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蚕食着你的肾

 茂林之家 2016-06-17


文/
李铭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内科

  顾 勇 上海市医学会肾病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


有关资料显示,痛风病史10年以上的患者,几乎100%会发生肾脏损害,但患者无任何不适;若继续听之任之,不去治疗,再过10年,将进入痛风性肾病的晚期——尿毒症期。因此,痛风患者不仅要关注痛风性关节炎,更应关注痛风性肾病的早期检测和治疗。

痛风是由于尿酸晶体在关节腔内沉积所引起的关节局部无菌性炎症,发作时绝大多数患者疼痛难忍。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畸形,这是患者可以感受到的危害。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更甚于此的危害却在每时每刻、悄无声息地进行着,蚕食着您的身体,这就是痛风性肾病。

什么是痛风性肾病


痛风性肾病又称尿酸性肾病,是尿酸形成结晶体,沉积在肾小管及肾间质,刺激局部产生化学炎症反应,引起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另外,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内可阻塞管腔,最终导致肾小管闭塞,不可逆地破坏肾小管功能。

根据肾功能受损的不同阶段,可将其临床表现归纳为以下几个不同时期。 

无任何临床表现的痛风性肾病

一般都比较轻,没有肾脏病的临床症状,尿常规、各项肾功能检查也在正常范围,临床上无法证实有痛风性肾病,只有作肾穿刺活检才可确立诊断。

早期痛风性肾病

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是在作尿常规检查时发现微量蛋白尿,且呈间歇性。


中期痛风性肾病

尿常规检查已有明显改变,蛋白尿变为持续性。可出现轻度浮肿,部分患者可有血压升高,有轻至中度肾功能减退,并可出现皮下痛风石,也可有尿酸性肾结石的形成。


晚期痛风性肾病

浮肿、高血压更加明显,并可出现贫血。最突出的表现是肾功能不全的加重,尿量逐渐减少,肌酐进行性升高,最后发展为尿毒症。可有明显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皮下痛风石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可以破溃出白色结晶。


控制血尿酸是关键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及其并发症的物质基础。降尿酸治疗,维持血尿酸在正常水平是预防痛风性肾病的关键所在。因此,痛风患者不但要关注疼痛的缓解,更应关注血尿酸水平


尿酸只有在组织和脏器沉积才能导致机体的损伤,因此,抑制尿酸盐在组织和肾脏中的沉积是预防和治疗痛风及慢性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尿酸在酸性环境中很容易形成针样尿酸盐晶体;而在碱性环境中,尿酸溶解度升高,不易形成晶体,已形成的晶体也可以溶解。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应使用碱化尿液的药物  

痛风性肾病治疗原则


痛风性肾病的治疗原则为早期控制高尿酸血症,防治尿路感染,晚期保护残存肾功能及关节


治疗措施

  1.调节饮食,忌吃高嘌呤、高蛋白质食物;

  2.服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

  3.增加尿酸的排出,多饮水;碱化尿液;服用促尿酸排出的药物,如苯溴马隆;

  4.避免服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噻嗪类,以免抑制尿酸排泄;

  5.注意预防并发尿路感染,并及时给予治疗;

  6.当痛风性肾病进入到肾衰竭期时,治疗则以透析为主。

温馨提醒

对于已经发展至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重使用别嘌呤醇。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每分钟30毫升时,促尿酸排泄药物无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