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看电视剧《康熙王朝》的几点体悟

 怀素抱朴 2016-06-16

 
 
康熙皇帝在历史上是一代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君王。
康熙帝自小就有着过人的天赋,聪慧机敏,胆略过人,在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深得顺治皇帝和孝庄太后的赏识。

环境造就人才、时势成就英雄,秉赋固然重要,良师益友的教导和扶持,也是必不可少的,缺一不可。

康熙本身虽然具有卓越的才华、优秀的素质,但如果不是在那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其杰出的祖母孝庄太后的悉心扶持和教导,就不会成长为一代名君,更谈不上建功立业。
因缘合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自有因果,天意不可违!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鱼肉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有所成就,就要有所取舍,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

做为帝王,就要行帝王之道,具备皇帝的胸襟和格局。
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承担臣子百姓所无法承担的负荷,超越常人的伦理和情感,也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注定要做“孤家寡人”。否则将成为无道昏君,江山不保,自身难保。

康熙帝在大气智慧的孝庄太后调教之下,谙悉帝王之道,善于权衡利弊,懂得制衡之策,深悉驭人之术,足智多谋,理智胜过情感,最终一统九洲,成就了丰功伟业,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流芳百世。

为了换得几年的太平以缓和时局,他违心地枉杀忠臣以暂时稳住逆臣;昧心地让自己最心爱的女儿远嫁给仇敌;恨心地把最贴心的贤淑忠贞的容妃打入冷宫贬为奴仆等,极其阴险冷酷。
然而他的一句话“大清是朕的,朕也是大清的”让人感慨万千,道出了铁石心肠背后的无奈和凄凉。

孰是孰非,是非功过,难以评说,世上本来就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只有妄自分别执着、自以为是的凡夫俗子。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懂其道,难以圆融变通,言行举止稍有不慎,随时都会招来横祸。皇帝的亲信宠臣,也许可以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呼风唤雨,红极一时,然而有所得则必有所失,很多人都会成为政治、权利斗争的牺牲品,难得善终。

即使有人想明哲保身,独善其身,往往也会身不由己地被拉下水,卷入政治权利的阴谋和争斗之中,被动地利用、诬陷或枉死而不知所以然。

权利之争,争权夺利,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宫廷内外、官场之中最大的祸患。

权利之欲,常常让人丧心病狂、目光短浅、铤而走险,自相残害。

这充分体现了世间的险恶,人性的自私、贪婪和残酷。
争来斗去,尔虞我诈,一生患得患失、机关算尽最终又得到了什么呢?
多行不义必自毙,作恶多端,最终必将自取其咎。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修身养性,提高智能,唯有入世处事,历事炼心,修得大智慧,善巧圆通,境界高深,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提升正能量,睿智沉着,处变不惊,充满自信,才能运筹帷幄,游刃有余,游戏人生。
孝庄太后的一句名言:“天塌地陷,岿然不动,日月星辰,唯我独尊!”令人深思,蕴意无穷!
(个人体悟,仅供参考)
  灵之 2015.5.3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