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
2016-06-18 | 阅:  转:  |  分享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检测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1. 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铁轨B.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C.车窗D.路边的树

2. 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在空中飞行 B.河水流动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来源:学科网]

A.B.C.D.无法确定

4.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5. 如图2所示为晓艳旅游时记录汽车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出发8?h内和l2?h内走过的路程相同B.在5?h到8?h内共走了270?km的路程C.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7.5?km/hD.汽车在2?h至4?h之间速度最快,那时的速度为12?m/s

6. 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旁的树木 B.迎面走来的行人 C.小芳骑的自行车 D.从小芳身边超越的汽车

7. 小李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只需3?min。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A.200?m B.400?m C.2?000?m D.10?000?m

8. 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9. 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

10. 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40?m,需40?s的时间,现在这个同学用6?min?30?s的时间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A.400?m B.300?m C.200?m D.150?m

11. 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由s=vt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B.的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C.由v=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的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12. 从侧面拍摄一辆以36?km/h的速度运动着的汽车,如果底片上汽车图像移动的尺寸不大于0.1?mm,底片上的像才不至于模糊,已知汽车车身长3?m,在底片上汽车长为1.5?cm,那么曝光时间最长为()A.?s B.?s C.?s D.?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3. 小明在火车站坐火车时,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他看看站台,发现原来是对面的火车在向南行驶,而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小明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14. 用图3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

15. 某桥全长1916m,正桥全长480m,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正桥时,车上速度表如图4所示,汽车通过正桥所用的时间为_____。[来源:学|科|网]

16.

18. 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5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s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__球运动时间长,______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19. 暑假期间,爸爸驾车带小明去南京旅游,在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6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_________h。

20. 图7为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甲做的是______运动;第3?s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_______。

21. 下表记录的是小刚同学40?m跑的有关数据,请做有关计算:

路程/m 10 20 30 40 时间/s 2.5 4.5 6.2 7.7 (1)前6.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2)后20?m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三、作图、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22. 如何利用刻度尺测出物理课本内文纸的厚度?动脑筋想一想,你一定能想出办法的,将你想出的办法写出来。









23. 观察图8,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有几种可能?并说明发生该现象的条件。(左西右东)













24. 一辆电动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9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





四、计算、探究题(25题10分,26题15分,共25分)

25. 一列长为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26. 已知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南昌——上海南 上海南——南昌 运行里程 D92 8:34开

13:49到 D93 18:31开

20:39到 840?km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1)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多少min?(2)D92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检测题参考答案

1. C解析:这位同学相对于铁轨、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路边的树位置都是变化的,即相对于它们都是运动的;若选车窗为参照物,他相对于车窗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他是静止的。

2. C解析:选项A,小鸟在空中飞行,小鸟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小鸟飞行属于机械运动;选项B,河水流动,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河水流动属于机械运动;选项C,水凝固成冰,水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水发生的是物态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选项D,雨滴下落,雨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雨滴下落属于机械运动。故选C。

3. C解析:物体运动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故选C。

4. C解析:?===5?m/s,选项C正确。由题图可知,两人在8?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40?m,选项D错误。

5. D解析:?t=90?km/h×3?h=270?km,所以选项B正确。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7.5?km/h,选项C正确。汽车在2?h至4?h之间速度最快,为120?km/h,约为33.3?m/s,选项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所以选D。

6. C解析:

7. C解析:?=≈1?m/s,这个速度只是成年人步行的速度,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400?m,则汽车的速度?==≈2?m/s,这个速度也比汽车的实际速度小很多,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C,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2?000?m,则汽车的速度?=≈11?m/s,合39.6?km/h,这个速度比较接近汽车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D,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10?000?m,则汽车的速度?=≈56?m/s,合201.6?km/h,很显然这个速度太大了,所以选项D错误。

8. C解析:?=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选项C正确。[来源:学§科§网Z§X§X§K]

?=km/h=36?km/h,小张速度36?km/h。所以三人速度相等。选项D正确。

10. A解析:6?min?30?s=390?s,根据题意得=,即,所以跑道的周长s2=×390?s=390?m。选项A与此数值最接近。

11. C解析:由s=?t可知,因为速度是一定值,所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选项A正确。的值就是速度,速度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而引入的物理量,速度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速度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选项B、D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增大几倍,时间也增大几倍,比值不变,选项C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12. B解析:汽车速度?=36?km/h=10?m/s,物体与所成像的长度之比为:=200,则0.1?mm所对应的距离s=200×0.1?mm=2×10-2?m,则最长曝光时间t==2×10-3?s=?s,即曝光时间不得超过?s。选项B正确。

13. 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站台解析:小明以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他与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小明以站台为参照物,他与站台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

14. 1?mm3.30?cm解析:题图中最小刻度值为1?mm,铅笔长度L=5.30?cm-2.00?cm=3.30?cm。

15. 43.2s解析:通过正桥所用时间t==43.2s。

16. 测量值真实值使用规则读取记录避免解析: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误差和错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17. 解析:由公式得,故。

18. 甲乙解析:在题图甲中,包括了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s,即小球甲运动了?s;题图乙中只有3个时间间隔,小球乙运动的时间为?s。所以小球甲运动的时间大于小球乙运动的时间。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球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小球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乙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小球乙的速度越来越大。

19. 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0?km/h2解析: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0?km/h。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t==2?h。

20. 匀速直线速度解析:由题图可知,甲物体速度不变,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速度不断增大,乙物体做加速运动。在第3?s末,甲和乙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速度。

21. (1)4.84(2)6.25(3)5.19解析:(1)前6.2?s内通过的路程是30?m,所以平均速度是:?=≈4.84?m/s;(2)后20?m内用的时间为t=7.7?s-4.5?s=3.2?s,所以平均速度为:?==6.25?m/s;(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19?m/s。

22. 答:(1)先数出30张物理课本内文纸;(2)使用刻度尺测出30张物理课本内文纸的厚度h;(3)计算出每页纸的厚度h′=。

23. (1)甲车向东行驶;甲车静止不动;甲车向西行驶且车速小于风速。(2)乙车向西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解析:由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有东风。(1)甲车:①当甲车不动时,小旗子受东风的影响,被刮向西方;②当甲车向东行驶时,会使小旗子刮向西方;③当甲车向西行驶时,如果车速小于风速,小旗子还是会刮向西方。(2)乙车:小旗子和烟的飘动方向不同,乙车一定运动。假设乙车向东行驶,小旗子会刮向西方,与图不一致,假设错误。假设乙车向西行驶,如果车速大于风速,小旗子会刮向东方,符合题意,假设正确。

24. 如图10所示。解析: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5?s内,运动的路程为10?m;5?s~8?s内,玩具车速度为0,通过的路程为0,但总路程为10?m;8?s~10?s内,玩具车速度为3?m/s,通过的路程为6?m,总路程为16?m;10?s~12?s内,速度为0,通过的路程为0,总路程为16?m。

25. 解析:火车的行驶速度=。

26. 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D92次列车从南昌发车的时刻是8:34,到上海南的时刻是13:49,故行驶的时间为5小时15分,即315?min。(2)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5小时15分,即5.25?h,运行路程是840?km,故平均速度?=160?km/h。























1









献花(0)
+1
(本文系雯问1224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