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前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带头调心态

 新程乐跑 2016-06-17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很高兴也很荣幸能与您的孩子共度高三。在这一年里,您的孩子无论知识能力还是身心发展方面都日益成熟,成绩显著提高。作为孩子的班主任,我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终不负您的信任和托付,现在,我们将和孩子一起迎接高考的到来。让我们为他祝福!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最后关头能够调节出最佳状态,顺利进入理想的大学,但也有家长有些茫然:原先孩子在学校里学习,自己只要做好“后勤”就可以了;现在,距高考只有短短的十几天,自己又应该做足哪些方面的准备,才能帮助他度过这极为重要的十几天呢?

请您多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

保证孩子良好的睡眠质量。孩子的学习兴奋点如果在晚上,白天就可能精神疲乏;因此尽量不要让孩子过度熬夜,中午尽量有 40 多分钟的睡眠。同时保证孩子多吃点清淡营养的食品,健康的身体是孩子高考发挥良好的前提。另外,在高考前,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以往高考前有学生骑车时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车祸,致使不能参加高考),也不要让孩子参加易受伤的体育活动(如打篮球、踢足球等)。

请您多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

高考越来越近,孩子可能产生烦躁、厌学等不良情绪,您可以用亲情去化解这些情绪,您要尽可能与孩子多交谈。有些家长不善于与孩子沟通,认为孩子大了不愿与家长多谈,其实,只要您注意与孩子交谈的方式,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如果这一招不灵,您可以选择用文字与孩子沟通,当孩子读到父母情真意切的文字后,必然会感动不已。

请您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平和的家庭环境。

学校环境对高三同学大致一样,而家庭环境却各有不同,这几天,迎来送往不妨少一些,应酬少一些,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平静宽松的环境。孩子看书时间长了,请试着端上一杯清茶或牛奶,轻轻地放在孩子身边,再轻轻离开。

请您少些责怪,多些鼓励,少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多一些积极的暗示。

以前,您对孩子的成绩不太满意时可能毫无顾忌地就表现出来,但现在,请保持冷静,克制自己。面对高考,孩子有个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考前一段时间里多多鼓励,可能会产生您意想不到的效果。“你行”、“你不笨”、“不要累着了”……应经常挂在嘴上,请试试吧,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的。而如果您不停地唠叨孩子学习方面的事,孩子的心理压力会更大,您有心无心的话会让孩子不堪其扰。

请您多体谅孩子的辛劳,遇事多与老师联系。

高考60%考基础知识,20%考做题能力,20%考心态。我们的老师在心理辅导与情绪调控上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他们一直陪着您的孩子,孩子的知识、能力、心理尽收眼底。如果您发现孩子有异样请不要轻易处理,一定要先和班主任联系,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切不可随意搬用一些专家、状元的经验。最后十几天尽量让孩子自己静静地将所学知识梳理一遍。每年临近高考,许多机构会发布什么高考信息,诸如最新试题、压轴题等。请不要轻易相信,考纲是固定的,考点也是固定的,任课教师已将考点分析透彻,孩子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最后十几天精心复习,回顾、梳理才是高考成功的不二法则。

如果您的孩子是住宿生,高考前请尽量不要轻易到学校看望孩子。如果确实需要请提前与班主任联系。过度的关注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引起不必要的心理波动。最后的十几天里,如果您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理解他们、帮助他们,他们在高考中将会发挥得更加出色!

了解高考期间的安排。

1.6月5日上午按课表上课;上午放学后,学生放假休整一天;

2.6月6日下午4点,学生16:30准时到考点熟悉考场:①文科考生于6月6日下午4:20在温江二中校入口广场集中②集中食宿的理科考生6月6日下午4:00在二中校门集中乘坐学校安排的专车前往温江中学高中部考点③不集中食宿的理科考生由家长陪同于6月6日下午4:20准时到达温江中学高中部考点,到达考点后,在班主任组织下先认真阅读考点公告栏内容,领取准考证,按《考场分布示意图》准确找到自己参加考试的考场(快速查找考场的方法:以准考证第6、7位确定考场号,第8、9位确定座位号)。4:30 达考场门口排队等候接受入场安检(演练),进入考场后,对号入座,接受考点考前教育,并试听考点播放的考试指令。

3.6月6、7日晚7点至9:30住校生在各班教室自习,班主任守班;

  4.6月10日上午8:20高三全体师生在多功能厅举行毕业典礼;

5.6月9日下午,班主任在学校多功能厅带学生参加英语口试(以凌老师所发资料为准);

6.6月10日下午3点前,所有住校生必须离校。

周末要完成 2016 年高考志愿模拟演练。

考生端:http://gkzy.

报名号:使用今年正式的考生报名号;准考证号:统一使用模拟号 123456789;考生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6位。重点提醒一下:进入填报系统,选了学校和专业后,一定要提交才算完成一次有效的填报。

祝各位家长工作顺利,全家幸福!

祝您们的孩子高考取得优秀的成绩!

让我们期待6月7、8日的到来,让我们在心底为我们的孩子默默祝福,让我们满怀期望、满怀信心,静侯高考佳音。

                    您孩子的班主任老师

 

家长带头调心态

进入高三一个多月时,一个学生由家长陪同前来咨询(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我走进接待室的时候,发现他们早在等我,学生哭得正伤心。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个学生的成绩不错,但距离他的目标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尚有较大距离。但这个学生固执地认为只有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才算得上好大学,只有考上这样的大学将来才可以让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经过了解得知这个学生的母亲已经全职陪读半年了。陪读这段日子里,母亲一直给孩子传达着一些这样的信息:“考不上好大学就会被别人鄙视,将来走上社会就会低人一等”“妈妈在外面打工生活非常艰辛,孩子你一定要争气”……由于他们家庭经济状况不宽裕,租住的房子条件也不太好,当看到其他孩子住的、吃的都比自己孩子好时,这位家长心情就开始焦虑烦躁,同时把自己对生活的一些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在这些言行影响下,孩子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一心想考最好的大学,然后能出人头地,同时他承受着巨大精神压力,几近崩溃。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望子成龙”这种心态是很正常的。但是,把高考成绩作为教育成败的唯一衡量标准,过重地强调高考的分量和名牌大学的重要性,反而会加重孩子学习的心理负担。笔者认为,我们让孩子接受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他们成长为有尊严、有道德、健康、快乐的人,教育的目的更应该是“望子成人”而非“望子成龙”!上面讲到的这位家长可能由于自身发展不如人意,没能给孩子提供太好的生活条件,于是把对未来的期望完全压在了孩子身上。但是没想到这种过高的期望,使孩子不堪重负。因此,笔者建议家长应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合理的期望,因为期待太切很可能加深考生的焦虑;另外,家长还要心怀一颗平常心,不要一味给孩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地施压,因为物极必反容易影响孩子的正常发挥。

 

很多高三学生都有这样的苦楚:父母总拿自己与别的孩子比较。有前来咨询的学生在谈起这个问题时,义愤填膺地表示:“别人家的孩子都比自己好,自己在父母眼里什么都不是!”不少学生反映,一回到家,家长就开始唠叨哪个亲戚的孩子去年又考上了名牌大学、邻居家的孩子总是晚上看书看到半夜……

过分攀比是考生家长常出现的问题。所谓的过分攀比指的是家长在高三陪考过程当中总爱打听其他考生的备考情况,总爱拿其他学生的成绩与自己孩子的成绩进行比较,总觉得别的孩子有的备考条件自己的孩子也必须有,别的孩子有的辅导书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要看……一旦发现孩子在哪方面比别的孩子差了,就会开始着急。这种急切、慌乱的心理会自然而然地通过语言、行为传递给孩子,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某项校园调查发现,“父母总是拿自己和其他人比”是学生最反感的行为之一。总是有家长习惯拿别人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做比较,以为这样才能找到差距,激发动力,促使孩子快速进步。殊不知,攀比使孩子难以承受,很可能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变得易烦躁、易激动,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心理研究表明,对孩子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应该是信任和赞赏。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孩子也会更加努力从而不让父母失望。赞赏孩子每一个进步,孩子才会进步得更快更多。

 

一个女生来咨询室哭诉:“我一回家就觉得心里莫名的烦躁,感觉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都是在浪费时间。只要我做一点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父母就会噼里啪啦地开始唠叨。我每天天没亮就来学校上课,回去都天黑了,好不容易有周末半天休息,还要被拉去恶补数学,感觉每天就是在不停地学习,整个人都疯了。如果我和朋友出去玩,就会被说成绩不好还到处玩……”

随着高考的逼近,家长们的神经愈发紧绷。有的家长在陪考过程中,对孩子管束过严、唠叨过多、关注太多,比如孩子休息放松一会儿会不会影响学习?孩子有没有和异性交往密切?看电视会不会耽误学习?他们极大限度地限制孩子的时间,否定孩子的一切与学习无关的行为。结果导致了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疏远,矛盾尖锐,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增加孩子的焦虑。事实上,高考在即,大部分考生都会自觉地认真面对,很少有人会临阵放松。因此,作为家长,需要坚持的一个原则是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高考,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故作轻松,做到适度的关心,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氛围,相信孩子的自觉性,给孩子适度空间。孩子受到来自家长平常心的感染,自然会把考试看得淡些再淡些,面临高考时自然能处之泰然。一般来说,家长能够帮孩子做的就是做好生活上的“后勤部长”,对于学习要学会做“甩手掌柜”,即如果孩子自己不提考试、不提成绩,家长最好不要主动提起,以免对他们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总之,高考在即,家长不妨带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给孩子合理的期望、信任的微笑和适度的空间。希望每个考生家长都能成为最耐心、贴心的陪伴者、守护人,陪伴孩子去体验、去迎接最后的中学时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