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凯里“酸”生活丨慢漫谈

 老鄧子 2016-06-19

来源丨《天翼》杂志




凯里进入我的视野是因为酸汤鱼。

 

是的,就是那红红的,闻着就带有浓烈的酸气,配上辣椒蘸水,吃起来更是酸辣交接,让人一口接着一口无法停止的酸汤鱼。吃完鱼,还要把红色的酸汤淋在米饭上,再一碗一碗吃将起来,直到酸汤见底儿才罢休。


 


这大概是少时最令我难以忘却的美食记忆了。但直到后来,才知道凯里的酸食是出了名的。


2013最佳休闲小城”名单,除大理市、婺源县、凤凰县、如皋市以外,有着“百节之乡”称号的凯里市也入选其中。除了钩心吊胃令人难忘的酸,又多了些奔向凯里的理由。

 

闲趣

 

凯里市的民族博物馆,在平日里难免显得有些落寂。游客极少,参观时若脚步轻了,感应式的照明设施还会突然关掉,孤身前往的游客不小心就被吓了一跳。但从这里了解凯里和整个黔东南是个不错的开始。

 

民族博物馆融苗侗建筑艺术风格为一体,中央塔楼采用侗族鼓楼重檐形式,东西塔楼采用苗族吊脚楼形式。凯里的城市也被以同样的方式装饰着。盖有瓦片装饰有牛角的几十层高楼是凯里的特色。

 

作为凯里的标志性建筑,民族博物馆很好地诠释了凯里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的身份——一个“苗侗之乡”。凯里的历史与苗侗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在这里被详尽地展示着,也让我们瞬间认识了这个格调古朴、风貌独特的少数民族城市。

 

凯里市南面的小高山,是凯里人登高休闲的常去之处。相较四川省动辄三四千米的高山来说,位于凯里市南面海拔1000多米的小高山,真的只能用“小”来称呼,但就在这不高的小高山上,却有着极美的云海。

 

而在凯里老城区北海拔763米的龙山上,是凯里有着悠久历史的大阁(魁星阁)公园,在这里远眺,可将凯里城尽收眼底。

 

望向西,巍巍香炉山矗立在紫色的雾霭之中,与魁星阁遥相呼应。香炉山是苗家的圣山,位于凯里市西15公里的山峰因四面皆为石崖绝壁,状似香炉而得名。每年七月初七,苗家女人,不分老幼自发地都到七仙池烧香。而这里最热闹的时候是每年六月十九,周围二三十里的苗族人民云集于此,举行传统的“爬山节”。老人前往山顶观光、祈神,而盛装打扮的青年男女,便用芦笙伴奏,唱起舞起。


而望向北方,一条美丽的清水江在崇山峻岭中蜿蜒流淌,它的支流巴拉河便是凯里的一处寻幽探秘之地,两岸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南花、季刀、南高、腰罗寨等苗寨就分布在河的两岸,苗族人口占到了98%以上。



季刀苗寨


没有西江的喧嚣和商业,这里的寨子更有些深闺中的静美。依山而建的村寨掩映在林木之中,层层叠叠的吊脚楼在视野中若隐若现,或大气磅礴或温婉秀丽,带着十足的苗家风情。在石板路上慢慢走过,两旁的木楼和屋顶的青瓦带着历史感,来一碗苗家自酿米酒,微醉在冬日苗寨的微凉的温度中,再好不过。

对于凯里这个被称作“百节之乡”的地方,农闲时节的冬季更是几乎天天都在过节——


正月里,芦笙会的盛况在全凯里各地缤纷上演着——初四至初六,大风洞乡冷水沟芦笙会;初五至初七,别松衣芦笙会在凯里开发区南面冲;初九至十一,金泉湖芦笙会;初十至十三,大风洞乡虎场坡,载歌载舞;十五至十七,湾水镇河沙坝;十五至二十,舟溪“甘囊香”芦笙会……



舟溪芦笙节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笙舞场面最大、芦笙曲调最多、参加人数最多、影响地区最广的大规模原生态民族民间芦笙节。举办时,先由凯里、麻江、丹寨、雷山等地举行小规模的芦笙会,最后到舟溪举行总会。届时小伙子们在自己的芦笙上插上几根野鸡毛,堂内外几百只芦笙同时吹奏,姑娘们盛装起舞,场面非常壮观。在每年的正月十六开始,十八、十九、二十进入高潮,尤其是十九、二十这两天,又是芦笙会又是赛马斗牛,特别热闹。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


芦笙会是苗族最盛大的聚会,而大风洞乡虎场坡和湾水镇河沙坝还聚集仡佬和革家人,盛会上小伙子们吹起芦笙,姑娘们身着盛装翩翩起舞。动辄上万,多则几万的人聚在一起,场面甚是壮观,热闹非凡。


当然,对于“百节之乡”的凯里,这样的热闹还不够。正月初六至初九,在凯里城区大阁公园,数万苗汉同胞举行爬大阁山活动;十八至二十,龙场镇革家还会举行牯藏祭祖节。


寻味


在凯里的市区闲晃的日子,逛完博物馆、爬过小高山、看过苗侗风情的建筑,自是要好好地在此地逗留几天,吃上几日酸才过瘾。


历史上,黔东南地区严重缺盐,只得用酸与辣来调味。


凯里人善吃酸,同样善于制酸,这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音lào cuān,方言,意为走路不稳,东偏西倒)”的地方单单是制酸工艺就有将近十种,这让平日里几乎只得醋之一味的北方食客备觉新鲜。但食醋惯者却未必食得了凯里的酸,醋之酸醇厚,而凯里之酸则更为爽烈和彻底。


每家每户那些“酸坛子”——酸水坛、醋水坛、腌菜坛、腌鱼坛、腌肉坛——除了备觉新鲜外,还忍不住想要一一试过才罢休。


而笔者挚爱的酸汤鱼之做法,是先在锅里放酸汤,将鱼苦胆取出后,整条放入锅中煮,并放作料。煮到鱼鳞外翘时,再放木姜籽(花)等作料即成。


鱼多选用当地出产的稻花鲤或鲇鱼,酸汤最佳制法是以米汤自然发酵为汤底,配以木姜子、腌制西红柿酱、糟辣椒等多种作料熬煮而成。


听着简单,却非要有凯里之酸汤,甚至凯里之水才能品其本味儿,难怪总有人说,出了凯里,酸汤的味道也变了。


酸汤类菜肴在黔东南自治州各县市都很盛行,尤以凯里市区最为典型。尽管流传在外的酸汤总以鲜红为多见,但其实,酸汤分白、红、油三类。


苗族有句民谣:“最白最白的,要数冬天雪。最甜最甜的,要数白糖甘蔗。最香最美的,要数酸汤鱼。”而之所以北方人常见红酸汤,是因为油酸汤要用到的糟辣椒并不常见,遂只在南方流行,而白酸汤,更是因为制作相当不便,通常只有在凯里当地的农家才能吃到,就算是在本地市区也不容易享用。


除了酸汤鱼,酸之一味在这里还有多种表现形式:腌鱼、腌肉、酸汤鸡、酸汤猪脚、三合一酸汤、四合一酸汤……


有人说,在凯里饿了,那便是幸福的开始。酸汤菜以外,面辣、冻鱼、猪刨汤、鸡稀饭、灰菜等多样的民族菜肴总能令闲晃在凯里的你饱饱口福。当然,若要享受苗侗食文化的精髓,则要试一下长桌宴,便能将不少美食悉数试过。长桌宴是黔东南自治州苗族、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通常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宴饮活动,刨汤、香肠、腊肉、苗王鱼、韭菜根、折耳根等传统佳肴一一上齐,伴随着芦笙芒筒的迎宾和苗族飞歌、侗族酒歌对唱等表演。



长桌宴是黔东南自治州苗族、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已有上千年历史。


而同多数城市一样,凯里的夜市也是不可错过的。一到晚上7点左右,凯里北京西路和牛场坝的小吃摊上就挤满了食客,甚是热闹。简陋的街边摊档和大多城市都一样,只不过这里摆放的是凯里地方特色的小吃和烧烤,其中就有凯里人最爱吃的洋芋粑和烤豆腐。


豆腐在被烤成两面酥黄后,开个孔淋上凯里人最爱的折耳根辣椒蘸水——折耳根碎末、木姜子、辣油、苦蒜腌制的蘸水。当脆生生的折耳根碎末和细嫩的豆腐在口中相撞,配合着木姜子和辣油的浓烈香气,那是夜晚最为痛快的舌尖快感。此后再来上夜市街有名的甜酒汤圆,让弹糯的汤圆和甜甜的酒酿给感受过浓烈滋味的舌头一点儿舒缓,才可不留遗憾地结束这个最为凯里的夜晚。

 

关于我们
 
全球公司智享荟
“全球公司智享荟” GEIC(Global Enterprise Intelligent Club)是国内首个专注于全球型公司创新与价值分享的智能社区,旨在打造全球型公司高端人脉的 O2O(Online To Offline)社交平台,通过线上交流分享,线下互动合作,联结智亲(GEIC的受邀会员称为“智亲”)的生意与生活。目前,GEIC的线上分享平台包括“全球公司智享荟”的微信公号和微信群,线下活动平台有“全球公司智享沙龙”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