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9的广州,你一定未见过!

 dongchang 2016-06-17


1949年解放前夕的广州风貌,被一名美国记者记录下来,并在《生活》杂志中刊登。此刻,穿梭于黑白影像之间,犹如踏上时光隧道一般,让老照片带我们回到旧时的广州。



俯瞰珠江两岸,海珠桥就是连接两岸的唯一通衢。


繁忙的码头。


沙面疍家人。


颇有欧洲风情的沙面。


设在沙面的中华民国外交部。


从沙面望过去六二三路的骑楼。


沙面闲聊的居民。


美国领事馆摘牌准备撤离。


“咕喱”在帮领事馆搬家具。


站在西桥依依不舍的美领官员。


宁静的沙面。


沙面西桥。


在沙面纳凉的市民。


街头演讲。


交通部第六区电信管理局。


已被(政府)内阁接收的建筑物。



沙面美孚公司。



小贩走过沙面大街。


江边洗衣的妇女。


第十甫路,美都腊味的广告很醒目。


净慧路50号。


1949广州的地标爱群大厦。


爱群门前的小贩。


沿江路,远处最高的建筑物大新公司。


中华南路(今日解放南路)卖彩票的妇女。



金行林立的中华南路。


下九路一群时髦的女子。


文昌路广州酒家。


沙河笑记肥鸡。


堆满货物的沙河饭店大堂。


正在铺路的华林寺。



电线杆上的路牌写注“哲生四路”。孙科,字哲生, 年解放前,大沙头以西至海珠桥以东的沿江路段称为“哲生一路”、“哲生二路”、“哲生三路”、“哲生四路”。


人民路一带,远处石室教堂可谓鹤立鸡群。


停泊在西堤码头的花尾渡。


花尾渡内舱。


中山纪念堂。


沿江路孙逸仙纪念医院。


人力三轮车驶过太平南路(如今人民南路)


孙科路(如今长堤大马路)的一景大酒家。



位于长堤二马路的六国饭店,太爷鸡是招牌菜。



吃咸酸的母子。



引进美国道奇的底盘,然后加装车厢就成了广州的公共汽车--火柴盒。



1949珠江的夜色,令人陶醉!就任由那时光在美景中慢慢地流逝吧!



时光不老
我们不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