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条形码—— 溪瑞诗五原路服务式公寓 面积(一期):室内设计面积800平米 外立面改造900平米 景观设计580平米 该项目旨在将位于上海前法租界的两栋住宅楼改造为服务式公寓。设计范围包括在城市更新和城市绿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将原建筑改造成高端小户型公寓。 上海的多层住宅最早是在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涌现出来的。但它们的出现逐渐改变原有的由里弄构成的城市肌理。在城市密度加剧的早期阶段,这种类型的住宅迅速成为主导类型。它的出现引发了始于80年代的城市“垂直爆炸”现象。但由于常常既缺乏里弄优雅的装饰细节又不具备高层建筑的体量,这些多层住宅逐渐成为散落在上海老街区肌理中不起眼的角落。 将这两栋位于原上海法租界中心的多层住宅改造成高端服务式公寓的工作给予Kokaistudios重新思考和在城市更新这个更广阔的背景下重新构建该类型建筑的机会。 在外立面改造的过程中, 除了赋予原有的马赛克装饰和脚线等新的生命, Kokaistudios设计了一种可以增加在外立面之上的模块化的新立面系统。它覆盖于两栋建筑的外立面和屋顶,并无缝串联其公共空间,使得建筑和户外空间拥有统一和谐的语言。 此外立面系统绝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装饰,而具备多种实际功能,它能为庭院和屋顶露台遮阳。其中庭院又为社区环境提供了绿化,而屋顶露台则为公寓租户提供了较为私密的休闲空间。原先暴露的外立面的空调如今巧妙地隐藏在布满木饰的露台空间。此外,它还支持了支持照明设计,整栋建筑在夜间熠熠生辉,装点了城市。 由天然木材和螺纹钢筋的新外立面系统同时符合客户和Kokaistudios共有的对自然、有机和简明风格的追求。随着项目的推进和投入使用,种植于露台和庭院的绿色植被将逐渐缠绕于木条之上。这也是我们将之称为“绿色条形码”的初衷。这种可行性强而经济实用的手法很适合在当代市中心推广。
在室内设计上,天然木材和原钢任然是主旋律。无论是客房、公共空间、走廊还是楼梯均遵循了统一和谐的设计语言。室内设计本身还是一个很好的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端设计的例子。公寓有3种房型,虽然均仅为40平米左右,但其配备了中长期居住使用的各类生活设施。此外,租户还可共用商务中心、会议室、配置单独茶水间的娱乐室和200平米带厨房和烧烤设施的露台。 总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分析图 项目信息: 首席建筑师: Andrea Destefanis, Filippo Gabbiani 设计经理: Pietro Peyron 设计团队: 刘畅, 余立鼎, Anna -Maria Austerweil, 施纪柯, Elisabetta Moranduzzo 灯光设计: Kokaistudios 摄影: 夏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