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山水秀:绘在“画卷”里的恬静小村

 旻儿2016 2016-06-19

水秀村位于蒙山县城南面,距县城约8公里,属西河镇一个行政村。村庄三面环水,西面的文圩河和与湄江交汇,环绕村落至下游2.5公里处与瓦冲河交汇;北面山丘绿树成荫,俯视村庄,呈现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画卷。水秀素有“水都”之称,是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地方。


[水秀风光]

  早期历史
  据古碑文记载,水秀村最早的居民为彭氏等几个姓氏人家。彭氏人家由广东南海迁徙而来,在清朝乾隆年间后期开始在水秀定居,他们勤耕苦种,安居乐业。后来逐渐形成多姓氏和睦相处的村庄,目前全村人口2000多人。
  “老虎跳墙,靠得恒尾那支枪”传说
  过去地理学者在游山玩水时发现水秀泛水岭一山像老虎,“老虎”的前面龙蟠村南面恒尾组的一座山,像一堵墙,挡住“老虎”出路,“老虎”欲跳“墙”而出,可前面恒尾那杆火炮枪顶着,“老虎”不敢跳墙。传说由此而来,也反映了当地的地形地貌。
  古钟传声
  在水秀中心学校,收藏着一口古钟,钟面清晰记载着是清朝光绪九年打造。据老人说,古钟原为独守庙文物,村民捐资集资打造,钟面刻着捐资者名字。古湄电站蓄水后,独守庙被淹没,古钟移到水秀中心学校收藏。古钟音长而柔和,几公里外乡村和在野外劳动的人们也能听得到,在当时起到传递时间的作用。现古钟保存良好。


[古钟传声]

  “船家话”
  水秀人说“船家话”,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村民大多是广东“移民”。二是因为上世纪70年代以前,陆路交通困难,水上交通优越,水秀是蒙山水上交通枢纽。当时蒙山物产丰富,粮食和农副产品很受外界青睐,蒙山的农副产品通过水路船只运抵藤县濛江,然后大船运抵梧州或广东。据老人讲,当时在水秀停留运输船只多时上百多条。
  由此,水秀人天天和外来人打交道,外来人讲濛江或梧州或广东话,时间长了,这里的人们自然而然就说起外来话,用村民的话说:我们说的是“船家话”。


[码头风光]

  太平天国古战场
  据《蒙山县志》和县文物碑记记载,清咸丰元年(1851),水秀名为“水窦”。太平天国起义军先锋部队(石达开属下)在秦日纲率领下,与清军隔江对峙。起义军攻打永安州城(今蒙山县城)首先从这里打响。起义军分别在水秀村独松岭、中营岭、仙台岭、黄绞岭、西浮岭、古海岭等岭地与清军作战。中营岭还是太平军指挥部营地,指引着太平军攻克永安州城,并封王建制。
  至今一些老人讲起太平天国的故事时,还津津有味地讲述着一个传说:太平天国起义军北上后,在中营岭韭菜地里埋下了“天国宝藏”。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太平军为什么要在这里埋下宝藏?也暂无考证。听老人说,后世有人试图进行挖掘过,但一无所获,这个故事也就永远成了一个谜。
  藤公庙香火不断
  藤公庙,位于水秀村北,现与佛堂合并,庙宇规模较大,每天都有信仰者和一些观光游客前来上香。特别是在“观音诞”日,前来祈福、吃斋饭的人多达几百人。
  水秀村以前还有很多水上景点和美丽故事。如青冲文笔和独守庙、独守潭、石梯潭、四架车、四托跳台、渡船码头、古式凉亭等。其中,青冲文笔与梁羽生公园的宝塔文笔相媲美,后被人为拆除,据说青冲文笔像竹竿一样立在山上,县城盆地与周围山脉结合形同一艘大船,青冲文笔是撑起这艘大船的竹竿。其它一些景点因1974年古湄电站建成而淹没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也成了传说。
  现在古湄电站蓄水形成湖泊长达五、六多公里,以它特有的韵美展现给世人。西面的水秀桥横接村庄,直通321国道,还是西河镇环乡路必经之路,它在上下游山水景色衬托下形成独特之美让游人驻足赏景,游人桥上观赏这里的山与水,享受桃园般人间胜景。桥下独有韵美的成圆弧状的环江河堤路更成为人们休闲环游村庄的好地方,沿江常常可见休闲的游客和垂钓人。人们还常利用傍晚休闲时间段和晚霞西照机会游览这里山水风光或进行摄影创作。
  水秀的秀山秀水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里的人们还在用他们的勤劳智慧的双手续写、更新属于他们的故事。只有你亲自踏进这块热土,才能感受水秀的人文历史和不断变化的桃园美景。


水秀环江河堤建


(彭峰 文∕图 转自蒙山政府网 原文标题:秀山秀水话水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