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我心里 在我梦里

 godaisky 2016-06-17

 图01

“五月五,龙舟下水打浪鼓”,这一句道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口头流行语生动刻画了湖南永州道县的龙舟竞赛热闹、紧张、传统的气氛。看过道县龙舟赛的人都会由衷的感慨:道县人对龙舟的热爱,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何等的了得!

一两百条龙舟下水,一二十万人驻足观看,大有地动山摇的感觉。特别让我惊叹的是,所有龙舟的制作都来自于各乡各镇的群众自发自掏腰包自筹资金。
图02
道县古称道州,划龙舟的习俗源远流长。每年端午,潇水河面百舸争流,千人竞渡,万人空巷,成为当地一道精美的文化精神视觉大餐。道州龙船在我看来,最大的特色还是在船头。初看龙舟,我会惊讶的发现,龙船的船头除了龙头之外,还有虎头、凤头、猫头等等其他动物头型的样式。其色彩的斑斓、造型的多样化、手工的精雕细琢让人叹为观止,堪称造型生动优美的工艺品。仔细打探,才知道船头的这些动物形象更多的早已转换成各个村落崇拜的图腾符号,让人远远一看,就知道这条船来自哪村哪寨,从而增加了它的辨识度,我不得不敬佩道县人民的聪明智慧是如此的高妙。
图03
随着社会的进步,龙舟的龙头老大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由原来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长者转变为企业家或致富带头人,甚至还有培养出优秀大学生的家长。此举的改革在我看来,龙头老大不仅仅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更是代表着一种荣耀、一种骄傲、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龙舟竞赛文化同时又充分体现了中国人、道州人粗犷、彪悍、勇敢、进取的真性情,真正意义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弘扬的同舟共济、齐心协力、知难而进、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
图04
应道县影友盛情邀请,我先后几次赶赴潇水河边,用影像记录了一个个竞赛场面的精彩瞬间。其实,龙舟竞赛气氛热烈,往往让人置身于忘我的境界,被感染、被激动,更容易冲动。怎样做到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怎样去践行求新、求变、求异、不求同的理念,是摆在每个摄影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一道考题,当然,对我也不例外。
图05
龙舟竞赛我个人认为更多应该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拼搏进取不服输的精神,它的关键词是:激情、力量、速度、抗争、不服输、不言败。比赛现场人头攒动,人群的相互推搡,使你无法找到一个真正的安身之处,类似屋顶的制高点被实行公安安全管制,无法登高拍摄,况且比赛河面宽阔,竞赛规则限定,无法近距离拍摄。这样,拍摄无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图06
好在天公作美,三天拍摄分别遇到了晴天、阴天和雨天,画面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个人经验认为,拍摄龙舟赛还是会以长镜头为主,广角到中焦的变焦为辅,快门、慢门结合,大小光圈、长短景深结合。这样,既可以拍摄场面渲染气氛,又可以拍摄局部细节。当然,这样的拍摄有可能会流于一种程式、一种模式,人云亦云,似曾相识。于是乎,我试图另辟蹊径,用动感、用朦胧、用抽象、剥离的手法刻画了我对龙舟赛个人的诠释。基于此,便有了下面这些拙作。
 
(所有作品均为一次拍摄完成,非PS制造。)
 
图07
 
图08
 
图09
 
图10

图/文:忻尚芳
网名忻哥,《忻哥评图》栏目主持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湖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潇湘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协众摄影网艺术总监,忻视军摄影沙龙导师。
总编:忻尚芳
责任编辑:宽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