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共同成长888 2016-06-17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和欧洲的一些企业为提高工资形象,减少污染,率先建立起自己的环境管理方式,这就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雏形。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出席了大会。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文件,标志着在全球建立清洁生产,减少污染,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体系开始,也就是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得到广泛推广的基础。
ISO14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时国际化组织(ISO)继ISO9000标准之后推出的又一个管理标准。该标准由ISO/TC207的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制定,有14001到14100共100个号,统称ISO14000系列标准。该系列标准融合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是一种完善的、操作性很强的体系标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其中ISO14001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主干标准,它是企业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的依据,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目的是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以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ISO14000系列标准的用户是全球商业、工业、政府、非营利性组织和其他用户,其目的是约束组织的环境行为,达到持续改善的目的,与ISO9000系列标准一样,对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即“绿色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具有重大作用。
我国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符合国际标准基本要求的原则。为与国际接轨,便于国际间相互认可,中国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应当符合国际标准的基本要求,按国际标准规范操作程序。
2.结合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实际的原则。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与其他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不少共同点,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应把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与国际标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3.实行统一管理原则。环境保护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政策性较强,对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必须实行统一管理,方便企业。保证我国环境管理系统认证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4.坚持积极、稳妥、适时、到位的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