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退欧公投,谁将会是最后的赢家?

 007xm 2016-06-17
 


2016-06-17

导读

我能够理解英国本地人那种不高兴的态度。原本充足的空间被涌进的人给挤占了,无论在地域上还是心理上。而现在,他们将用自己手里的选票,甚至有的人在用生命,进行一次抗争。



       英国这个地方,似乎永远不缺新闻。英女王90岁生日刚过,媒体里吵吵嚷嚷最多的,当然是日益临近的英国退出欧盟事件。

无数持不同政见的政客都在媒体上竭尽全力地向人民表明:自己的观点如果得以实施,将有利于英国的长远发展,有利于你们。这件事也让此前同一阵营的人们变得相互陌生。比如,同为保守党人的前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就和现首相卡梅伦唱起了反调,坚持认为退欧对英国是有好处的;而同样因为这件事,这位一头散乱白发喜欢每天骑自行车回家的前伦敦市长,却被父亲斥为乱说。老鲍里斯坚持认为,留在欧盟,对英国是更有利的。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幅漫画,画的就是这位前市长鲍里斯:肥胖的他,依旧是一头乱发,横着趴在地上,屁股后面放着一个喇叭,发出的声音则是新造出的一个词:Brexit ( Britain Exit 英国退欧两个词的缩写)。可见,漫画的作者,是多么讨厌这个身材肥胖的男人,同时也一样讨厌英国现状的改变。

更没想到的是,公投之前还是发生了悲剧。英国媒体本月16日报道说,工党的国会议员柯克丝(Jo Cox)16日在她的选区遭一名男子枪击并被刺伤,送医后不治。一名52岁的男子被警方逮捕。

41岁的柯克丝主张英国应该续留欧盟,疑似被主张脱欧者杀害。目击者说,她被击中3枪,并被长刀刺伤,其中一枪射中头部,倒卧在血泊中。嫌犯行凶时大喊“英国优先”(Britain First)。

尽管现在还不能确认柯克丝的死亡一定与公投有关,但这件事对英国的震动还是很大。我上了脸书,看到英首相卡梅伦为此事发表了富有人情味的留言:柯克丝的死一个悲剧,她言而有信帮助关心他人,我现在满脑子都是她的丈夫与两个孩子。

英国已暂停欧盟公投助选活动。

不仅仅是英国的大事。作为一个客居此地的中国人,尽管没有投票的权利,但也会跟这件事的利益国息息相关。

假设退欧成功,就意味着,过去3年来房价连续飞涨的局面将会得到改变,房价有可能会下跌,而以英国镑为货币的财富则会大幅度缩水。

前段时间准备换房,本来中介估价不错的房子,最近却被中介告知:正因为公投的不确定性,房价这段时间降了不少。而我在另外一个地方看房时,每一个中介也都在聊相同的话题:英国房屋价格未来的走势,和这次公投息息相关。

英国华人的微信群里已经炸了锅。由于公投的不确定性,英国镑连续下跌。群里也有高兴的,认为可以把国内的钱换成英镑来买房,抄它一次底;而群里面不高兴的人,就觉得自己在英国辛辛苦苦挣来的英镑,跟人民币相比,没有原来那么值钱了。

那些转了国籍的华人,也在为自己手中的这张选票发愁。不同的信息和辩论,让一些正反意见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因为选票结果涉及自己切身利益,投赞成还是反对,不少人都紧张地纠结着。有的人甚至按照报纸上的提示,玩起了心理游戏,一步步地测算自己要投的结果,让测出的结果最终决定自己的投票去向。

来英国5年多,我也目睹了这个国家几年来的经济变化。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房价,最近三四年,英国的房价涨得很快,伦敦房价更是飞涨。涨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说明:一位朋友春节前兴奋地在电话里说,前几年花26万镑(1英国镑约为9.31元人民币)买的一处房子,早就超过60万镑了。为此,尝到甜头的他又利用贷款,连买了两处房子作为投资。

正因为房价飞涨,我家街道及周边的房主,都加入到改造房屋的热潮中。走不了几步,就能看见家家户户搭着脚手架,要么改造屋顶,要么扩建,再或者把车库改造成房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房屋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将其出租,每年又能增加不少收入。

也有分析称,这些变化,或许与大量欧洲人涌入英国有关。太多的人涌进来,携带家属,找工作,开公司,便带动了房屋市场的消费。要知道,同样在5年前,每一个当地人都跟我说,现在正是买房的好时机,房价已经有七八年没动过了!而5年前买房,处在弱势的是卖房者——因为房屋难卖。现在,形势完全颠倒过来。

我住在伦敦西北部的一个小镇。刚来伦敦时,为帮女儿向当地政府申请学校,颇费了一些周折。那个时候,因为需要提交一些证件才有资格申请,孩子在家大约耽误了一个月左右才进到镇上的一所学校开始上学。我们同行的一名访问学者,因为申请孩子读书的事儿,哭了很多次鼻子。

当时就觉得,跟美国相比,英国人太死板,根本不管是否耽误孩子的学习,一味要你出这些证明。后来有英国人跟我解释说,最初英国也跟美国一样,不需要提供这些材料。但是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学校资源紧张,才出来了这样的规定。

而现在,整个镇上,已经没有办法接纳外来的孩子了。每一个小学都是满员,而满员的原因,就是大量的如波兰人这样的欧洲人,和家人一起来到英国。幼儿园和小学入学,已经成了民生中最难的事情。

我的周边,似乎被印度人和波兰人围了起来。

同样是医院,在去年年底之前,是没有收费窗口的。在此之前,如果你问医生到哪儿交费,会被当作怪物看待。很多英国人当时都没有看病收费这样一个概念。

而现在,医院增加了收费窗口,是专门为那些前来旅游或其他目的进入英国的人们设置的。

走在镇上或坐在医院的候诊大厅,细细观察,你就会发现,真正的英国人面孔越来越少,而那些不同肤色、不同服装的人们,越来越多。

大量的人进入英国,从事着一些基础工作。比如,建筑工、砍树工或垃圾清运工。我见到的,有波兰人,也有罗马尼亚人。他们一方面抱怨这个社会难以融入,另一方面却又无法离开。因为,这里毕竟能带来工作机会,光这一点,就比回到国内要好得多。

外来人群涌入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发生在镇上图书馆。在三楼,这个图书馆提供了包括中文在内的很多语言书籍的借阅服务。这个角落,也能反映外来人群越来越多的事实。

但是,我也分明感受到了英国当地人对这些外地人的拒绝和无奈。周日参加教会,英国本地人越来越少,而不同肤色的人却越来越多。有的教会增加了别的语种服务,有的则增加了某个群体的负责人。就连我所在的偏远小镇,也有了华人教会,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基于这样的现实,英国政府的签证政策最近几年步步收紧,有些措施出台的近乎有些疯狂。这都跟外来人员涌入有太多有关。比如,一个学生,如果在这里读了一定时间的书,则不能再持有原来的签证继续读,无论你是读博士还是读硕士,一律拒绝。

看似不近人情的政策背后,其实是英国应对加入欧盟后必须遵守的一条人道主义规定:当一个人合法地在一个国家生活10年之后,这个国家会在其心理上产生重大影响,因而没有理由再将其赶走。也正因为这条规定,10年转永居,成了许多人目前奋斗的目标。

而我也曾在电视上看到,议员恳求首相卡梅伦加快解决叙利亚难民的安置问题,而首相却铁了心地回答: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准备。

有次在家附近的公园,我正带孩子玩游戏时,遇到了一名从爱尔兰过来的妇女。她说她在英国住了很多年,现在即将离开,回到自己的国家。“无论如何,英国的教育、看病和其他福利,都比我自己的国家要好。”她说。

如果实施得好,欧盟当然是一个理想王国:零关税,不用签证就能自由地工作,统一货币,减少内部的成本,增强整个社会的竞争力。如果这些都能实现,这该是一个多么理想的乌托邦。

也许正是因为加入欧盟,才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英国的经济最近几年也越来越好。与此同时,大量的人群涌了进来,成了新移民。加入欧盟,交钱事小,同时你还得遵守许多条款,比如你无法拒绝其他地方的人进来。因为这里的文化、教育、医疗、环境、工作机会甚至是气候等等,都吸引着一批一批的外国人,前来英国。

所以,我能够理解英国本地人那种不高兴的态度。原本充足的空间被涌进的人给挤占了,无论在地域上还是心理上。

而现在,他们将用自己手里的选票,甚至有的人在用生命,进行一次抗争。

无论是去是留,都各有利弊。尽管有多种多样的猜测,无数激烈的辩论,但未来仍是不确定的。也许“未来”这个词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

可不管结果如何,这毕竟是英国人自己当家做主来决定命运的一件大事。无论是退是留,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所以最终赢的,不是退欧者或留欧者人群,而是那些能掌握自己国家命运的英国人。

   

authorImg安光系

媒体人,现居英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