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清石涛 致八大山人信札
图/清石涛 致八大山人信札(局部)
石涛(1642-1708)
大涤子者,原济其名,字石涛,出自靖江王守谦之后。石涛是位极有天份的书画大家,其不宗旧法而变化叠出,他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到大自然中去,以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意境。石涛著有《石涛画语录》,其山水画成就之高往往使人忽略了其书法上的艺术成就。其书法上追晋唐,尽学“二王”、颜真卿、米芾、苏轼、倪瓒、董其昌等诸家。在博采众长的同时,又不拘一格,能“我自用我法”。
清李驎在《大涤子传》中曾提到,“是时年三十矣。得古人法帖,纵观之,于东坡丑字法有所悟,遂弃董不学,上溯晋魏,以至秦汉,与古为徒。”“书画皆以高古为骨”,足以说明石涛书法融汇古今。八大山人与石涛同为一时期书画名家,又都是明宗室,诸多相似之处使他们有了更多的交集。
据年谱和史料研究,八大应该辈长于石涛,年龄相差16岁左右。他们的交往虽然受当时条件之限制,但心意相通,相互推崇,不仅有书信往来,还有画事上的合作。例如八大绘兰石,石涛补竹;石涛画桃源图,八大作《桃花源记》;八大画水仙,石涛题诗等。他们的合作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亦可能在书信往来中传递,以见证他们之间的风雅画事,而现仅存有石涛请八大画的《大涤堂图》,和石涛赠予八大的《春江垂钓图》。八大为石涛画了《大涤堂图》后,石涛又为八大之画题诗《题八大山人大涤堂图》曰:“江西山人称八大,往往游戏笔墨外。新奇迹奇放浪观,笔歌墨舞真三味。有时对客发痴癫,佯狂李酒呼青天。须臾大醉草千纸,书法画法前人前。跟高百代古无比,旁人赞美公不喜。眼然图就持了义,抹之大笑曰小技。四方知交皆闻予,廿年踪迹那得知。程子抱犊向予道,雪个当年即是伊。”此作便是二人心心相印、交往甚密之鉴证。此书扎所述石涛欲向八大山人求画,并向其提出所画内容要求,甚是有趣。石涛单独书法流传甚少。今观得此作,实为难得,当惜之。
|
|
来自: 伯乐书香小屋 > 《伯乐书法艺术馆(古代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