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液体类危险化学品爆炸燃烧事故现场处置基本程序

 东方亮西方也亮 2016-06-17




1、防护


(1)根据爆炸燃烧液体的毒性及规定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


(2)防护等级划分标准,见表1-1;


1-1:



3)防护标准,见表1-2


1-2:




2、询情


1)被困职员情况;


2)容器储量、燃烧时间、部位、形式、火势范围;


3)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等情况;


4)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职员处置意见。


3、侦察


1)搜寻被困职员;


2)燃烧部位、形式、范围、对毗邻威胁程度等;


3)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4)生产装置、控制系统、建(构)筑物损坏程序;


5)确定攻防路线、阵地;


6)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


4、警戒


1)根据询问、侦察情况确定警戒区域;


2)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并设立警戒标志,在安全区视情设立隔离带;


3)公道设置出进口,严格控制职员、车辆进出。


5、救生


1)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进危险区域;


2)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职员移至安全区域;


3)对救出职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


4)将伤情较重者送交医疗急救部分救治。


6、控险


1)冷却燃烧罐(桶)及其邻近容器,重点应是受火势威胁的一面;


2)冷却要均匀、不中断;


3)冷却尽可能利用带架水枪或自动摇摆水枪(炮);


4)冷却强度应不小于02/秒·米2


5)启用喷淋、泡沫、蒸汽等固定或半固定消防设施;


6)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等围堵或导流,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流散。


7、排险


1)外围灭火


向泄漏点、主火点进攻之前,应将外围火点彻底扑灭。


2)堵漏


①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


②所有堵漏行动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安全;


③封闭前置阀门,切断泄漏源;


④根据泄漏对象,对非溶于水且比水轻的易燃液体,可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


⑤堵漏方法,见表1-3


3)输转


①利用工艺措施导流或倒罐;


②转移受火势威胁的瓶(罐、桶)。


8、灭火


1)灭火条件


①外围火点已彻底扑灭,火种等危险源已全部控制;


②堵漏预备停当;


③着火罐(桶)已得到充分冷却;


④兵力、装备、灭火剂已预备停当;


2)灭火方法


①关阀断料法:关阀断料,熄灭火源;


②泡沫覆盖法:对燃烧罐(桶)和地面流淌火喷射泡沫覆盖灭火;


③砂土覆盖法:使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石墨等覆盖灭火;


④干粉抑制法:视燃烧情况使用车载干粉炮、胶管干粉枪、推车或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


9、救护


1)现场救护


①将染毒者迅速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


②有条件时应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进染毒;


③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氧气;


④立即脱往被污染者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活动净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活动净水彻底冲洗。


2)使用殊效药物治疗;


3)对症治疗;


4)严重者送医院观察治疗。


10、洗消


1)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


2)洗消的对象


①轻度中毒的职员;


②重度中毒职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


③现场医务职员;


④消防和其它抢险职员以及群众互救职员;


⑤抢救及染毒用具。


3)使用相应的洗消药剂;


4)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分的检测,以防造成次生灾难。


11、清理


1)少量残液,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干粉等吸附,收集后作技术处理或视情倒至空空地方掩埋;


2)大量残液、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无火花盛器收集、集中处理;


3)在污染地面上洒上中和或洗涤剂浸洗,然后用大量直流水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


4)盘点职员、车辆及器材;


5)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12、警示


1)进进现场必须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作战阵地;


2)严密监视液体流淌情况,防止灾情扩大;


3)扑灭流淌火灾时,泡沫覆盖要充分到位,并防止回火或复燃;


4)着火贮罐或装置出现爆炸征兆时,参战职员应果断撤离;


5)留意风向变换,适时调整部署;


6)慎重发布灾情和相关新闻。


(来源:安全管理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