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毅然推迟订婚~和她的“女神团”成功拿下属于辅导员的最高荣誉!

 刘瑞卿919 2016-06-17


5月的大连,天青海蓝,草绿花艳,气候宜人。


第五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总决赛于5月24日至27日在风景如画的大连理工大学举行。经过5个月的多轮角逐,从华北、东北、中南、华东、西南、西北六大赛区脱颖而出的66名选手前来这里参加决赛。无疑,在这里折桂的选手,将为他们各自所在的学校捧回去一个沉甸甸的惊喜。


朱瑞萍,这位来自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看起来略显纤弱的姑娘,经过基础知识测试、博文写作、案例分析、主题演讲和谈心谈话等环节激烈的角逐,最终以优秀的个人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一路上过关斩将,取得了全国第三名、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近日,记者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到了河南农业大学,见到了朱瑞萍和她的同事、领导以及大赛征途中的队友们。


立德树人  久久为功


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那位在赛场上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的朱瑞萍竟然是这样一位温婉宜人、安静秀丽的小姑娘。


河南农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徐佳一眼看出了我们的惊讶,她热情地介绍说:“我们的小朱老师表面看起来是一位安静的少女,实则她的内心住着一位女汉子。要不然,竞争这么激烈的全国性比赛,她怎么能脱颖而出呢?别看朱老师瘦瘦小小的,一站在台上,她平日里管理学生时的架势就立刻呈现出来了。不得不说,有时候她遇到强劲的对手,台下的我都忍不住替她捏把汗,但朱老师却丝毫不紧张。她常说自己的性子慢半拍,每一回还来不及紧张呢,比赛就结束了。我想,也正是她的这种慢性子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支撑着她一路闯关到最后!”说到这里,徐佳的话语一转,面带遗憾地说,为了备赛,朱瑞萍毅然推迟了原本早已确定好的订婚时间,为此,朱老师还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从徐佳一连串的话语中,我们感受了她对朱瑞萍老师的赞扬和认可。据徐佳介绍,朱瑞萍的表现也代表了河南农业大学整个辅导员队伍的良好形象。长期以来,河南农业大学非常重视对辅导员队伍的培养,辅导员是学生在大学里最亲近的人,河南农业大学的团委办公室就分布在学生宿舍楼内,这样,学生有任何事情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辅导员。团委办公室安家在学生宿舍,这在高校并不多见。


学校很看重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当得知朱瑞萍从区赛脱颖而出,将要代表学校去参加国赛时,学校专门安排徐佳和其他几位老师全程陪同朱瑞萍参加比赛。徐佳说因为指导老师都是女的,所以她们自称“女神团”。“女神团”见证了朱瑞萍参赛的全过程,也给予她强大的精神支撑。


“女神团”成员之一,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的团委书记王燕萍说:“朱瑞萍工作时间并不算长,但她在整个比赛历程中越赛越勇,比赛名次也越来越靠前,尤其决赛时的那场表现,真的让人忍不住拍手叫绝!我相信,在场的所有人都从朱瑞萍的那场演讲中切身感受到了一线辅导员在工作中坚强、坚持、坚守中的酸甜苦辣咸!”


“是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朱瑞萍老师在决赛时的表现”,回忆起决赛当天的比赛情况,河南农业大学教学处副处长代莉很激动地接过话,“那天,听着朱瑞萍的演讲,在场的很多观众和我一样热泪盈眶,因为她在短短的五分钟里道出了辅导员们最真实的内心感触。”


“立德树人,久久为功”是朱瑞萍在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总决赛中初赛时的演讲题目。朱瑞萍从述说一个故事入手,讲述了故事的主人公张喜旺用25年的时间,带动一大群人,从一寸开始,然后是一尺、一米……今天,已经在5135平方公里曾经的不毛之地,长出了绿树,长出了药材,长出了美味果蔬,长出了绿色生活。昔日的农民张喜旺变成了今日的明星“张希望”。“十年树木不易,百年树人更难。而我们,中国高校特殊的群体——辅导员,正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与担当。‘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


至今,朱瑞萍仍清楚地记得当天比赛时说的话,“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由此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但知易行难,对于很多辅导员特别是年轻的辅导员来说,自己刚刚踏出校门,如何才能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虽然我们每天无休无止的唠叨,面对的都是杂七杂八的琐事,可是每一次关心,每一次唠叨,每一次鼓励,都有可能改变学生。立德树人不仅要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讲在课堂上,更要装进我们每个辅导员的心里!”


她告诉记者:“那天,我能够站在那里演讲,并不是我的口才有多么好,文笔有多么华丽,而是那短短的五分钟演讲里,饱含的是一千个、一万个、十万个曾经踏踏实实的五分钟,饱含着一千个、一万个、十万个未来更加扎扎实实的五分钟,更饱含着中国高校最普通又最独特的群体——辅导员们用心在铸就的事业和梦想!”


学校的大力支持,团队的无私付出,让赛场上的朱瑞萍如虎添翼,她不负众望,以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凯旋。徐佳仍记得朱瑞萍载誉归来时的情景:“同事们都以竖起大拇指向她致意,赞扬她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领导嘱托的‘全力以赴,不留遗憾’的比赛精神。”


工作只有一年多,故事却有一大箩


“虽然工作只有一年多,但是背后的故事却有一大箩。”从站在辅导员这个岗位的第一天开始,朱瑞萍就深深地体会到:从某种意义上讲,辅导员不仅仅是“说”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的,尤其是坚持下来的。


至今,朱瑞萍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走上辅导员岗位时的欣喜和忐忑,第一次被学生称呼为老师时的兴奋和不知所措,第一次站在全体学生面前讲话时的激动和紧张,第一次送走毕业生时的伤感和不舍……


“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就这样消失在平淡而琐碎的日子里,也在我的内心沉淀出了快乐和满足。”朱瑞萍深情地说,“如今,我越发热爱这份职业,热爱我的学生,热爱他们刚刚踏入校园的懵懂,热爱他们军训时穿上军装的英姿,热爱他们绿茵场上拼搏时的忘我精神。”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是朱瑞萍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一个平凡的小女孩,她热心助人、乐观幽默,虽然没有其他孩子那样出类拔萃的成绩,也没有才艺非凡的特长,然而,她却是班级所有同学最欣赏的人。因为小女孩的母亲让小女孩感受自己生命的温度,使她成为最好的自己。她把这位母亲的思想移置在了自己的观念中,并以大姐姐的身份将这个观念灌输给她所管理的500名大学生的头脑之中。


“朱老师的这个观念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懂得受人尊敬不仅仅要学习好,更重要的是品行好,还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一位曾经经常“目空一切”的男生被朱瑞萍“以柔克刚”了。原来具有叛逆性格的他,竟成为能够与人为善,并且乐于助人的谦谦君子。由于他的改变,班里很快出现了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班风。“真的是一个典型带动一大片啊!”朱瑞萍感慨万千地说,“一年多来,在我所带的十多个班级的500多名学生当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令人难忘的故事,但相信每个故事对于学生的成长都是知识,都会在他们心中打上难忘的烙印!”


“我是学生的老师,怎样才能做他们的榜样?”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雨后的大海边,成千上万条小鱼搁浅着,一个小男孩捧起一条又一条小鱼,奋力扔向大海,有人问‘:这么多的小鱼,你救得完吗?再说,谁在乎呢?’小男孩头也不回地答道:‘小鱼在乎!这条小鱼在乎,这条,还有这条……’”


这是朱瑞萍在另一个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题目演讲时的开场白。朱瑞萍说:“我想,获救的一条条小鱼诠释了行动的价值和意义,而我们每个辅导员正是用行动来诠释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朱瑞萍的这个诠释,获得了与会人员和评委们如潮的掌声。事实上,在具体的学生工作中,朱瑞萍也是这么做的,她总能第一时间出现在学生身边。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业上指导学生,在生活上辅导学生,从心理上疏导学生,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她。


但有时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和千头万绪的杂务,朱瑞萍也会感到无所适从。一个意外的场合,一位老辅导员的话点醒了她:你对学生要求那么多,你自己做了什么呢?


这句直白甚至有些唐突的话,让朱瑞萍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对啊,我是老师,我该怎么样做才能成为他们的榜样呢?”这个问题在朱瑞萍的脑海中千百次地出现。“我要释放自己的能量”成了她给自己常敲的警钟。


机会终于来了。第五届全国辅导员能力大赛校选拔赛开始时,朱瑞萍想:我自己经常跟学生说‘你们要敢于拿出勇气表现自己’,我何不趁此机会参加比赛,给学生做榜样?我要勇敢地站在全国的比赛现场上,讲述属于辅导员的故事。


就这样,她那简单纯粹的初衷,终换来了饱满的人生体验和成功的欢欣喜悦。

当记者问她,有没有担心过比赛失败?她浅浅地笑着说:“说实话,我担心过,但是我不害怕。假如我中途止步,无缘前三甲了,我可能会觉得遗憾,但也会欣喜,因为这样的话我就可以早点见到我的弟弟妹妹们了。因为参加比赛,我已经有好些天没见到他们了。真的好想他们。”


朱瑞萍说的弟弟妹妹,正是她带的500多名学生。她说她比学生们大不了几岁,比起当老师,做他们的姐姐更合适。“姐姐对弟弟妹妹的教育更有效,因为榜样比说教更有力量。”朱瑞萍略带腼腆地说。


说起自己的工作思路,朱瑞萍倒毫不含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仅要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讲在课堂上,更要装进我们每个高校辅导员的心里。辅导员,作为一个路标,一种导向,一种精神,干在每一天,干好每件事,必须脚踏实地地干,雷厉风行地干,掷地有声地干!”从她坚定的眼神中,记者相信,朱瑞萍一定能够践行她的誓言。


  注:本文发表于《河南教育》(高教)2016年第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