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白石原来是这样的父亲

 ZGGDWWZS 2016-06-19

文/罗元欣


齐白石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呢?


画家,中国画,虾,大桃子?


是的,所有对齐白石的解读都围绕着他是一个画家。


但是,今天是父亲节。我们来解读一个作为父亲的齐白石是什么样子?


齐白石是个喜欢写日记的人,在翻看他留下的日记手稿的时候,他书写的文字把我们拉回到当时的场景中,体会出他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位父亲所经历的事情,所感受到的心情。


场景一:火车站送行



廿六日,料理贞儿还家,心中若有所失。


廿七日平明呼贞儿、如儿、移孙,送贞儿至车站。日出不高,至午前始开往汉口。车未开时,余立于站地,贞儿不时于车窗中视余,余见贞儿面瘦若削。四千余里独自南行,如此家山,无能使吾儿同居北京,不觉泣下。余见贞儿于窗中必曰:今日大风,恐感寒。贞儿即退。如是再三,开口便听吾儿之训乃翁不亚三岁小孩,余愈怜之,车行,吾泪潜潜(潸潸),贞儿涙亦如雨。余望车不见方归。归书此,尚犹未干泪痕也。


这是记录在《白石杂作》中的一篇日记,写于1921年。齐白石的长子齐良元(号子贞),要回湖南。齐白石和如儿(三子,齐良琨,号子如。)、移孙(长孙,齐秉灵,号移孙)一起去火车站送行。看着儿子瘦削的面孔,一想这他孤身一人南下四千余里,又想到自己一把年纪没有能力把他留在北京生活,齐白石不禁心中苦闷伤怀,潸然泪下。齐白石一直等火车行远看不见了才走。读至此,让人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都是无奈世事下的别离,父亲与儿子之间平时不易表达的情愫,在这样的一刻流露出来。


场景二:给女儿汇钱





十六日,往杨梅竹斜街东头福星店内王星斋扇莊买扇。得梅儿书。伊来长沙,欲学实业,或织袜。须买机器,求余汇洋银一百廿元。


廿八日,与阿梅书,伊候翁汇钱买织袜机器。北京邮局昨日过时,今朝礼拜,廿九,邮局放假,必须六月初一方可汇去。恐梅儿性急,居于旅馆,一日三秋,先示此书,免伊忧郁。此心惟做父母者能知。


齐白石的次女阿梅,给他写信,希望能买织袜机器在家操办实业,需要齐白石汇洋银一百二十元。过了十几天后,齐白石去邮局汇款,过了邮局营业的时间。第二天邮局又放假,他担心女儿着急,特意写了这封信先告知女儿情况。最后一句“此心惟做父母者能知”,道出了多少为人父母者的心情。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牵挂着齐白石的心。


场景三:长孙病, 归心似箭



廿五日未时到家得如儿电报云:移孙病,大人速来。余欲哭而无泪,欲即行往京。日将夕,不可行。是夜捡笔墨,欲睡不能寐。心忧极,行坐不安,家人皆忧之。


廿六,天未明,强食饭少许,起程。至长林铺遇兵,再前四里,祝家亭子遇一暴兵,掳去轿夫一人。余吞声草莽之中约半日。此半日肝肠欲断,时卧地上,时起坐松柴中,时长吁,时作哭而无泪,时望掳去之人返,时北望天际。至日夕,始另得一人。轿到茶园铺客栈,又大兵至。余又窃窜出街,绕道宿于皋山。(一日未食,今夜食饭一碗。)将欲睡着,忽惊醒,心汤沸。至鸡啼起坐,李君劝食早饭半碗。


廿七日,……立也不是,望也不是。移生若未亡,他日须知王父之爱汝痛心。……北京,北京,未知卅日可到汉口否。如可到,十月初二辰刻可见我移生也。此四五日之中,一日真个三秋。……


1921年阴历九月初九,齐白石回到湖南家乡探望亲人。十六天后,九月二十五日收到三子齐子如从北京发来的信,告知齐白石的长孙移孙病中,让他速速归来。这一封信对于齐白石仿佛晴天霹雳,又犹如磐石压在心中,他坐卧不安,恨不得插翅飞回北京看望他挚爱的孙子。然而,当时湖南兵乱匪乱严重,在路上他遭到暴兵袭击,吞声草莽之间,度时如年一般,等待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让他焦灼不堪,肝肠欲断。他在心中呼喊着:北京北京!这重叠的呼喊,包含了多少情感,急迫的心像要撑破喉咙爆发出来一样。




当我们在安静的美术馆,平静地观看齐白石的作品时,你可能不会想到他是这样的一位父亲,跟千千万万的父亲一样,为儿女操劳着,牵挂着。在55岁的年龄,北漂的齐白石,他放不下的是故土,是家园,是他的孩子。有人说齐白石小气,抠门,他抠门有他的道理,他小气有他的理由,他用辛苦卖画的钱,养活着自己的孩子们,就像我们拼搏在这个城市,养育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父亲节,向所有辛苦的爸爸们问好!你们深沉的爱,我们知晓。




(编辑:罗元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