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逢人只说三分话

 虹72 2016-06-18


逢人只说三分话



   
 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论语》

孔子说:“如果对方不是你深交的人,话说多了就会说错话。”这句话告诫我们,说话不能知无不言。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是流传甚广的一个俗谚,作为处世哲学,几乎可以和世故圆滑划等号。语言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工具,一句话说不好,好朋友可能会反目成仇,也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而会说话者,会因此而左右逢源、平步青云、春风得意。纵观历史上的圆滑处事之人,无不是懂得说话艺术、掌握说话分寸的。

不管在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事情,聪明人都会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否则,轻率地做出决定而没有实现就会惹来耻笑。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有一天,狮子把羊叫过来,问自己是否很臭,羊说:“是的。”狮子就把它的脑袋咬掉了。

狮子又把狼叫来问了同样的问题,狼说:“不臭。”狮子又把狼咬成了碎块。

最后,狮子把狐狸叫来问,狐狸说:“我感冒得很厉害,闻不出来。”

结果,狐狸活了下来。

由此可见,说话太诚实、太虚伪、太奉承都要遭殃,而只说三分话则恰到好处。

在职场上,我们每天和同事、领导之间都难免要说一些话。说什么、怎么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都应“讲究”。简单地说,在职场上更要讲究“说话的艺术”。很多时候,有些人之所以会吃亏,就是因为没能将自己的嘴巴管好。

我们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话不在多而在于度,只要你话说对了,一句话就够了。而如果一个人没有度,凡事只会大呼小叫、意气用事,只有情绪的宣泄,那么就很难和他人沟通。因此,我们在沟通的时候要多听少说,要说对话。

一家企业招聘主管,由于这家企业在当地是一家知名企业,同时待遇也非常不错,因此有很多人前来应聘,这样就使面试非常的苛刻,应聘者要通过重重考核才能面试成功。一个面试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没有直接去面试,而是先多方了解这家企业的情况和总经理的情况。通过初试他得到了与总经理见面的机会。他见到总经理就说:“如果能来这里工作,我将感到十分荣幸,我更加愿意和你一起努力工作,因为我知道,十几年前这里只有一部电话和一个职员,是你经过努力才造就了今天的伟大事业。”总经理一提起自己的成功史就非常的兴奋,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面试者在那里认真地倾听,并不断地表示钦佩。谈了半天,总经理也没问他的学历、技能,就跟副总说:“这个小伙子我看不错,就定下他了。”

可见,话不在多而在于精,有的时候,一句话可以抵得上一筐话。人人都知道,“会不会说话”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很少有人会有意识地把“会说话”当作一项财富,从而去努力追求。

在美国的一个州,居民们有这样一个生活习惯,就是在喝可可时放上鸡蛋。据说有两个相邻很近的茶室,生意逐渐兴旺的那家,每当顾客到来时,总是问在饮料里放一个鸡蛋还是放两个鸡蛋;而生意萧条的那一家问的则是要不要放鸡蛋。这两家老板说话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状况。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与失败之间有时仅仅是一步之遥。“恰当的话语”就是一笔财富,它能够在实践中转化成大把的钞票。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说话和兵法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兵法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说话也一样看什么人、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不合适的不必说;遇到合适的人,不是说话的时间,只能随便聊两句;遇到合适的人,时间也允许,地方不方便,也不能大开座谈会;没遇上谈得来的人地方又不对,说三分话都已经太多了;倒是碰上有趣的谈话对象,如果只说三分,反而正好引起对方的注意,再加上地点好时间好,另外的七分就有发挥的余地。

常言说:见人说人话,见鬼就说鬼话。不然,那就自言自语吧!

如果对方不是自己深相知的人,你也畅所欲言,吐露真心,那就显得自己有些没有修养。首先,你所说的话别人不一定感兴趣;第二,就算别人有兴趣,也不一定喜欢听你说。因此,逢人只说三分话,这不是狡猾和不诚实,而是不该说,也没有说的必要。

来源:杜大宁《大道至简

感悟:大道至简是大道理。即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中华道家哲学大道至简,悟在天成阐述了相关的修身、求知、心态、处世、职场,交友、生活、成功等等真谛,就像一汪泉水,将清凉灌注到我们的心田,让我们远离喧嚣与嘈杂,提示人们不必在意那些烦心的事情,给自己一份安详、一份宁静、一份美丽;不再忧伤、怨叹。自孔子以来,历代儒家非常重视对人性和人的心理规律的探究,在浩如烟海的著述中留下了丰富的心理学宝藏。一个健康的现代人,不仅应该拥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认识自我、主动科学地调试身心,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还能让人形成良好积极的人生态度,谙熟随遇而安的心态之道,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生活。让我们徜徉在儒家思想的海洋中,采撷绚丽夺目,启迪心智的智慧之珠。德才兼备的修身之道。儒家学派很重视儒者自身的精神修养,儒者自身的精神修养活动为儒家精神奠定了基础。从中国文化的根源出发,力图以平易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文风、一个个小故事,使我们在读这些古今融通的先哲智慧的同时,学会修身养性,给人们的人生以新的启迪。文/单眼老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