转,木窗已成尘灰,可是那映像却飘延至今,是谓“红袖添香”。

    而“红袖添香”一经道出,优美与古典的神韵便悠然而来。“红”伴“香”携,有声有色,实在美妙。绢袖轻拂,又掠来甘醇和酣畅,还裹挟着痴情与气韵。原来如玉红颜行行复行行之间,却给读书人带来那么多的遐想。不仅编织成如许美丽的故事在心头悄悄流过,而且录入文字,慢慢用心诠释、享用。就像蒲松龄笔下美艳的精灵,飘忽的鬼魅,发梢飞舞、裙裾飘扬地拂过昨天,又落在今天,全然成为男人在酒酣耳热后的浮想。而蒲翁在挥笔构织人物和故事时,身边真有位红袖否?想必穷愁潦倒时,凄风苦雨中,依然形单影只,只能用臆想来安慰自己吧!如同曹雪芹老先生,寒窗苦吟,划齑为食,还能企望哪个红袖递上一杯缭绕飘香的茶茗。于是乎,红楼终究一梦,想像着贾宝玉在大观园里偎红依翠,和水做的姐妹吟诗作对,打情骂俏,风流快活一遭,而心下的苦楚又有几人能知?

    确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块不可触摸的柔软,一经碰撞,便搅起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柔肠。即便是铁血男儿,清风徐来,细雨飘来,眼中也会流波飞梦,一怀怅然。而男人在遭困背运之时,壮志难逞,怀才不遇,精神往往很敏感和脆弱,易碎的心需要细密柔软的呵护,女人就成了她们躲避风雨、疗治内伤的庇护之所。“设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英雄亦有雄风消减之时,曾经的风云一时,会在心中留下那光荣的印记以及莫名的虚荣。而再起江湖已不可能,那么惟有与美人相伴,不仅是消残了壮志、聊慰己怀,亦是留一段情话,让人羡妒去罢。这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并不鲜见,也可见世情人情不过如此。

    读书人也有许多美政理想,憧憬民风淳朴、君主开明、社会祥和,于是怀揣满腹经纶,意欲一试身手。未料想宦海浮沉,“万言不值一杯水”,几番折腾,倒弄得个放逐天涯甚或性命不保的地步。况且读书人又成不了豪侠,不能仗剑远游,不能四海纵横,惟有在六尺方案前苦心经营着自己的理想,设计一些鲜活的人物,构织一段动人的故事,从中寻找自己那种心理的慰藉。“百无一用是书生”,既然不能行侠仗义,也不能改造社会,那么渴望红袖为己添香也不算是一种奢望,亦会为人所理解。只不过现在还有几位女子可称“红袖”,能够在男人孤寂与困厄时拂来一段香呢?

    环视今天的女子云香鬓影,活跃在社会各个阶层,煞是妩媚动人。女性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展其风采和魅力。虽然少了些古典诗话中的浅笑低颦、莺声燕语,但却多了份自信和从容。有时候让男人也自觉愧怍,于是在家中便殷勤倍至,唯恐慢怠了娇妻,哪敢再奢望“红袖添香”?

    由此男人就该灰心了吗?是在书中与绝色女子缠绵,享受一段温柔呢?还是就此断了杂念,做一个谦谦君子了呢?我想,男人没必要为此而烦恼,“红袖”自然还是有的,只是不要把她看作自己的奴婢和依附,给她信任和尊重,相信香会自来。而我更希望的是,女人在言称独立的时候,是否能在轻松之时做一个“红袖”,不仅仅是为了给男人以体贴和关心,也是还我女儿的本色。其实,女人的温柔和细腻可以化解许多哀愁和郁闷,而这又不单纯是为了向男人邀宠,只是以落落大方的姿态、善解人意的情怀去和他人交流,和社会沟通,这不仅美丽了自己,也美化了生活,使我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更趋向文明。

    “红袖添香”在古时是一个佳话,于今更增新意,恰如那杯香茗,热气缭绕而升,绵绵密密,轻轻柔柔,晕染了古时,亦会滋润了今时。


  9、旷远、豁达邀明月。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谢灵运《初去郡》)旷远、豁达、宁静、愉悦心情的流露,谢灵运去官还家,获得解脱的愉快心情,于此可见一斑。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星辰撑开了夜的地幔,波光织出了金色的彩屏,阔远的境界,旷达的胸怀。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天之远大,月之分明,气象阔远,而作者的兀傲神情立现。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陆游《秋波婿》)陆游的“多情(爱国情)”恰似南山的一轮明月,朗照社稷山河,耿耿衷心可见。

    “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宋·女词人·王清惠《满江红》)表面上,词人大声地追问姮娥(月亮),容许我追随你吗?而实际上是,凸现了词人看破红尘,想超脱尘世,而追求永远的清静之情。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杨万里《好事近》)此词中的“诚斋”、“万花川谷”是作者的书斋、花园名,你看,月光朗照下的斋、竹、园不正是作者超凡脱俗的情趣和精神世界的窗口吗?作者那种高贵、雅洁、清寒的品格不正呈现在我们读者面前吗?

   “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陆游《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则更是写月以表达一种豪放豁达的胸怀。

    “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陆游《泊公安县》)诗人写此诗时已经54岁了,可是,理想之火,希望之光,还在放射着光辉。


    10、黄昏,美丽的霞光渐渐淡出,夜色像一片虚无的雾霭袭来,六点多钟天空已经全黑了,八点钟左右的时光,一轮一日圆过一日的秋月浮现在东山之上。今天才是农历的八月十三日,嫦娥仿佛是迫不及待地要把她那圆圆的笑脸展露在世人的眼前,一种柔和的像丝绒一样的光芒从苍穹倾泻向苍茫大地。宋代诗人扬万里在《好事近》中说“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是啊,天空洁白如玉的皓月,周围点点星光相伴。深邃而幽暗的苍穹,一抹如棉絮似柳条的云带若隐若现地缭绕,引领人们的遐思翩跹起舞。然而,“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一个天上月圆,地上人圆的节日,向着一个民族的情感高峰走来,秋月最是撩人思绪,光芒总是煸情的照耀。

   携带月色的光芒从远古踏踏走来的民族,习惯于拜月、祭月、吟月、赏月的炎黄子孙,唱响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浩然正气之歌。

   中秋佳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秋季之中,清风习习,携带寒冬欲来未来的清凉感觉,摇曳的枝梢绿叶发出轻微的哗哗声,垂目隐约可见树影绰约,顷刻之间,风里传香,远见的秋菊绽放。这时,一个人伫立于旷野之中眺望,山光水色轻轻笼罩于明月光辉之下,远处的墨绿幽深,朦胧虚无飘渺处可得一份凝重,湖泊池塘的水面仿佛一面光洁的镜面映衬着天空,隐约有星光儿摇曳却不见其光华,只有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轻轻地摇晃着,折射出淡淡地光斑;或者是爬上不远处的山岳,远眺城市灯火灿烂,霓虹灯交织着色彩斑斓的光线,于一份宁静的喧哗中览尽城市的繁荣昌盛,繁忙工作的休闲之余一份魂牵梦萦的情丝,乘清风明月袅袅升腾,飘然出世,在情浓似酒渴望重重的念想深处释放心底久欲倾吐的脉脉相思,把亲人的笑容以及心上人的模样儿翻来覆去用心阅读,醉在月光之下,醒于清风之中,让心思神游九天。

   你可问一问嫦娥:今宵月圆,她可否回归大地娘家?释放“碧海青天夜夜心”的空寂,不做长年累月窥视大地的旁观者,而是用她的酒杯斟满一杯人世间情浓爱深的桂花酒,醉也在人间,醒也在人间。人间多情,千古辉映,一盒月饼,拓上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香是它,甜也是它,留恋人海一点灯芯,寄万般柔情千种风流于人世间。

   还可问一问吴刚:今宵月圆,他可否知晓桂花飘香?遥望“翩联桂花坠秋月”的清愁,轻奏一曲日思夜想的故乡谣唤醒异乡客,劳作里守候的桂花氤氲芬芳了西窗月下一帘幽梦,一个模样儿,两处皆相思。守护一个家,莫道一江春水向东流;天涯共此时,多少柔情多少爱?不言秋风疾,不语夜深沉,亲人在心中,向天地之间拜一拜:花好月圆。

   玉兔在苍穹狂奔迅跑,散落一片片洁白的羽毛,是那么的轻,是那么的柔,宛若一阕轻音乐撩拔的香梦轻轻地进入你的脑海,又似是人间四月天缠绵的春雨缱绻游子离人的相思榻,有了抚摸与安慰,清风明月弹奏的天籁之音,不似梵音,胜似梵音,让今宵月圆有了功德无量的情感救赎。

   月照我,守候一份孤寂,不作谈吐间惊天地泣鬼神之口若悬河,静静地面向苍穹,请明月佐证:我孤身一人漫步在茫茫人世路途,茕茕孑立,形单影只,我心中却唱响了大海之歌,心潮澎湃,爱犹如大江大河奔腾向前,情宛然山涧小溪丁当地潺潺流淌。我渴望人间至爱,亦寄希望于被理解,纵然爱的深沉,爱的擎热,爱的专一,爱的永恒,我也只取一片今夜的月光装饰在人生的旅途,左看是爱,右望是情,满眼都是爱情在歌舞。举目天空秋光奇艳,我依然故我地伫立人间,看十五十六。

   溶溶月色浸物无声,胜似春雨的悄声软语。远处,大地苍茫而辽阔,悄然托起我空明的心灵,让我脚踏凌波微步飘逸走上歌台舞榭,轻歌一曲,曼妙翩跹:大地养育了我,这世界为我所爱,我愿揽月入梦——此生已然是如此爱了,一生将欢天喜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