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民间中医遇上神农传人︱第五辑·探本草药性(9)

 lin-lian 2016-06-18

 十四、麻黄为何能破癥瘕积聚?

    余老师:麻黄可解表除烦,宣肺平喘,何以能破癥瘕积聚?

   王老师:麻黄是味好药啊!到内蒙看到的麻黄,你真的非常喜欢它。为什么这样讲呢?麻黄首先生长在沙漠,沙漠常用中药你能找到几种么?也就两种,沙漠上面常用中药也就两种,一种是麻黄,一种是肉苁蓉,其它的在沙漠上面几乎找不到了。麻黄是靠自己的力量去长,有多强的生命力,而肉苁蓉是靠其它的植物来长,是寄生,我们暂时就不说它,寄生有滋补作用暂时不说。

    麻黄是靠自己的力量,沙漠里面环境特别严酷。首先沙漠里面的光特别强,到了沙晒烫了的时候温度特别高,那可能是最热的地方。麻黄主要生长在内蒙那些地方,又是偏北,温带,到夜里面,一旦热散掉了以后,这样温差就特别大,能达到40~50℃,这样的温差,什么人能适应的了?

    我们夏天到内蒙去,早上起来好冷、晚上好冷,躲在蒙古包里面。它在沙漠里面生活,这种抵抗力多强。还有风,沙漠里面和高原又不一样,沙漠整个是平的,风一来没有办法挡,所以沙漠里风很大。在腾格里沙漠那里正好亲眼看到沙尘暴,整个的沙一下就吹成一个山包,那个沙流动的好厉害,所以风力特别大。这种特别大它自己怎么保水?它自己怎么抗寒?它自己怎么防止身体的消耗?所以这一切的功能它都具有,这样才能适应,它才能活下来。所以麻黄的解表除寒、宣肺平喘,都是它适应环境所产生的自我功能,它不把这种大风引起的、过大温差抗一抗,它怎么能活下来呢?

    这相当于人肺部的感染,要是不能够保证呼吸的通畅,它怎么能在这环境下活下来呢?所以这些都是自我的能力。

    王老师:另外,植物从地上部分看,枝条很纤弱,植株也不高,尤其草麻黄,但是枝条冬天都是绿的,它抗寒能力强不强?并且它不长叶子,叶子呈鳞片状,就是靠茎进行光合作用,它无叶子但仍要蒸腾。再者是在沙漠中,它怎么吸收营养物质?除了找水以外还得吸收营养物质,这营养物质就是必须把沙抓住,从沙里面找一点营养。从沙里面找一点营养,不就是一种破瘕积聚嘛.

    能啃石头、啃沙,瘕积聚它怕你么?这是阳和汤里面用麻黄的道理之一。

    王老师:阳和汤整个是治阴疽,阴疽要热的、温的东西来温它,而麻黄又是从内到外去温,外面把它散,里面把它破,阳和汤里面用麻黄好不好?是个选对了的好药。麻黄我是这样理解。余老师,你看看这个还要解释么?

    余老师:解释的很好了,讲麻黄那个环境的恶劣,是不是疗效、药同生态环境都有关系?

    王老师:非常相关!上次在十堰,你也看出来了,在整个本草探索当中,我们走了一条同所有的人不一样的路,古今不一样的路。一般人是在做药材,了解本草的材料,药材。而医生想做药性又缺少了对本草来源的理解,中间这个地方没有人走,所以我们就在探本草、探药性,我们在走这样的道路,这条路从古到今没有人走过,李时珍也只是搞药材,并没有创立药物理论。药物理论谁创呢?神农创出来的,当神农创出来以后没有人再创了,后面创不了,甚至有人还胡乱的编,反而把本草理论搞的一塌糊涂。所以我们现在不仅是自己在走,还要清理垃圾,太费劲了!清除垃圾必须从源头、从上面往下疏,才知道哪些是附在上面的垃圾,这些东西不清除掉,好的坏的现在医学都把你整个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我们苦苦的在这里面守也守不住,所以我必须把附体、垃圾清除掉,我们才能够堂堂正正的向世界说,我们的中医药是伟大的!我们在做这样的工作。

    余老师:刚才您讲到麻黄生长在沙漠里面,从沙里面提取养分,这个发现不容易。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麻黄有这样的特性,所以能消瘕积聚。有个石上柏,我观察它也长在石头上面,环境很恶劣,也能把石头风化掉,石上柏消肿的效果很好,它们具有相似之处哦。

  

十五、生于相似环境,药性为什么相反?

    余老师:药物生于阴湿卑下之处,何以有性温(如蛇床子)、性寒(贯众)之区别?

    很多生物生长在潮湿的地方,如附子生在阴寒湿的地方,它是大温的,有些药生长在潮湿的地方,但是性寒的,如贯众。那么贯众是在潮湿的地方长的,附子也是在潮湿的地方长的,为什么同样是潮湿阴冷的地方,有的是温的,有的是凉的?

    王老师:乌头和附子我们以前讲座也谈了一点,关键的是乌头不光长在什么环境,还有它的生物适应,它是早春耐寒出土,到深秋不萎,还在开花结实,这种习性特别耐寒,所以它是温性的。乌头是生长在高海拔,而贯众生长在低海拔,冬天也不会冷到啥样子,它也不是非常抗寒,春天其它的植物都长起来了,它才换叶子。

    余老师:我的意思是说,同样生长在阴冷潮湿的地方,有些药材是温性的,有些药材是凉性的,温性的有很多药,不光是附子,还有菖蒲,它也长在阴冷潮湿的地方,有些药是凉性的,如贯众、凤尾草是凉性的,这怎么解释?

    王老师:我们对任何本草种类,除了环境以外还有本身的素质。就像有些人一开始就不健壮,还有些生下来就壮壮的、胖胖的,这个与他的素质有关系,从专业上来说就是分类,植物分类。乌头属于毛茛科乌头属,菖蒲属于天南星科,这些植物往往不长在那环境中都带有一点温性,就像肉桂一样的,不长在高山上面,在南方很热,它也是温性的,长到北方来它还是温性的,如乌药,这些植物长到北方来也是温性的,这个就是本身带有这样的一个素质。我们看这些问题要综合的看,光靠一点往往解释不了,它要把几方面综合起来,抓住主要的、关键的来做些解释。

 

 十六、鱼类何以有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的作用?

    余老师:鱼生痰,何以鲤鱼能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

    现实中有痰湿加重,很多治面部浮肿用鲫鱼,鲤鱼、鲫鱼喝汤可以消肿,治疗浮肿,这个鱼类药性有很大差别,不同鱼的药效也不一样,对这个鱼研究过没有?

    王老师:我给你谈一下,在《神农本草经》上有两种鱼,一种是鲤鱼,就“鱼”字旁加个里面的“里”,鲤鱼是用胆,味苦,寒。主目热赤痛,青盲。明目。是明目的,鲤鱼只用胆,不用肉。

    而《神农本草经》上面还有另外一味药蠡鱼,字也念li,这个蠡鱼实际不是现在一般讲的吃的鲤鱼,而是黑鱼,也叫乌鱼!不是我们吃的鲤鱼,黑鱼在古代称为这个,蠡鱼。

    蠡鱼有几个方面特点和其它的鱼不一样,第一,这种鱼是底栖的,一般贴着泥土生活,它不是在上面到处乱游的,并且是吃动物的、吃活食的。第二,它的身子是圆的不是扁的,有点兽性。第三,它的生命力特别强,把它从水里捞出来,放在没有水的地方照样可以活很长时间,一时死不掉,你砧它、破它的时候它还活着呢。这就是黑鱼,肉肥、刺少,怕刺扎吃点黑鱼,它的刺很少,所以这样的鱼味是甘、寒的,《神农本草经》讲“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因为它是生活在水的下部、贴着泥长的,而不是像一般的鱼在上面到处游、到处跑,一旦塘里没有水、干枯,在泥里面往往能扒到黑鱼。这个蠡鱼是指它,所以一般的鱼这方面和它不一样的,所以这指的是黑鱼。

    而《神农本草经》为什么只选这两种呢?第一种在水中随便游的鲤鱼,它属于一般的鱼,一般的鱼到处都是,那就取它的胆。一般的鱼到处有,大家都吃,没那么大功效,在这些所有的鱼当中不选任何药,就选个鱼胆,你用鲤鱼胆行,用其它的鱼胆可能也有类似的功效。而就选生活在最下层的黑鱼,它有很多地方和其它的鱼不一样,选特色、选特性、找特色的功效,这就是《神农本草经》的蠡鱼,除掉胆以外就选了这一味药。

    余老师:问您个问题,黑色的鱼是生活在淤泥里面的,那泥鳅也可以生活在泥里面,为什么不用泥鳅呢?

    王老师:黑鱼和泥鳅还有很多不一样。黑鱼生活能力很强,既可在泥里钻,又在水中游;而泥鳅主要在水下泥中生活。黑鱼以小动物为食,跳跃力强,可跃起跳入相邻水域,这也是强于泥鳅之处。泥鳅也是一味民间药物,味甘,平,补益脾胃,利水解毒,与蠡鱼功效也较为相似。但神农选药是选最优秀的药,泥鳅与黑鱼虽有相似之处,但整体特色不及黑鱼,所以神农最终选了“蠡鱼”,未选泥鳅。

 

十七、远志名称如何来?为什么能安神?

    余老师:为什么称为远志?如何能起到安神的作用。

    安神的原理是什么?

    王老师:第一,《神农本草经》并没有讲它安神,“味苦,温。主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实际上 补不足,利九窍自然就安神了,它是这一方面顺带的功能,不专门讲安神,后来就专用它的结果,不知道它的原因了,它是补不足、利九窍,把这些调好了,自然就能睡好觉了。除邪气、益智慧。安神的功能应该是整体的功效导致它的结果,这是第一。

    第二,要见过远志的植物就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植物特别小、特别纤细,所以远志的植物叫小草,它的地上部分称“小草”,根皮叫“远志”,别看它是小草,枝条还是木质化的,它是小灌木,它是小灌木!所以下面是用根皮而不是用根,要不是灌木肯定是用根的而不能用根皮,根也不木质化,所以远志严格上讲起来是小灌木。这样又小又特殊的植物,但是它能 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是不是人小志大呀,人小志大不是远志么?远志的名字应该这样来的,从小看大,这是远志。

    王老师:第三,远志主要产在山西、陕西,这里产量大,中心在陕晋豫三省交界,黄河北岸各处,这一带长的特别好、特别多,到了南方就没有远大的志向了。我们安徽的北部有,它又瘦又小,根又特别细,也采不出来皮,所以这种植物到了南方就没有办法“远志”了,虽然还叫小草,但是远志不了。为什么?到南方一年生长的季节长,不需要储藏,在北方生长季节短,所以根皮储藏的特别多。根皮储藏的多才导致它有“远志”。

 

十八、为什么远志入药去心,山茱萸入药去核?

    余老师:我有个问题啊,远志根的木心很细,根本不占重量,那为什么要把心给抽掉呢?

    王老师:远志不是典型的草本,基部木质化,所以当中的心也是木质。要纯粹是草本植物,根当中就不会木质化,这是第一。第二,药材应用往往除去无药用价值部分,使药材纯净。为使药材精良就把当中的木质心去掉。不抽同样也能用,现在有些比较粗糙的、不太好的往往就不抽心了。但是真正抽心也简单,采下来后,揉揉以后皮和木质心分离了,稍微再晾晾晒干一点,一抽就掉了,难度也不大,但是要耗费时间,从药材降低成本可能不抽为方便。从药材制出来比较好看、比较精良,木质心在里面功效不大,抽去木心提高纯净度。

    余老师:有一味药叫枣皮,就是山茱萸,在采集的时候把核除掉,枣皮要去核,远志要去心,枣皮说不去核效果就很差,核的药性和皮的药性相反,那远志的木心和远志肉有没有相反的作用,所以要去心。

    王老师:一般的有的也不完全是那么说,譬如山茱萸去不去核?是不是功效相反,两个问题。

    首先说的两个功效不一样,道理在哪?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如果山茱萸连着肉、带着核一道煎,实际上核的功效出不来,有很厚的壳包着,水煎,主要肉里面物质煎出来,核不把它敲碎根本出不来,敲碎或者打碎了以后可能两个功效不一样,如果整个煎,那出不来的。所以这个很难说,看看怎么样加工才能产生功效的差异。还有,山茱萸古代到底是什么样的方法,还得要考察,包括《神农本草经》并没有告诉我们山茱萸用的是哪个部位,只是后人根据临床经验选择用山茱萸的去核果肉。

       如果《神农本草经》就是用果肉带核也未尝不可。所以这个还没有进行认真的考察,还遗留了很多问题在那里。

    另外远志去木质心主要是为了纯净药材,不一定是防止木质心和根皮的相反功效。因为多数植物的木材部分不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木质化细胞壁,起着支撑作用,不像根皮,果皮,储存了很多药用需要的物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