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春秋思想史上的精彩一章:围绕孟子性善论的种种较量

 Wdjljjfj 2016-06-19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性的认识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无善无不善”论;公都子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荀子的性恶论;世硕的善恶兼具论等。从表面上看,各家所论似乎都有道理,因而两千余年迄无定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家都在说现象,举例子,打比方,而缺乏逻辑的思辨,遂使这一哲学命题争论不休,永无终结。

孟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提出系统人性理论的思想家。综合《孟子》一书的相关论述,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指人先天固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性。其标准有三:一是人类皆有;二是他类皆无;三是先天固有。

所谓“人类皆有”,就是人人都有,而不是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否则就是以偏概全。所谓“他类皆无”,就是只有人类才有,其他动物都没有,否则人性与兽性就没有区别了,也就违背了人性定义的区别性(特性)原则。所谓“先天固有”,就是天生就有的,没有后天的成分,更不是后天所加的,亦即《礼记·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这与孔子的人性观也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性善论”的“善”,指的是仁义礼智的心理倾向。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孟子·告子上》)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由外人给与我的,是我本来就具有的,不过不曾探求它罢了。一经探求,便会得到;一旦放弃,便会失掉。人与人之间所以有巨大的差距,就是因为不能充分发挥其人性本质的缘故。

而孟子所说的“恶”,指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违背仁义礼智的心理倾向。

在春秋思想史上,和孟子“性善论”竞争的不在少数,孟子的思想也是在与这些对手的观点碰撞中,体现了其思想的精深与伟大。下面我们就用孟子人性论的三大标准,验一验其他几大派别观点的“成色”。

告子“食色,性也”——是否他类皆无

告子认为:“生之谓性。”凡是天生具有的资质就叫做“性”。“食色,性也。”食欲、色欲就是“性”。(《孟子·告子上》)孟子反驳说:“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狗性和牛性不就一样了吗?牛性和人性不也一样了吗?

食色之性不仅体现在人的身上,也体现在动物身上,它是人和所有动物的共性,而不是人的特性。告子认为食色就是人性,是把人性和动物性混为一谈了。

孟子把人性和其他动物之性区别开来,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人性理论的巨大贡献。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人和禽兽的差异只有很少的一点点,那就是“善”,它虽然只是很少的一点点,但却是极为可贵的,因为这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是人类文明的种子。这种“善”的灵苗,人人都有,君子能保持并发展它,普通人不能保持,便丧失了它。人如果没有“善”,只知道“食色”,“饱食、暖衣、逸居”(《孟子·滕文公上》),那这种“食色之人”就近于禽兽了。

可见,告子的人性观点不符合孟子“他类皆无”的人性标准,违背了人性定义的区别性(特性)原则,与孟子性善论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

公都子“有性善有性不善”——是否人类皆有

公都子提出了“有性善有性不善”论,所谓“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孟子·告子上》)

这是公都子质疑孟子性善论的一段话:“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虽然有尧这样善良的人做天子,却有象(舜的异母弟)这样不善良的臣民;虽然有瞽瞍(舜的父亲)这样不善良的父亲,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儿子;虽然有殷纣王这样不善良的侄儿,并且做了天子,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善良贤臣。”

对于公都子的质疑,孟子解释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从人们天生的质性来看是可以成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善。有些人成为不善,那不能归咎于他的本性。

孟子说的“人性皆善”是指人人都有善端,譬如人人都有成为能工巧匠的双手,但不等于人人都是能工巧匠,因为还有后天的学习训练等诸多因素。人性皆善也是一样,“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是说人人都有可以成为尧舜的先天善端,但要真正成为尧舜那样具有圣德的人还有很多后天的条件。每个人天性都是善良的,并不是今天有些人想像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觉悟”,“每个人都知道不要在红灯的时候横穿马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不要随地吐痰,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不要损害别人的利益”,更不可能“满街都是圣人”。

公都子这种人性观点的逻辑错误很明显,“有性善,有性不善”,不符合“人类皆有”的人性标准,违背了人性定义的普遍性原则。因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不善,那就不是人类的共性了,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荀子“性恶论”——三大标准齐失

荀子与孟子同为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但他对人性的看法却与孟子截然相反。他在《荀子·性恶第二十三》(下同)中竭力批判孟子的“性善论”,力主“性恶论”:“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好利之心,如果依顺这种人性发展,争夺就会产生,而谦让就会消失;人一生下来就有妒恨之心,如果依顺这这种人性发展,残害就会产生,而忠信就会消失;人一生下来,耳朵、眼睛就有喜欢音乐、美色的贪欲本能,如果依顺这种人性发展,淫乱就会产生,而礼义法度就会消失。

荀子认为,人性恶是显而易见的:“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些都是人的情欲和本性。

荀子的性恶论有很大的迷惑性,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深信不疑。有人举例说,小孩子生下来,饿了就要吃奶,不管母亲怎样劳累,有没有奶汁,是不是在生病。以此说明人的本性谈不上善良。

其实,荀子把“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和“好声色”“耳目之欲”等看成是人性,从而认为人性是恶的,与告子的“食色性也”犯了同样的逻辑错误,不符合“他类皆无”的人性标准,违反了人性定义的排他性原则。因为这些“恶”性既然非人性所独有,当然也就不能称之为人性了。可见,荀子性恶论所说的人性,与孟子性善论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

荀子人性“生而有好利”的观点,对法家影响很大,是法家“人性逐利论”的理论基础。

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人类的善是后天认为教化的结果:“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人这种恶的本性,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一定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如果人们没有师长和法度的教育和约束,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没有礼义,就会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

既然教化出于师长,那师长的礼义从何而来呢?荀子认为礼义从圣人而来:“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礼义是圣人创建的,古代圣明的君王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认为人们是偏邪险恶而不端正、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因此给他们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强制的手段使人们的性情得以端正,用驯服感化的方法使人们的性情得到引导。使他们都能从遵守秩序出发、合乎正确的道德原则。

上文说过,孟子“性善论”的“善”,指的是仁义礼智的心理倾向。如果礼义是圣人创建的,那就说明圣人具有仁义礼智的心理倾向,也就是具有孟子所说的善端,按照荀子的说法众人就没有这样的善端。这不符合“人类皆有”的人性标准,违背了人性定义的普遍性(共性)原则。

但荀子又认为圣人之性和众人之性是相同的:“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为了避免自相矛盾,荀子解释说:“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

礼义产生于圣人的人为努力,而不是产生于人的本性。圣人经过深思熟虑熟悉了人为的事情,从而产生了礼义,并建立起了法度。荀子举了很多例子,打了很多比方,用以证明孟子性善论的错误和自己性恶论的正确。但这些例子和比喻都与逻辑无关,而对于孟子最具逻辑性的思辨“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字不提。从这篇《性恶》来看,给人的感觉是荀子对孟子很有成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好像根本就没有把《告子上》这篇文章读完,就迫不及待地进行批驳似的。这种反驳犹如大专辩论会的反方,不管正确与否,不管合不合逻辑,我就是要批你。结果是自己的性恶论犯了严重的逻辑错误——根本就没有把人性和其他动物之性区别开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