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哥窑瓷

 板桥胡同37号 2016-06-17



闻名世界的宋代哥窑,最大的特点就是密麻而又均匀分布的自然裂纹——开片。她不像其他的窑和瓷器那么光滑平整,反而裂纹密密麻麻,快要裂开了一样,人们仿佛几乎能听见她正在开裂的“嘶嘶”声,正是她的这些精密难以模仿的自然裂纹,让她比其他的窑、瓷更加优美,更加出彩,更加珍贵。她就像一颗夜明珠,只能远远观看她耀眼的光环,却无法目睹她真实的风采。



哥窑,是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的名窑。哥窑瓷器非常珍贵,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一百多件,远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国际拍卖市场上,近两年每出现一件,一般成交价都在上百万美元。现在古玩市场上出现的哥窑瓷器,95%以上都是现代仿品。



哥窑瓷器有四个特点:哥窑釉属无光釉、“金丝铁线”的纹样、“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最大的特点,就是“金丝铁线”的纹样——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它是由于瓷器冷却时,胎釉收缩率不同而造成的一种缺陷,后来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宋代哥釉瓷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作“冰裂纹”,俗称“金丝铁线”。但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哥窑以优美的开片而闻名,有金丝铁线之称,其大开片中套小开片,大开片颜色发黑闪蓝,称铁线,小开片颜色发金黄,称金丝。



从清宫旧藏的传世哥窑瓷来看,不完全具备紫口铁足的特征。有的有紫口,无铁足,有的有铁足,无紫口。由于哥釉瓷细致、精美,以后各代对它都有仿造。特别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一个仿哥釉瓷的高潮。到了清朝后期,哥釉明显地不如清前期,颜色越来越深,开片越来越细碎,釉面甚至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质也变得疏松。




如果不是当初冷却时,胎釉收缩率不同造成的缺陷,我们现在也很难欣赏到如此精美的哥窑。这些自然裂纹样用一种残缺的手法成就了哥窑完美的欣赏价值,成功的塑造了宋代哥窑独特的美。





转载来源/东方收藏

-

器物之美 致敬认真生活的人

我们的一周安排

-

【最陶瓷 周一 陶艺学堂】

【最陶瓷 周二 新品推荐】

【最陶瓷 周三 纪录片

【最陶瓷 周四 美文推荐】

【最陶瓷 周五 茶席茶语】

【最陶瓷 周六 时光拾遗】

【最陶瓷 周日 一周推荐】

-

▼ 点击原文,查看花艺、插花、花道的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