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纠结,写就行了

 易良义 2016-06-18

想起一句话: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很是喜欢。

希望自己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东西,却一直在这种完美式的期待中拖延,时间久了自己都看不下去,我在问自己提笔表达为何这么难?世间真有那么多人关注你的文字是优美还是感伤吗?大多的文字不过是自娱自乐式的抒发,一种自我成长式的见证罢了,那么写下的每一行字,没有鲜明的观点又何妨,只需是一种酣畅淋漓的表达,它比语言委婉些长久些更有仪式感些。

不敢提笔写东西大抵还有一个原因,总觉得输入得还不够多,听过的故事少,写下的文字多半苍白无力,可是又一想,即便是又专又红的作家也有没看过的书,没阅过的人,没经历过的事。既然如此,书写正是理清思路让自己成长的过程。文字的记录,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仪式感。

每天都留一整块的时间给自己用来写字,可是效果很不好,写出来的东西总不令自己满意。有天早晨,我突然问自己:我为什么写不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然后得到了下面的答案:

这个问题最近一直在困扰着我,有时候坐在电脑前告诉自己:是该写点东西了。可是键盘上的字增增减减,来来回回的,留下的文字少得可怜。

读meiya的《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突然明白了什么。为什么写远比写什么重要。觉得写得内容苍白空洞,大抵是输入不够,或者在输入和输出的转化过程中出了问题,说白了就是书读过了记不住,事经历了没走心留下些属于自己的东西。看过的书,哪一段文字曾经打动过自己?看过的电影,让你愤怒,喜悦,悲伤的时刻,你是否真正有所感知和记录?还是看过且过呢?

乐嘉在《本色》里谈写作和闭关时都说到过最基本的一则,就是记录,既然总给自己贴上记忆力不好的标签,那就勤快点拿纸和笔记录感觉和认知,让自己保持持久的输入能力,积累多了再内化成属于自己的体系。

看一本书,听一个故事或看一部电影,总会留下点什么给自己,才不枉时间花在这里。这是一种经历,而我们需要经历这种经历。当你有写作的欲望时,是不应该被束缚和限制的,书写,无论流畅与迟疑,无论好与坏,满意和留有遗憾,写下心里所有的感受,就是完成了使命,就是将这种体验的最大化。

如果还在纠结于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是因为你在追求短时间内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或写手,就失去了写作原本的乐趣和自在,如果确实志在于此,不妨给自己设立一个长点的期限,把写字当做一生的使命,用数十年甚至余生达成这心底的愿望就好。如果无此志向,一切遂心意就好,持续书写,累了停歇,休息片刻,回顾并等待,带着最真实的表达继续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