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道营胡同,又一个“南锣悲剧”?

 唯我英才 2016-06-18

五道营胡同,又一个“南锣悲剧”?

前一段时间舆论热炒南锣悲剧时,我曾讲到一个过程,就是当南锣“繁荣”起来之后,大量小吃、饮料等依靠高人流来赚钱的业态占据了上风,那些真正原创的有味道的店铺陆续迁出。

那他们迁到了哪里呢?

其中一个重要去处就是五道营胡同。五道营胡同位于雍和宫西侧,自从10年前两个老外在此开店,慢慢聚居起来一些小门店的创意项目。胡同一下子变成了创意类的街区和个性化产品的承载体。

最初的五道营胡同,与南锣鼓巷十分相似,安静的、创意的小巷,富有味道,适合慢慢品味。

五道营胡同,又一个“南锣悲剧”?

五道营胡同周边,东为雍和宫、南为国子监和孔庙,北为地坛,在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区域,冒出一些现代创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店铺,很快就吸引了人们注意。

恰好,五道营胡同的兴起过程,就是南锣鼓巷的衰落过程(这里的衰落指的是文化和创意,而不是客流,南锣客流反而是暴增的)。于是乎,最早意识到必须撤出南锣的小店,转移到了五道营。五道营也就成了另一个版本的南锣鼓巷。

因为曾参与五道营胡同一个小店的创建,所以我对五道营的经营情况还略有了解。在五道营胡同的初期,就是它最像南锣鼓巷的时候,店铺不多,客流也少,但客流相当精准,回头率很高,来逛胡同的,都是能接受独特创意的人群,他们消费力也很强,所以对于店铺来说,收入与利润都甚佳。

人不多,环境好,也不用伺候太多无效游客,收入又好,所以店铺的生意做得优哉游哉。

但“南锣悲剧”很快就蔓延到了五道营。

五道营胡同,又一个“南锣悲剧”?

因为南锣没法去了,有些游客就转到了五道营。人气旺了,按说店铺的主人应当高兴才是,可事实恰好相反。人一多,房租就涨,慢慢体验、喜欢创意的、消费力强的游客反而减少,观光游客比例大增,卖老北京布鞋的、糖葫芦的、廉价工艺品(貌似从万通之类小商品批发市场批发来的)的,竟然越来越多。

比如一个设计师品牌的服装店,其产品设计独特,个性化强,都是小量生产,甚至有的是孤品,相应的,价格就略高。刚开始开店的时候,还有不少游客试穿,然后果断买单,生意还好,但渐渐地店主发现,来“玩”的人多了,都是进店看看,玩玩店里的装饰,在店里自拍几张照片,发个朋友圈炫一下,然后就走人了。最终,游客越多,店员的劳动量越大,店里的生意却越差。

店主以为是自己的问题,然后跟其他小店老板交流,大家普遍反映,越是有创意的产品,越能感觉到生意下滑。再然后,有些店就被迫搬迁。我所熟悉的这个店最近也迁走了。

五道营,就成了“南锣悲剧”的另一个牺牲品。

五道营胡同,又一个“南锣悲剧”?(安静时的五道营胡同)

前段时间,听说白塔寺周边的胡同,要搞“再生计划”,我看这个计划的大致内容,其实与最初的南锣鼓巷、最初的五道营胡同有些相似。

所以我很担心,下一个牺牲品,该不会是白塔寺?

但愿我不是乌鸦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