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道丨这座疯狂实验室,有8000种我们不知道的花

 kuailedexiaobianfu 2016-06-16



美如仙境的雨林实验室

文 | 物道


“生活美学”是个不着边际的概念,它无所不包却从天而降,“心中美学”与“现世生活”似乎是个永不重合的矛盾体。真的是这样吗?李旻果和她的雨林实验室,用人生最好的年华尝试证明着一件事情:生活之美好如种子于大地,从来自然而生,从来不可分离。


还记得第一次遇见李旻果和她的雨林,是在2015年的冬天。当时的他们因为种植雨林,推动生物多样化的工作,成为各大媒体活动的人物。人们大多感动于改天造地的行为,却未必能理解它与生活有何意义。


半年过去后的今天,我们再次走进雨林,走进生物多样化研究的核心──雨林实验室。我们想拨开报道和宣传的众说纷纭,告诉你真正关于雨林和它所代表的生活──真实的,不虚伪的,美好的生活。


这个秘密花园不是填色卡


高大的乔木长满了青苔,它们向天空延伸,形成绿色的屋顶,屋顶上有紫色或金色的花。在屋顶下面,是矮一些的灌木丛,结着绿色红色的小果实。它们和溪水形成了一条路,蜿蜒通往一个从自然材料建成的房子──湄公山庄。


这个俨然秘密花园的存在,不是虚拟的填色卡,而是真实生长在雨林里的“疯狂”实验室,这里有着8000多种“未闻花名”的植物,这里是李旻果和两个精灵女儿的家,是她的全部。



湄公山庄当初所在的那个贫瘠的土地,现在已经是繁花盛开的精灵之地。李旻果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将雨林里自由生长的植物进行分类,认知它的习性,了解它在雨林中的作用,然后研究它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与其他物种共生。


万代兰:生生不息的星球之花

  

“先生第一次看见万代兰是在天籽山上,在一株烧死的大树的树冠上。它们摇摇欲坠,垂死挣扎。”马悠博士为了兰花的重生才开始了雨林的再造。如今,在湄公山庄的雨林里,每到万代兰的盛开季节,一把把紫色的花从高树上垂下来,灿若星河。它的英文名是Vanda,在印度语里意为“挂在树上的兰花”,这也是小女儿的名字──宛坦。万代兰依树而生,生命力顽强,内含丰富的多糖物质。雨林实验室将从花中提取出来的植物精华,做成可以促进肌肤再生的护肤品。



天籽金兰:金色雨林的精灵

  

天籽金兰是雨林实验室第一个复育成功的珍稀植物。它金黄色的花朵,仿佛雨林的精灵,翅膀在阳光的照映下微闪着光芒。每7年才开一次花的天籽金兰蕴含着抗衰老的神秘力量,而这种力量被实验室用8年的时间才验证出来。


当我们问为什么这些兰花一定要在雨林中才能研究和发现,李旻果女士说,兰花种子的萌发需要特殊菌群的支持,需要雨林完整的生态支持,所以这些种子会像尘埃般在林中漂浮、寻觅,直到遇见她们喜欢的家──高大乔木的上缘。兰花们如结网般蓬勃地生长、绽放,年年反复,从不间断,是一场生命的奇迹。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地涌金莲:圣院莲花平地生

  

在山间坡地上,有一种植物像从地底喷涌而出,三角形黄色苞片层叠展开,未开的苞片聚拢如球穗,朵朵小花在叶腋上围成一圈。这是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的地涌金莲,云南雨林是它的原生地,它象征着善良与惩恶。傣族人将花入药,能够收敛止血,还用茎解酒解毒。雨林实验室学习了傣族人的用法,还研发了各种其他的用途。因地制宜,物尽其用,就地而生,这是生物多样性的终极表达。


我创造的是雨林生活方式,表达的是雨林美学


当初把雨林建立起来的时候,李旻果和马悠有着超越现世的远见,雨林不仅仅是生存的根源,而更是美学的根源;保护雨林不仅仅为了活着,而是为了活得更好。与雨林共生共荣,“是一种最高级的生活方式”──李旻果如此坚定地认为着。


想要获得美,先要有生长美的土壤。身在都市中的我们,虽然不能像他们一样造一座雨林,可是雨林何尝不能种在我们心中?种好心中的雨林,我们才可能看见美丽的植物。而只有看见美丽,我们才能理解,也才会懂得珍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