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草莓小问题膨果大麻烦!

 昵称27993815 2016-06-17

一、草莓褐斑病

1、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斑近圆形,直径2-4毫米,边缘紫褐色,中部黄褐色至灰白色,后期斑面现小黑粒,此即为本病病征(病菌分生孢子器)。发病初期在叶上产生紫红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后,中间呈灰褐色或白色,边缘褐色,外围呈紫红色或棕红色,病健交界明显,病叶部分的病斑常呈“V”字型扩展,有时呈“U”型病斑,造成叶片组织枯死,病斑多互相愈合,致使叶片变褐枯黄。后期病斑上可生不规则轮状排列的褐色至黑褐色小点,即分生孢子器。

2、发生规律

该病害由真菌引起。病菌主要在病叶组织内或随病株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越冬后的病菌借雨水溅射进行侵染,使病害逐步蔓延扩大。一般4月下旬开始发病,5月中旬后逐渐扩展,5月下旬至6月进入盛发期,7月下旬后,遇高温干旱,病情受抑,但如遇温暖多湿,特别是时晴时雨反复出现,病情又扩展。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3、防治方法

预防方案: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者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喷雾,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5000倍喷雾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3000倍喷雾。

治疗方案:轻微发病时,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按10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施药时间:避开高温时间段,最佳施药温度为20℃-30℃。

二、草莓叶枯病

1、发病症状

草莓叶枯病主要为害叶、叶柄、果梗和花萼。叶片受害后产生紫褐色无光泽小斑,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病斑,病斑中央与周缘颜色变化不大,病斑有沿叶脉分布的倾向,严重发病时叶面布满病斑,后期全叶黄褐色至暗褐色,直至枯死。在病部枯死部分长出褐色小粒点,叶柄和果梗染病后,出现黑褐色凹陷病斑,病部组织变脆易折断。

2、发生规律

病菌以子囊壳或分生孢子生器在植株病部组织或落地病残物上越冬,春季释放出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空气扩散传播、侵染发病,并由带病种苗进行中远距离传播。草莓叶枯病为低温、高湿性病害,秋季和早春雨露较多的天气有利侵染发病。肥足苗壮发病轻,缺肥苗弱发病重。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保持果园清洁,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减少病源。

③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秧苗健壮,提高抗病能力,但不能偏施氮肥,可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

④药剂防治。在秋、春低温期喷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70%代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每7-10天喷施1次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可兼治其他病害。

三、草莓黑斑病

1、发病症状

草莓黑斑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茎和浆果。叶片染病,在叶片上产生直径5-8毫米的黑色不规则病斑,略呈轮纹状,病斑中央呈灰褐色,有蛛网状霉层,病斑外常有黄色晕圈。叶柄或匍匐茎染病,常产生褐色小凹斑,当病斑围绕叶柄或茎部一周后,因病部缢缩干枯易折断。果实染病,果实上产生黑色病斑,上有黑色灰状霉层,病斑仅在皮层一般不深入果肉,但因黑霉层污染而使浆果丧失商品价值。一般贴地果实发病较多。

2、发生规律

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黑斑病的侵染和蔓延,田间小气候潮湿有利于发病;重茬田发病加重;品种间抗性不同,抗性差的品种易发病。

3、防治方法

选用抗黑斑病的草莓品种;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集中烧毁;用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2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喷雾。间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四、草莓褐斑病、叶枯病、黑斑病的区别

1、致病病原:草莓褐斑病、叶枯病、黑斑病均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草莓褐斑病由半知菌亚门暗拟茎点霉侵染所引致;草莓叶枯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凤梨盘二孢属侵染所致;草莓黑斑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Alternariaalternate(Fries)Keissler侵染所致。

2、主要危害部位:草莓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草莓叶枯病主要危害叶、叶柄、果梗和花萼;草莓黑斑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茎和浆果。

3、发病症状:见图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