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并后造成院校识别困难,学校选择更复杂。 (1)合并后二本批次的院校分布将更为复杂,难以识别。 合并前在广东招生的二本A文科院校共270所、理科院校386所,二本B文科院校240所,理科院校255所,合并后二本高校文科约500多所,理科约600多所,合并造成同一批次高校数量多、层次差别大。 (2)部分高校单从名字上很难分辨,再加上学校改名、重组,更是迷雾重重。 A、如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一看就是原来本B的院校,而“广州商学院”乍一看很像是老本A院校,但却是“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改名的。 B、“武昌工学院”“南宁学院”“汉口学院”呢?它们在2015年也是本B 的院校,但是与广东省内的“韶关学院”、“嘉应学院”、肇庆学院等老本A的院校很容易混淆。 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的专家建议:千万不要只看院校名字,一定要仔细查看《招生专业目录》中关于学校的介绍,并且多方了解和搜集相关院校信息。 2、成绩位于二本中位线的考生,如志愿填报不合理很可能直接落到专科批次 去年录取数据显示,老本B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很少超过老本A批次线。以往分数超本A线不多的临界考生,也有机会在本A选专业,甚至可以不服从专业调剂,等本A批次征集志愿看机会再搏一把,实在上不了本A,还可以在本B批次保底。 今年虽然在二本批次增加学校志愿数至11个,但若在二本批次定位不好,冲的太激进或者专业不服从调剂,就很可能直接掉入专科批次了!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的专家强烈建议,高考成绩在二本中位线附近的考生选填学校和专业需更谨慎。 3、广东考生大多不爱出省,省内热门院校依旧会扎堆 历年数据显示,除了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天津、武汉等经济、教育强市外,广东考生对其他省外院校青睐度均不高。省内院校中,一些知名度较高的院校如深圳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去年的录取分数线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一本线,估计今年这些院校的录取线应该会更高。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的专家建议考生,为了提高录取几率,适当考虑外省院校。 4、省内二本批次院校的格局或重新洗牌 由于二本A、B的合并,一些地理位置好、口碑佳的独立院校(如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将会大大冲击知名度不高地理位置偏的原本A院校,我省二本批次院校的格局或会发生改变。 今年广东省在一本和二本的普通类依然实行平行志愿,分数优先,可以“冲稳保”结合;而在提前批和专科批次实行梯度志愿,志愿优先,第二志愿被录取可能性大幅度降低,要准确填好第一志愿。有以下两个2015年的志愿填报案例可以参考。 案例1 本科批次(2015年本科批次第一志愿组可以填5个志愿) 分析: 学生背景:2015年该同学563分,高出二本A录取控制线39分,该考生只想读上海或者广州的本A院校。想请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的专家给出具体的填报意见。 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的专家经过研究,建议如下: 该同学在二本A里面可选择的学校还是较多的,采取“冲—稳—保”的填报策略是比较合适的。考虑到上海师范大学在2014年、2013年和2012年的投档线分别为576、546和581,广东财经大学在2014年、2013年和2012年年的投档线分别为565、580、581,所以在AB志愿里建议他分别填上海师范大学和广东财经大学冲一冲,如果该两校有一所学校2015年因为报考人数减少等因素而出现录取“小年”,那么该同学就能幸运的进入该校;而CD志愿上海商学院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与其实力相当的“对口”高校,参照往年录取分数情况,两所院校2014年、2013年和2012年的投档线分别为和557、572、564和557、570、561,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的专家建议其填报这两所学校,把握比较大,以稳为主;E志愿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014年、2013年和2012年的投档线分别为552、563、552,作为保底,即使CD志愿落空,E志愿在广州本地也很不错。这个志愿的梯度设计比较合理,最终该同学被广东财经大学录取。 案例2 专A批次 分析: 学生背景:该同学想留在广东读专科,方便未来就业。他查了2014年多所学校的分数线,并查出了这些学校分别超出专A批次线的差值,也就是校线差,最后他填写了上表中的四所学校。他超出专A线31分,这四个学校的校线差都低于31分,他觉得他都应该可以上。他想请卓越教育考试院的专家帮他诊断一下这个志愿的合理性。 卓越教育集团考试研究院的专家经过研究,建议如下: 专科批次采取的是梯度志愿,第二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要填好第一志愿。而且,专科的第一志愿一定要留出一定预留空间,防止学校分数突然涨起来。但是特别强调的是,只看前一年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可能存在较大风险。 通过研究发现,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4年四年的校线差分别是0分、5分、27分和30分,这个学校的分数线每年都在涨,2015年有可能校线差突破30分,该同学把这个学校放在第一志愿是有风险的。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过去四年的校线差分别为0分、25分、0分和21分,每年的波动性较大,一年高下一年低,2015年的情况不好说。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过去四年的校线差为0分、15分、5分、14分,校线差稳定在20分以内,还是比较适合填报的;而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虽然2014年校线差为0分,但是2011年-2013年的校线差分别是50分、60分、60分,分数还是蛮高的,所以填这个学校的风险非常大。 最后卓越教育集团考试研究院的专家建议他把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第一志愿填报,最终他成功的被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1、分数线:由于每年高考的试题难度不同,每年全省报考的人数和各批次招生的人数也是有波动的,所以每年的省批次线都会有一些变化,同时每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也就随之有波动。单纯只看学校的录取分数意义不大。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的专家建议,重点还是看校线差和最低排位。 2、校线差:校线差是指学校录取的最低分减去省批次线,就是学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批次线的分差。通过看学校过去几年的校线差,可以大致预估学校今年的校线差。考生可用自己的考试分数减去省批次线,用这个分差来判断自己“冲稳保”哪些学校就会比较合理。 3、最低排位:相对于分数线和校线差,用学校过去几年的最低排位来预估今年的最低排位,还是比较准的。比如一本暨南大学理科过去四年的最低排位分别是11966、12050、11843、11744,那可以大致判断考生的全省排名至少要在1万1千名左右才能被暨南大学录取。其他学校可以依次类推。当然预估时也要考虑学校每年的最低排位变化趋势。 一般来说有四种情况:不服从专业调剂、分数偏低排名靠后、身体条件限制、某些专业对某些单科成绩有要求。 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的专家建议,专科批次实行梯度志愿,第二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填好第一志愿。另外,多所专科院校会出现“大小年”的情况,一年高下一年就低。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以低博高,当然,如果选择以低博高,自己也要承担风险的心理准备。 为了提高被录取几率,专科的第一志愿一定要留出一定预留空间,防止学校分数突然涨起来落榜。第二志愿可以填一些过去几年第一志愿没有招满的院校,而第三志愿则填过去有征集志愿和补录的学校来保底。不过重点还是在第一志愿。 比如,如果考生分数为360分,可以在第一志愿填预估分数为330分--335分的学校,就算学校分数波动20分,考生还是可以上的。另外,以高一点的分数进入学校,也可以在专业选择上更有优势,可以去到学校相对热门一点的专业或者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 |
|
来自: 小绵羊佩蕾书社 > 《高考志愿等分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