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狎邪的文人与节烈的乞丐

 华书馆 2016-06-18



前段时间读清人诗集,看到遗民诗人方文有一首戏作,很有意思,录来供大家一笑。其诗前有序曰“汪我生家有婢肥白而眇,年二十余尚无偶。一日有眇丈夫见而悦之,持厚币取去。予适逢吉期,戏为俳体:


昔有人耽一目妓。翻嫌两目是多余。

情知今夜银灯下,合卺真成比目鱼。


方文是安徽桐城人。桐城方家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文化家族,“桐城派”的创始人方苞就是其家族中人,其创立的'桐城派'在有清一代影响巨大,后来的曾国藩就是此派中最著名的弟子,集事功、学问于一身,也就是时人所说“既为名儒,又为名将”之人。


方文在明为诸生,也就是没有取得功名的秀才,入清不仕,成为与当时与顾炎武名声相当的遗民诗人。


这首诗是说他的友人汪我生家有一个丰满的婢女,但一只眼睛失明了,二十岁还没嫁出去,这个年龄在封建时代是属于大龄青年了,但是有一天被一个同样失明了一只眼睛的男子看见,并且喜欢上了她,以厚金求去,结为夫妻,方文有感此事而写以上诗作。


唐人卢照邻有'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之句,故方文用此语调侃两人,诗虽然写得妙趣横生,但拿人生理缺陷开玩笑,总是有点不厚道了。


明清文人,尤其是南方文人,承江南地域传统,多有名士风采,但不足之处是性涉轻浮,如此文中之语:“汪我生家有婢肥白而眇,”“肥白”二字言极简而意极隽,道出多少狎邪意味。


此则狎邪还只是文人生活小节,在大是大非上的一些文人则表现得更为无耻。


如清顺治二年五月间,多铎率领的清军至江南,南京的弘光政权土崩瓦解,礼部尚书、东林党名士钱谦益爱妾柳如是劝他投水殉国,并且表示自己也以身相随,钱谦益的回答是:“今夜水太冷,我们不如改日再来吧?”


谁知第二天,钱谦益就率领文武百官开门纳降了。


相比一些文人的无行,一些乞丐表现出了值得称道的民族节操。


同样是南京陷落,南明政权的文武百官向清廷俯首帖耳之时,南京城内的一个乞丐看到这种情况,就留下一首诗,投河而花,诗中写到


三百年来养士朝,而今文武尽皆逃。

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


明王朝是由一个曾经当过乞丐的人建立的,又有一个乞丐来悼亡,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绝妙讽讥。


一个衣食无着的乞丐,亡国之际,对那个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的国家尚且如此忠贞,确实是难得的可贵。


还是在清朝时,有一乞丐流浪到通州,因穷饿而终致倒毙路边。人们在其身上翻捡到绝命诗一首:


浪迹天涯独自由,手携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管临风唱晚秋。

两脚踏翻尘世界,一肩担尽古今愁。

而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容吠未休!


胸襟高旷,卓荦不凡,当是乞丐诗中的又一杰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