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人画山东”——原来可以这样画五莲!

 优见堂 2016-06-18

宋画家郭熙描绘山水画妙处曰:见有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入幽仙客而思居。清初画僧石涛有“笔墨当随时代”之见解,故而山水画家需察自然之变,悟山川之态,得清音境地,灵感之源方不竭。




齐鲁不乏才俊,画家刘祥莲,秉性好客助人,笔墨闲暇发故乡幽思,结丹青同好十余人,皆未谋面却如故交,同邀五莲九仙山胜境写生,遂有“山东人画山东”之行。



画家李承钧受刘祥莲老师之托,工作之余组织联系,颇费周折。丙申暮春五月十七,众皆如约而聚五莲城,画家刘磊乃本地教师,其阅历丰富,处事干脆利落,皆与之友。




傍晚时分,画家分乘两辆车入山,沿途山路盘旋回环,绿树红瓦掩映成趣,群山叠翠,鸟鸣景幽,红樱桃树林错落山间,果实娇艳欲滴。


画家柳兆元
画家李承钧


夜幕下,九仙山上空繁星闪烁,群峰深邃幽暗,蛙鸣溪涧,狗吠浅巷,无城市之喧嚣,无尘世之纷扰。夜住靴石山庄,店主王先生乃教师也,三尺讲台之余依自家院落经营客栈补贴家用,夫妇俩自得其乐。众画家安排行囊,共享晚餐,王老师一展厨艺,烤全羊、各色山珍野味,席俱满,刘磊老师斟满五莲原浆酒,推杯换盏中,皆醉意朦胧,徜徉夜色,不复往已。


画家郝善勇


次日,朝阳跃升,惠风和畅,五莲画家郝善勇率众画家前往大峡谷,沿石阶经木栈道,上下攀缘,狭窄处仅侧身而过,谷底巨石散落,松涛阵阵,溪流住处,溪水沿陡壁轰然而下,幽瀑绝响,峭壁森严,此处游客稀疏,孤亭独立,垒石成桥。阐幽思古,叹自然之鬼斧神工,众画家展纸挥毫,满纸云烟处尽遣兴致,因住处距离稍远,午饭备馒头咸菜,临溪小憩,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画家张学军

画家孟呈祥


第三日,因昨日劳顿,商榷不远行,东进置山门处,群猴嘻戏,沿石阶而上亭台、寒泉、长廊,待回眸远望,群山环绕,巨石似虎踞龙蟠,古树掩映处一座古殿耸立壁上,乃孙膑书院所在,殿内简洁古朴,兵圣形象栩栩如生,九仙山沟壑纵横,群峰鼎立,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从书院一侧拾级登山,数珠劲松造型奇特,似仙似道,或伟岸或虬曲,姿态各异,画家们欣喜若狂,自有收获不必细说。


画家唐长山

画家 郭美华


描绘山川,村落亦是自然物态不可分割处,第四日,画家们环靴石山庄居高俯瞰,红瓦白墙,绿树穿插环绕,村们穿街走巷,收获丰盈之樱桃,恰采摘时节,众画家感染其中,饱游沃看,读懂山川,领略风土人情。


画家张国先


苍天高无极,大川广且深,欲探九仙山险境,画家孙学军敢为向导,是日沿百鸟园山涧小道,绕巨石,接木栈道,蜿蜒盘曲,群峰渐显足下。喘息之余,有楼阁横亘栈道,供游人驻足。回望远山,云蒸霞蔚,薄雾缭绕,宛如仙境,此老母阁近处也,村民传曰此处山火不入,香火永续,老母护佑苍生,众皆礼而叩之。



画家唐长山

画家李爱军


越此阁,复跃一峰,陡然间极目远眺,豁然开朗,百里平川犹如画卷,道路阡陌纵横,村庄星罗棋布,丘陵梯田,红绿交映,百里之外,群峰掩映,缥缈互现,如海市蜃楼。众画家惊喜不已。凡人至此,无非渺小,割去世累,优游恬淡以求自适,粪土名利,岂不快哉。


画家张敏


以薪传火,薪尽而火不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刘祥莲老师以大智慧号召山东画家,以丹青之道发兴学之志,乃真君子也。



画家刘磊


欲将笔墨写精神,迢迢路途欣逢君,相见甚欢之时,却又各奔东西,时光短暂,记忆悠长,“山东人画山东”活动历时十日,期间有来有往,世事繁缛。现将画家名字一一记下,分别为李承钧、葛月敏、柳兆元、孙学军、李秋红、郝善勇、孟呈祥、刘磊、唐长山、郭美华、李爱军、张国先、张敏、陶孝江共十四位画家,是为记。

岁在丙申芒种日于啸乐堂。(文/柳兆元)


画家画五莲作品选登


龙潭清幽/李承钧 

 九仙山观景台/葛月敏
九仙靴石/柳兆元

九仙圣境/孙学军

九仙老母阁/李秋红
九仙山小景/郝善勇

九仙诗意/孟呈祥

九仙山黑牛场/刘磊

九仙云霭图/孙青峰
靴石远眺/唐长山
九仙圣境/郭美华

九仙道观/李爱军

九仙龙潭峡谷/张敏       

九仙山孙膑书院/张国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